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苏北盆地上白垩统 第三系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苏北盆地上白垩统 第三系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
  • 邱旭明,刘玉瑞,傅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4844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5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168页
  • 主题词:第三纪-地层层序-沉积-研究-苏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苏北盆地上白垩统 第三系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白垩系—第三系地层与旋回特征1

1.1.1 泰州组(K2t)1

1 区域地质背景1

1.1.2 阜宁组(E1f)3

1.1.3 戴南组(E2d)4

1.1.4 三垛组(E2s)5

1.1.5 盐城组(Ny)6

1.1.6 白垩系—第三系火山岩夹层地质特征7

1.2 盆内构造单元划分与盆地构造演化7

1.2.1 盆内构造单元的划分7

1.2.2 盆地构造演化8

1.3.1 层序划分与组段、砂层组界线划分对比12

1.3 苏北盆地泰州组—三垛组地层划分与对比12

1.3.2 沉积特征20

2 区域层序地层学研究22

2.1 陆相层序地层学应用与研究22

2.1.1 当前层序地层学理论与学派22

2.1.2 陆相层序地层发育的主要特点23

2.1.3 层序地层学在陆相沉积中的应用23

2.2 苏北盆地层序划分标志与层序地层框架24

2.2.1 层序级别的划分24

2.2.2 层序边界的识别25

2.2.3 层序地层框架建立36

2.3.1 层序类型与特征37

2.3 苏北盆地层序的基本特征37

2.3.2 湖平面升降和体系域类型44

2.3.3 层序与准层序组46

2.4 苏北盆地层序地层模式50

2.4.1 断-坳型盆地层序模式51

2.4.2 断陷型盆地层序地层模式52

2.4.3 闭流湖盆层序地层模式54

3 高邮凹陷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56

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与特点56

3.1.1 高分辨率旋回层序地层原理56

3.1.2 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56

3.1.3 沉积基准面旋回57

3.1.4 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的体积分配59

3.1.5 相分异作用60

3.2 泰州组基准面旋回分析61

3.2.1 泰州组基准面旋回划分61

3.2.2 泰州组基准面旋回的特点61

3.3 阜宁组基准面旋回分析63

3.3.1 阜一段基准面旋回分析64

3.3.2 阜二段基准面旋回分析64

3.3.3 阜三段基准面旋回分析66

3.3.4 阜四段基准面旋回分析66

3.4.1 戴一段基准面旋回分析68

3.4 戴南组基准面旋回分析68

3.4.2 戴二段基准面旋回分析69

3.5 三垛组基准面旋回分析71

3.5.1 垛一段基准面旋回分析71

3.5.2 垛二段基准面旋回分析74

4 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75

4.1 盆地古环境特征75

4.1.1 有关遭受海侵的证据75

4.1.2 海侵发生时的古构造背景与海侵方向推断77

4.1.3 海侵影响下形成的环境78

4.2 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79

4.2.1 冲积扇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类型79

4.2.2 河流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83

4.2.3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87

4.2.4 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类型90

4.2.5 近岸水下冲积扇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96

4.2.6 湖泊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100

4.2.7 盐湖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109

4.2.8 浊积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110

5 不同成因储层砂体鉴别标志与内部构成116

5.1 不同成因类型储层砂体鉴别标志116

5.1.1 突出生成与发育模式的研究116

5.1.2 重视垂向序列的研究120

5.1.4 加强测井相的分析125

5.1.3 引用不同砂体粒度参数的研究125

5.2 储层砂体内部构成单元分析126

5.2.1 储层岩石相划分依据与原则127

5.2.2 具体储层岩石相划分及意义127

6 苏北盆地K2t—E2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演化133

6.1 泰州组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演化133

6.1.1 泰州期古地理特征133

6.1.2 泰州期的古气候134

6.1.3 泰州组沉积体系发育与展布134

6.2 阜宁组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演化137

6.2.1 阜宁期古地理特征137

6.2.2 阜宁期的古气候139

6.2.3 阜宁组沉积体系发育与展布140

6.3 戴南组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演化145

6.3.1 戴南期古地理特征145

6.3.2 戴南期的古气候146

6.3.3 戴南组沉积体系发育与展布146

6.4 三垛组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及演化150

6.4.1 三垛期古地理特征150

6.4.2 三垛期的古气候153

6.4.3 三垛组沉积体系发育与展布153

参考文献1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