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工装置实用工艺设计 第3卷 原著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化工装置实用工艺设计 第3卷 原著第3版
  • (美)路德维希(Lndwib,E.E.)著;胡健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8377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892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905页
  • 主题词:化工设备-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化工装置实用工艺设计 第3卷 原著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0章 传热1

各种传热设备的专用名词1

换热设备的形式和管子、折流板的排列详图7

制造规范7

传热计算标准8

换热器壳体形式8

管子9

折流板23

管板32

连杆32

管子与管板的连接33

例10-1 确定换热器管束外部传热面积34

管板设计34

壳体中管数的计算34

换热器的传热面积44

管子的有效面积45

U形管换热器中管子的有效长度45

例10-2 U形管换热器面积图表的使用47

实例147

实例247

换热操作类型48

壳体和管箱上的接管48

传热计算49

温度差:两种流体的传热51

例10-3 单壳程、双管程平行逆流换热器的温度交叉53

平均温差或对数平均温差54

多程换热器中流体平均温度的校正69

例10-4 用流体出口温度来检验换热器的性能70

例10-5 加权平均温差的计算71

热量平衡72

热负荷72

例10-6 有液体过冷的冷凝器热负荷72

例10-7 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和校正73

传热面积73

确定流体性质的温度——流体真平均温度74

管壁温度75

管表面的污垢77

平管或光管的总传热系数87

例10-8 由膜系数和热阻计算总传热系数91

总传热系数的近似值91

流体在管内强制对流时的膜系数96

流体在管外强制对流时的膜系数107

壳侧当量直径109

壳侧流速115

换热器设计中强制对流传热的设计步骤116

例10-9 对流传热换热器的设计117

容器内螺旋盘管122

管侧传热膜系数122

管外传热膜系数122

管束外的冷凝123

垂直管束124

水平管束126

Devore图表的使用步骤131

过冷131

冷凝膜温的估算132

冷凝器的设计步骤133

例10-10 全凝器135

杆式折流(壳侧)换热器140

管内冷凝142

例10-11 壳侧过热丙烯的冷却和冷凝148

例10-12 蒸汽在壳侧加热的进料预热器153

例10-13 气体在管内冷却和部分冷凝154

含不凝气的蒸气冷凝160

例10-14 含不凝气的氯气-空气混合物在垂直管内的冷凝161

例10-15 用Colburn-Hougen法计算含不凝气的蒸气冷凝167

多段传热177

带刮板的壁面传热系数近似计算178

套管换热器内管间流体的强制对流传热178

夹套式搅拌釜内的传热179

例10-16 用高温传热流体加热原油181

压力降183

管内降膜液体流动183

汽化和沸腾184

卧式再沸器壳侧的汽化、自然循环188

池内沸腾和泡核沸腾时热流率和临界温差的一般关系式189

再沸器的热量衡算194

例10-17 用Kern法计算再沸器热负荷194

卧釜式再沸器195

泡核沸腾的比较设计步骤200

卧釜式再沸器201

卧釜式再沸器气液分离空间设计201

卧釜式再沸器的比较设计方法202

例10-18 蒸汽在管内加热的釜式再沸器203

垂直管内或水平管外泡核沸腾的自然循环(热虹吸)205

修正的Gilmour计算法206

伴有显热传递的汽化过程设计步骤210

卧式自然循环热虹吸再沸器的计算步骤210

Kern计算法210

Fait计算法211

立式管内汽化的自然热虹吸作用211

设计注释222

例10-19 C3精馏分离的再沸器224

例10-20 环己烷精馏塔的再沸器226

Kern法计算步骤228

其他设计方法229

例10-21 用Kern法计算立式热虹吸再沸器230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计算——简化Hajek法235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设计原则237

例10-22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设计——Hajek法238

浸没式垂直管外沸腾242

浸没式水平管外沸腾242

再沸器管线242

膜状沸腾242

水平管膜式或阶梯式水淋冷却器(敞开式)243

设计步骤244

光管换热器的压力降251

管侧251

壳侧254

圆缺形折流板压力降计算的另一方法257

翅片管换热器260

翅片表面传热262

每英寸管长16或19片翅片的低翅片管262

翅片管的经济性264

管子尺寸265

径向低翅片换热管束强制对流传热系数设计266

低翅片管束换热器的壳侧压力降266

管侧传热系数和压力降267

壳侧冷凝器、壳侧冷凝并伴随可凝气体冷却和流体-流体对流热交换的设计步骤267

低翅片管立式冷凝器的设计269

水平或垂直管外的泡核沸腾269

用实验数据进行沸腾传热的设计步骤269

例10-23 翅片管的沸腾传热270

套管式翅片换热器273

翅片侧的传热系数274

管壁热阻277

管侧传热系数与压力降278

污垢系数278

翅片侧压力降278

几种特殊用途的换热设备279

板框式换热器279

螺旋管式换热器279

波纹管式换热器280

平板(或成型板)换热器280

内插管式换热器284

直接注入蒸汽加热284

流体输送过程中热损失的补偿286

例10-24 计算保持工艺管线温度所需要的Thermon?加热管数289

光滑管路的热量损失291

通过管路绝缘层的热量损失293

例10-25 管道隔热层厚度的计算295

直接接触式汽-液换热器296

例10-26 确定在板式塔内直接接触换热所需的接触级数298

空气冷却式换热器299

一般应用306

空气冷却器的缺点307

空气冷却器的优点307

评价报价308

设计应考虑的问题(连续操作时)308

平均温差313

用于估算的设计步骤315

管侧流体温度控制319

用计算机设计换热器322

符号323

希腊符号329

下标329

参考文献330

参考书目339

制冷装置的类型346

专用名词346

对给定制冷温度和热负荷的制冷装置的选择346

第11章 制冷装置346

蒸汽喷射制冷347

结构材料350

性能351

制冷量352

操作352

公用工程353

例11-1 带大气式冷凝器的蒸汽喷射制冷装置357

规格明细表357

吸收制冷358

氨吸收式制冷装置358

一般优点和特征360

制冷量360

性能360

例11-2 单级氨吸收制冷装置的热负荷计算362

溴化锂吸收制取冷冻水365

机械制冷368

操作性能371

排空371

制冷剂371

ANSI/ASFRAE标准34—1992“制冷剂的编号和安全分类”371

蒸发器371

冷凝器371

压缩机371

制冷系统的工作性能比较391

烃类制冷剂393

例11-3 用Mehra图计算单级丙烷制冷系统407

例11-4 用Mehra图计算双级丙烷制冷系统407

烃类混合物和制冷剂407

例11-5 采用烃类混合物制冷剂408

汽液平衡408

例11-6 选择制冷剂的其他因素413

制冷装置的设计和选择416

例11-7 300冷冻吨的氨制冷装置422

储槽424

热回收器424

例11-8 应用氯氟烃制冷剂R-12的200冷冻吨制冷装置427

吸气过热427

例11-9 不同的制冷剂温度下操作的制冷装置428

复叠式制冷装置428

复式压缩制冷装置430

系统循环及膨胀阀对所需功率的影响比较430

深冷431

符号433

下标434

参考文献434

参考书目435

第12章 压缩设备(包括风扇)437

应用上一般的介绍437

订货须知439

各种类型压缩机的考虑总则440

往复式压缩机441

机械要点441

规格明细表455

操作注意事项455

压缩机的操作性能485

例12-1 压缩的级间压力和压缩比489

例12-2 单级压缩507

例12-3 两级压缩508

用莫利尔图表计算压缩功510

例12-4 用莫利尔图计算功率520

汽缸的卸荷520

例12-5 压缩机的卸荷523

例12-6 高压下压缩性的影响527

空气压缩机的选择530

能量流534

恒熵系统535

恒温系统535

多变系统535

例12-7 如何应用图12-35的空气图表536

离心式压缩机536

机械上的考虑要点537

规格说明559

操作性能562

进口气量564

计算离心压缩机近似性能的“N”方法579

用莫利尔图表计算离心式压缩机580

例12-8 利用莫利尔图表计算582

例12-9 比较多变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压头和效率584

例12-10 压缩机的初步选择590

操作特性596

例12-11 恒速操作下的特性变化603

例12-12 变速操作下的特性变化604

侧加料压缩机606

故障的发现与解决608

膨胀涡轮机608

轴流式压缩机609

操作特性610

液环式压缩机612

操作特性613

罗茨鼓风机和真空泵614

应用614

制造材料617

性能617

螺杆式鼓风机和真空泵619

性能620

优点623

缺点623

滑片式压缩机624

性能624

其他相关过程的压缩机626

风扇627

类型628

结构638

规格明细表640

风扇的驱动642

风扇的性能642

风扇的选择和计算要点642

例12-13 风扇的选择644

压力646

例12-14 风扇的速度选择647

操作特性与性能647

例12-16 改变原有风扇的风压658

例12-17 有一台与原有风扇同系列但不同尺寸的风扇,确定其相应的额定条件658

例12-15 改变原有风扇的转速658

例12-18 在恒定风量下改变风压659

例12-19 改变进口空气温度的影响659

叶轮的周边速度或顶端速度659

功率660

效率661

例12-20 风扇的功率和效率661

风扇温度升高662

风扇的噪声662

风扇的操作系统663

系统阻力的组成664

风道的阻力665

风扇操作系统计算方法小结667

串联操作667

并联操作668

风扇的选择670

额定值一览表672

例12-21 风扇的选择673

例12-22 按生产气体条件选择风扇675

鼓风机和真空泵676

符号678

参考文献681

下标681

希腊符号681

参考书目685

第13章 往复式压缩缓冲罐688

脉冲阻尼器或缓冲罐688

常用设计术语689

应用693

内部结构698

(无声)缓冲罐的设计方法698

单缸压缩机698

多缸并列共用一个缓冲罐700

缓冲罐系统的管道尺寸700

例13-1 双作用汽缸并联操作时压缩机装置所用的缓冲罐和管道701

例13-2 单作用单汽缸的压缩机704

脉动的频率705

压缩机的吸气和排气缓冲罐706

声学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706

例13-3 用声学方法设计脉冲缓冲罐711

设计方法——设计吸气罐和排气罐的改进NACA方法715

例13-4 设计进气罐和排气罐718

管道共振719

缓冲罐/瓶和管道系统需要考虑的机械因素722

符号723

参考文献724

下标724

希腊符号724

参考书目725

第14章 机械驱动装置726

电动机726

术语726

负荷的特征727

电动机的基本类型:同步电动机和感应电动机727

同步电动机理论731

同步电动机转速的选择732

感应电动机理论735

电流的类型737

负载737

特性曲线739

高能效电动机的设计741

美国电机制造商协会(NEMA)电机设计的分类743

按照大小分类743

危险性的分类:起火和爆炸748

工厂布局中电的安全等级758

电动机的外壳758

电动机的转矩761

交流电的功率因数762

电动机的选择764

可调速的驱动装置772

转速的改变772

用于机械驱动的汽轮机773

应用的情况776

影响汽轮机选择和运行的主要变量778

例14-1 蒸汽流量选择783

操作和调节785

规格明细表786

性能787

耗汽率791

单级汽轮机791

例14-2 单级汽轮机满负荷的耗汽率795

例14-3 单级汽轮机在额定转速下的部分负荷796

多级汽轮机797

燃料气发动机和汽油-柴油发动机797

应用情况797

发动机汽缸的指示图798

转速799

过量充气799

订货说明800

燃气轮机801

符号说明805

参考文献805

参考书目808

附录8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