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3074707.jpg)
- 李东燕,刘建雄,乔栎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 ISBN:780714234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脑血管疾病-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脑血管的应用解剖3
第一部分 脑动脉系3
第一章 颈总动脉7
第一节 颈内动脉10
第二节 颈外动脉28
第二章 椎基底动脉41
第一节 椎基底动脉的分支及分布41
第二节 椎基底动脉的变异45
第三节 脊髓的动脉47
第二部分 脑静脉系53
第一章 脑的浅静脉55
第一节 大脑的浅静脉55
第二节 脑干和延髓的浅静脉58
第二章 脑的深静脉63
第一节 脑大静脉系63
第二节 基底静脉系68
第三章 硬膜窦71
第二篇 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学81
第一章 脑血液循环的生理81
第一节 脑血流自动调节的限度82
一、自动调节的上限82
二、自动调节的下限82
第二节 脑血流自动调节的机制83
一、脑血流的神经调节83
二、脑血流的体液调节85
第三节 脑功能与脑血流88
一、脑功能对脑血流的调节作用88
二、脑功能与脑代谢的关系89
三、脑缺血后脑的再循环与脑功能89
第四节 脑代谢与脑血流90
一、脑代谢与脑血流的关系90
二、脑代谢的影响因素90
一、脑脊液压力(颅内压)91
第五节 颅内压与脑血流91
二、颅内压升高对脑血流量的影响92
第二章 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学95
第一节 血压95
第二节 血糖95
第三节 血脂96
第四节 年龄97
第五节 凝血系统与抗凝血系统97
第六节 红细胞98
第七节 白细胞99
一、白细胞在脑血栓形成中的作用100
二、白细胞在脑血管病发病后的作用100
三、白细胞对血管的作用100
四、白细胞对脑组织的作用100
第八节 血小板100
二、血小板的止血作用与出血性脑血管病101
第九节 内皮细胞101
一、血小板的凝血作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101
第十节 免疫系统102
一、免疫系统与脑血栓形成102
二、免疫系统与脑梗死102
三、免疫系统与出血性脑血管病102
第十一节 侧支循环103
二、侧支循环与盗血现象103
一、侧支循环与缺血性脑损伤103
五、免疫系统与炎性脑血管病103
四、脑血管病后的免疫系统103
第十二节 血液流变学104
第三章 脑血管病的病理形态学105
第一节 充血105
一、动脉性充血105
二、静脉性充血106
第二节 出血107
一、原因107
二、形态学改变108
三、结局109
一、原因110
二、形态学改变110
第三节 缺血110
三、结局111
第四节 血栓形成111
一、原因111
二、形态学改变112
三、结局112
二、形态学改变113
第五节 栓塞113
一、原因113
三、结局114
第六节 梗死114
一、原因114
二、形态学改变115
三、结局116
一、原因与机制117
第七节 脑水肿117
二、形态学改变118
三、结局118
第三篇 脑血管病121
第一章 绪论121
第一节 脑血管病的分类121
第二节 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123
一、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123
二、脑血管病的人群分布124
三、脑血管病的地理分布124
四、脑血管病患者的存活时间和复发125
第三节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126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126
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132
第四节 睡眠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133
一、睡眠的生理机制133
三、睡眠与血压的昼夜波动134
二、睡眠中的自主神经活动134
四、SRBD(sleep related breathing disorders)与卒中135
第五节 卒中的遗传学研究进展136
一、缺血性卒中的遗传特征136
二、出血性卒中的遗传特性138
第六节 卒中的炎性机制139
一、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一种炎症过程139
二、危险因素和损伤机制139
三、缺血后炎症反应142
第七节 脑血管疾病的心肺并发症142
一、脑血管疾病的心脏并发症142
二、脑血管疾病的肺部并发症143
第八节 神经细胞损害机制和保护治疗的若干进展145
一、神经细胞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145
二、保护神经细胞的治疗146
第九节 脑出血血肿周围半暗带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148
一、局部脑血流改变148
三、血脑屏障对神经保护剂疗效的阻碍作用148
二、炎症反应149
三、脑水肿149
四、细胞凋亡150
第十节 急性卒中后脑水肿150
一、卒中后脑水肿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机制150
二、脑水肿的诊断152
三、脑水肿的治疗152
一、脑缺血后AGF的表达和新血管的生成155
第十一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管生成155
二、血管新生在脑缺血中的实验研究157
三、TAG在脑缺血疾病中的应用展望157
第十二节 卒中单元——脑血管病管理的新模式158
一、卒中单元的组成158
二、分类及特点159
三、卒中单元的效果160
四、卒中单元的最佳模式161
五、成本-效果分析161
一、临床表现162
第十三节 急性卒中的处理162
二、治疗165
三、药物治疗167
四、随访169
五、医疗和法律纠纷171
第十四节 低温脑保护的降温方法171
一、亚低温脑保护的作用机制171
二、亚低温脑保护的降温方法172
三、病灶区亚低温脑保护治疗的时间窗、复温方法和监测指标173
第十五节 细胞移植治疗卒中174
一、作为神经移植物的供体细胞174
二、从实验室到临床175
第十六节 卒中后神经可塑性的研究进展176
一、卒中后大脑皮质功能的重建177
二、神经功能重建的机制与影响因素177
一、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179
第十七节 卒中预防的现状与展望179
二、抗血小板治疗180
三、抗凝治疗180
四、抗高血压治疗181
五、降血脂治疗181
六、CEA182
第十八节 卒中的疾病负担评价182
一、早期评价的方法和指标182
二、卒中的经济负担183
三、卒中的家庭和社会负担185
第二章 出血性脑血管病187
第一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187
一、引言187
二、临床特点188
三、治疗189
四、药物治疗190
六、并发症192
五、随访192
八、医疗和法律纠纷194
第二节 脑出血194
一、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194
七、预后194
二、病理生理学195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196
四、治疗197
五、二级预防200
第三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201
第一节 缺血性卒中201
第二节 出血性脑梗死201
一、发病机制201
二、病理改变202
三、临床表现、诊断及相关问题202
四、治疗203
三、病因和危险因素204
二、发生率204
五、预后204
一、定义204
第三节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204
四、影像学发现206
第四节 外伤性脑梗死207
一、发病机制207
二、诊断207
三、治疗208
四、预后208
第五节 腔隙综合征208
一、定义208
二、病理生理学和神经病理学209
三、人口统计学与流行病学209
四、腔隙性卒中的类型210
一、发病率212
第六节 中青年卒中212
二、病因212
六、鉴别诊断212
五、病因212
三、其他危险因素214
四、治疗和预后215
第七节 手术后卒中21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15
二、评价与对策218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219
一、定义219
第八节 烟雾病219
三、病理学改变220
四、临床表现220
五、辅助检查220
六、治疗221
第九节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222
一、治疗时间窗222
二、溶栓治疗方法223
三、影响溶栓治疗转归的因素224
四、并发症及其处理225
第十节 高压氧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228
一、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原理228
二、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存在的问题229
第十一节 颅内外血管搭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230
一、颅内、外血管搭桥的理论依据230
二、缺血性脑血管病搭桥术前检查230
四、手术方式231
三、缺血性脑血管病搭桥的适应证231
五、手术时机232
六、疗效评价232
七、手术并发症233
第十二节 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233
一、MSC向神经细胞的分化233
二、MSC治疗脑梗死的应用研究及作用机制234
三、bel-2转染MSC。减少MSC凋亡235
三、脑梗死的基因治疗236
二、基因导入236
一、基因疗法的概念236
第十三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因治疗236
第十四节 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的几个问题237
一、边缘区与侧支循环237
二、防止病情恶化237
三、神经功能评估量表237
四、建议238
第一节 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239
一、危险因素及病因239
第四章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239
二、病理改变242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242
第二节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进展248
一、清除静脉窦内血栓248
二、对症治疗250
三、急性期后的预防251
第五章 颈动脉狭窄253
第六章 卒中后抑郁的治疗257
二、急性卒中早期康复的机制和临床解剖学依据261
一、常用卒中评定方法261
第七章 卒中的康复261
第一节 卒中的早期康复261
三、卒中康复治疗的开始和终止时间262
四、卒中康复功能训练个体化263
第二节 卒中的运动功能恢复263
一、引言263
二、临床265
三、辅助检查267
四、治疗267
五、药物疗法269
六、随访271
七、其他274
第三节 卒中恢复的一些社会心理问题274
附一: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处理指南——美国卒中学会卒中委员会科学声明277
附二:欧洲卒中促进会对卒中处理的建议(2003更新版)299
参考文献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