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0027125.jpg)
- 曾贤刚,许光清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1890027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城市气候-气候变化-对策-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一、全球面临气候变化的挑战1
(一)气候问题的认识过程1
(二)观察到的气候变化事实3
(三)气候变化的影响4
(四)气候变化归因8
(五)气候问题的公共属性10
二、我国城市面临气候变化的挑战11
(一)对海岸带系统的影响14
(二)对水资源的影响15
(三)对社会经济系统和人居环境的影响16
(四)对健康的影响16
(五)城市化对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意义18
三、我国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18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评估行动19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行动21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行动24
(四)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建设26
(五)其他28
第二章 气候变化政策分析的理论基础30
一、外部性理论30
(一)外部性的含义30
(二)外部性的分类31
(三)传统的外部性理论35
(四)外部性内在化的一般途径和批判39
(五)传统外部性理论的发展——代际外部性41
二、全球公共物品理论42
(一)公共物品理论43
(二)全球公共物品理论47
(三)气候变化的全球公共物品属性51
三、政策矩阵分析52
(一)命令控制型政策54
(二)经济激励型政策58
(三)自愿型政策64
四、利益相关者分析65
(一)利益相关者65
(二)案例——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责任制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66
(三)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局限68
五、政策费用效益分析68
(一)费用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69
(二)政策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71
(三)政策费用效益分析的指标73
(四)政策费用效益分析的主要方法74
第三章 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81
一、减排情景及路径选择81
二、调整产业结构86
(一)产业结构变动规律86
(二)产业结构变动趋势87
(三)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88
(四)产业结构变化与环境关系91
(五)中国产业结构的特征与调整92
三、节能和提高能效95
(一)中国能效现状分析96
(二)中国的节能政策体系和措施98
四、优化能源结构102
(一)世界能源结构的演进历史及趋势102
(二)中国能源结构特点105
(三)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的实践107
五、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110
(一)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110
(二)农业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111
(三)废弃物处理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115
六、增加碳汇115
(一)森林碳汇116
(二)草地碳汇117
(三)农田碳汇118
第四章 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121
一、适应的重要性及紧迫性121
(一)全球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给人类带来严峻挑战121
(二)已经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环境的影响122
(三)对气候变化未来影响的认识126
(四)其他压力的出现,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加剧128
(五)不同国家受到的不同影响129
二、适应的概述130
(一)影响、脆弱性和适应的定义(IPCC)130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四个阶段130
三、适应气候变化人类已做出的响应133
(一)国际气候变化适应战略回顾133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气候变化适应战略135
(三)已有的国际合作137
(四)国际气候变化适应行动选择的总体态势138
(五)目前适应所存在问题139
四、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的具体适应措施及政策制定141
(一)农业141
(二)林业142
(三)水资源143
(四)人体健康144
(五)生物多样性145
(六)岸带146
五、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建议148
(一)将适应和可持续发展同时纳入城市发展规划148
(二)强化国际合作152
(三)加强能力建设152
第五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政策156
一、财政政策156
(一)财政预算投资政策157
(二)财政补贴158
(三)政府采购159
二、税收政策161
(一)激励性税收162
(二)惩罚性税收163
(三)税收再使用164
(四)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税收政策164
三、价格政策166
(一)价格政策的制定依据167
(二)我国目前的一些价格政策组成168
四、银行信贷政策172
(一)自愿性行业基准——赤道原则173
(二)政府主导的信贷政策174
五、基于市场的碳权交易政策177
(一)碳权交易市场的类型177
(二)国外碳权交易实践179
(三)我国的碳权交易市场实践181
(四)碳权交易市场发展进展182
六、碳基金182
(一)碳基金的运行机制183
(二)碳基金的资金机制185
(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国际碳基金185
(四)中国碳基金的发展情况187
七、气候保险188
(一)气候保险的概念189
(二)国外在气候保险方面的实践189
(三)气候保险面临的不确定性190
八、REDD+191
(一)REDD+的实施机制191
(二)REDD+对中国的影响192
(三)实施REDD+存在的一些问题192
第六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政策196
一、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196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为什么需要技术政策198
(一)技术的学习效应198
(二)锁定效应和路径依赖201
(三)新技术的成本高,不具有市场竞争性,商业投资低202
(四)技术的外部性203
(五)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204
三、技术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技术政策205
(一)研究、开发与示范(RD&D)阶段206
(二)部署与扩散阶段208
(三)充分市场竞争阶段210
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推广政策211
(一)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211
(二)干熄焦(Coke Dry Quenching,CDQ)214
(三)高炉炉顶压差发电技术(Top-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 Plant,TRT)216
(四)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217
(五)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218
(六)半导体LED照明220
(七)中水回用技术222
五、政策实施要点224
(一)政策实施的系统性224
(二)政策实施的长期性与连续性224
(三)政策的灵活性226
第七章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案例分析228
一、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案例228
(一)纽约:绿色基础设施计划232
(二)威尼斯:MOSE项目——建立防潮闸236
二、城市减缓气候变化的案例分析238
(一)伦敦:建设低碳首都238
(二)五省八市低碳试点242
第八章 我国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建议248
一、应对气候变化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248
(一)应对气候变化与城市经济发展248
(二)应对气候变化与社会福祉250
二、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的协调251
(一)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251
(二)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政策253
三、命令控制型政策和经济激励型政策255
(一)命令控制型政策255
(二)经济激励型政策257
四、我国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建议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