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地质决策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程地质决策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3081003.jpg)
- 李广诚,王思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6645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28页
- 主题词:工程地质-决策-概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程地质决策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决策及其基本问题1
1.1 决策的基本概念1
1.1.1 决策定义及其意义1
1.1.2 决策的组成2
1.2 决策的科学化2
1.3 工程地质决策问题研究现状4
1.3.1 工程中目前使用的决策方法4
1.3.2 费用-安全度曲线及其决策平衡点5
1.3.3 工程地质决策问题研究现状7
1.3.5 有关工程地质决策问题的新思路与新方法8
1.3.4 与工程地质决策问题相关的学科研究现状8
1.4 决策问题分类9
1.4.1 决策学中决策问题的分类9
1.4.2 工程地质决策问题的分类10
1.4.3 工程地质决策方法的分类11
1.5 决策问题的研究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12
1.5.1 战略性12
1.5.2 指导性12
1.5.3 经济合理性12
1.5.4 实用性12
1.5.5 高层次性12
1.6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决策特征13
第2章 工程地质理论体系与工程地质耦合理论15
2.1 工程地质理论体系的研究15
2.1.1 工程地质理论问题研究的必要性15
2.1.2 工程地质理论问题研究现状15
2.1.3 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6
2.1.4 工程地质学的科学技术观17
2.1.5 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工程的关系18
2.2 工程地质学的理论体系20
2.3 工程地质耦合理论23
2.3.1 耦合理论的基本思想24
2.3.2 耦合理论的图示模型27
2.3.3 耦合理论的数学模型28
2.3.4 耦合理论的应用步骤及其循环30
2.3.5 工程地质学耦合理论的决策准则32
2.3.6 耦合度及其风险性分析32
2.3.7 耦合理论下一步应研究的问题33
2.4 工程地质学的发展方向33
第3章 工程地质系统分析基础35
3.1 工程地质系统及其特性35
3.1.1 工程地质系统(EGS)35
3.1.2 工程地质系统特性36
3.2.1 母系统与子系统39
3.2 系统中几种关系分析39
3.2.2 动态系统与静态系统40
3.2.3 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41
3.2.4 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42
3.3 工程地质系统模型43
3.3.1 时间模型43
3.3.2 空间模型48
3.4 工程地质系统简化方法48
3.4.1 定目标48
3.4.3 定层序49
3.4.2 定判据49
3.4.4 定范围50
3.4.5 定时间51
3.4.6 定线性52
3.5 信息的价值与信息的获取54
3.5.1 完全信息及其价值54
3.5.2 工程地质勘察中勘察工作量布置54
3.6 系统分析步骤56
第4章 工程地质综合评价59
4.1 工程地质评价概述59
4.1.1 工程地质评价基本原则59
4.1.3 工程地质评价内容60
4.1.2 工程地质评价对象60
4.1.4 工程地质评价结果62
4.2 工程地质分析评价基本方法63
4.2.1 标准对比法63
4.2.2 图解分析法64
4.2.3 数值计算法64
4.2.4 分区分类分级法66
4.3 工程地质综合评价方法66
4.3.1 系统综合评价66
4.3.2 系统的构成及各因子评价67
4.3.3 系统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68
4.3.4 系统因子的评分标准70
4.3.5 系统综合评价的分值计算71
4.4 几种典型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方法73
4.4.1 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73
4.4.2 坝基岩体质量评价75
4.4.3 库岸稳定性评价77
4.4.4 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79
4.4.5 岩溶渗漏评价80
4.4.6 岩质高边坡稳定性评价82
4.4.7 城市建设工程地质评价82
4.4.8 工业建筑工程地质评价83
4.4.9 环境工程地质评价84
5.1.3 自然状态Si85
5.1.2 决策判据85
5.1.4 状态概率P(Si)85
5.1 工程地质决策及决策模型85
5.1.1 决策因素85
第5章 工程地质决策方法初步85
5.1.5 方案di86
5.1.6 损益值Vij86
5.2 工程地质问题决策方法之一——经验判断法86
5.2.1 定性经验判断法87
5.2.2 定量经验判断法——关联矩阵法91
5.3 工程地质问题决策方法之二——工程类比法92
5.3.1 工程类比法的重要性及其定义92
5.3.2 类比工程的可比性及可比度93
5.3.3 工程类比法的决策96
5.4 工程地质问题决策方法之三——优劣对比法97
5.4.1 无权重评价因子优劣对比法98
5.4.2 有权重评价因子优劣对比法98
5.5 工程地质问题决策方法之四——决策分析法102
5.5.1 风险(概率)型决策102
5.5.2 模糊型决策105
5.5.3 方案状态是连续变量时的决策109
5.6 工程地质问题决策方法之五——综合决策法112
5.7 多目标决策113
5.7.1 多目标决策中的有关问题113
5.7.2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求解方法114
5.8 效用理论116
5.8.1 效用的概念117
5.8.2 多目标决策的效用分析118
5.9 决策方案的风险性分析120
5.9.1 风险性分析的含义121
5.9.2 工程中风险的概率分布121
5.9.3 最优期望值函数122
5.9.4 置信域与置信度123
5.10 工程地质问题决策程序123
5.10.1 提出问题阶段124
5.10.2 系统分析阶段124
5.10.3 决策准备阶段125
5.10.4 进行决策阶段126
5.10.5 决策反馈阶段127
第6章 北京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位置的选择129
6.1 电站工程区工程地质条件130
6.1.1 地层岩性130
6.1.2 地质构造132
6.2 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位置选择的决策层序133
6.3 经验判断法和工程类比法在电站规划阶段的应用133
6.3.1 电站建设的基本条件135
6.3.2 规划阶段电站位置选择的决策137
6.4.1 可行性研究阶段电站选厂时的应用139
6.4 优劣对比法在不同阶段选厂时的应用139
6.4.2 初步设计阶段电站选厂时的应用146
6.4.3 在电站技施设计阶段厂房位置调整中的应用150
6.5 决策分析法在电站技术设计阶段厂房位置调整中的应用156
6.5.1 依据工程地质条件对各厂房方案的比较决策156
6.5.2 考虑改变方案增加的工作量时对各厂房方案的比较决策163
6.5.3 考虑施工方法及经济因素时对各厂房方案的比较决策165
第7章 北京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防渗方式决策167
7.1 下水库工程地质概况167
7.1.1 工程概况及问题的提出167
7.1.2 库盆内黏土层的连续性分析169
7.1.3 十三陵盆地黏土层的成因与分布模式172
7.2 优劣对比法在下水库防渗方式决策中的应用175
7.3 决策分析法在下水库防渗方式决策中的应用177
7.3.1 乐观准则决策178
7.3.2 悲观准则决策179
7.3.3 折中准则决策179
7.3.4 后悔值准则决策180
第8章 工程地质决策计算机程序182
8.1 计算机决策的结构化问题182
8.2.1 工程地质决策支持系统结构183
8.2.2 决策时段183
8.2 工程地质决策支持系统183
8.2.3 决策方法选择184
8.2.4 EGDSS的基本结构与流程185
8.3 经验判断法计算机决策程序185
8.4 工程类比法计算机决策程序185
8.4.1 工程数据库的建立185
8.4.2 工程数据库的检索方式188
8.5 优劣对比法计算机决策程序189
8.5.1 无权重对比项优劣对比法189
8.5.2 有权重对比项优劣对比法190
8.6.1 概率型决策计算机程序191
8.6 决策分析法计算机程序191
8.6.2 模糊型决策计算机程序193
8.6.3 多目标决策计算机程序196
8.7 决策综合分析196
第9章 工程地质决策问题研究展望197
9.1 几点认识197
9.2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方向197
主要参考文献199
附录 决策学中常用名词汉英对照204
后记208
第一作者简介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