图书介绍

物权法总则与所有权制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权法总则与所有权制度
  • 王效贤,刘海亮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780198465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4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55页
  • 主题词:物权法-研究-世界;所有权-研究-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物权法总则与所有权制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物权法的意义1

一、物权法的概念1

二、物权法的调整对象3

第二节 物权法的性质5

一、物权法的私法性5

二、物权法的强行性6

三、物权法的固有法性6

四、物权法的公共性7

第三节 物权法上的物8

一、物的意义8

二、物的成分12

三、动产与不动产15

四、主物与从物21

五、原物与孳息28

第四节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34

一、物权法定原则34

二、一物一权原则43

三、公示公信原则51

第二章 物权概述62

第一节 物权的意义62

一、物权的概念62

二、物权的特征70

第二节 物权的分类76

一、所有权与定限物权76

二、动产物权、不动产物权与权利物权77

三、主物权与从物权77

四、意定物权与法定物权78

五、登记物权与不登记物权79

六、有期限物权与无期限物权79

七、本权与占有80

第三节 物权的体系80

一、物权体系的比较法考察81

二、我国民法物权体系91

三、我国物权体系的应有结构97

第四节 物权的效力101

一、物权效力概述101

二、物权的排他效力104

三、物权的优先效力109

四、物权的追及效力113

五、物上请求权115

第三章 物权变动126

第一节 物权变动概说126

一、物权变动的意义和形态126

二、物权变动的原因128

一、物权行为理论的起源129

第二节 物权行为理论129

二、物权行为理论的构成131

三、对物权行为理论的批评135

四、我国民法应否采物权行为理论136

第三节 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141

一、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模式及我国的立法选择141

二、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148

三、基于法律行为的动产物权变动151

第四节 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154

一、非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155

二、非基于法律行为的动产物权变动159

第四章 所有权通则161

第一节 所有权概述161

一、所有权的理论161

二、所有权的观念164

第二节 所有权的意义与性质168

一、所有权的意义168

二、所有权的性质171

第三节 所有权的权能174

一、所有权的权能概述174

二、所有权的具体权能176

第四节 所有权的限制180

一、所有权应受法律限制180

二、私法对所有权的限制182

三、公法对所有权的限制185

第五节 所有权的保护186

一、所有物返还请求权186

二、所有权妨害除去请求权196

三、所有权妨害防止请求权201

一、取得时效的意义与性质203

第六节 取得时效203

二、各国民法上的取得时效制度205

三、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212

四、取得时效的法律效果215

五、取得时效的中断218

六、所有权外其他财产权的取得时效221

七、我国民法应建立取得时效制度224

第一节 土地所有权230

一、土地所有权概述230

第五章 不动产所有权230

二、土地所有权的类型236

三、国家土地所有权240

四、集体土地所有权251

五、我国的土地征收制度264

第二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271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271

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历史发展280

三、专有所有权285

四、共有所有权293

五、区分所有建筑物的管理302

六、我国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309

第三节 不动产相邻关系317

一、相邻关系概述317

二、土地相邻关系319

三、建筑物相邻关系333

四、我国的不动产相邻关系342

第六章 动产所有权345

第一节 动产所有权概述345

一、善意取得概述347

第二节 善意取得347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比较法考察350

三、善意取得的要件356

四、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362

五、盗赃遗失物善意取得的特别规定365

六、我国民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369

第三节 无主物先占373

一、先占的意义与法律性质373

二、先占的构成要件374

四、我国的先占制度376

三、先占的法律效果376

第四节 遗失物拾得378

一、遗失物拾得的意义与法律性质378

二、遗失物拾得的要件379

三、遗失物拾得的法律效果381

四、对我国现行遗失物拾得制度的检讨385

第五节 埋藏物发现387

一、埋藏物发现的意义与性质387

二、埋藏物发现的构成要件388

三、埋藏物发现的法律效果391

四、我国关于埋藏物发现的立法及其缺陷392

第六节 添附393

一、添附概述393

二、不动产附合394

三、动产附合396

四、混合397

五、加工398

一、共有的意义与特征403

第一节 共有概述403

第七章 共有制度403

二、共有制度的社会变迁及类型404

第二节 按份共有406

一、按份共有的意义及特征406

二、按份共有中的应有部分407

三、按份共有的内部关系411

四、按份共有的外部关系417

五、按份共有物的分割419

一、共同共有的意义与特征423

第三节 共同共有423

二、共同共有的性质与机能424

三、共同共有与按份共有的区别426

四、共同共有人的权利义务427

五、共同共有的消灭及共同共有物的分割429

六、共同共有的具体类型430

第四节 准共有433

参考文献435

后记4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