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宏观经济管理若干问题思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宏观经济管理若干问题思考](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3111776.jpg)
- 侯荣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 ISBN:780177379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宏观经济-经济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宏观经济管理若干问题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 管理理论的探索与创新1
一、对管理二重性的再认识1
1 学科性质与特点1
1.1 宏观经济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内容界定1
一、管理的内涵1
二、制约管理理论创新的因素3
二、宏观经济管理学的学科性质3
三、管理理论创新的特色4
三、宏观经济管理学的基本内容5
四、宏观经济管理学完善的对策6
1.2 经济发展新阶段宏观经济管理的若干特点9
一、新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其对管理的要求9
二、宏观经济管理性质的特点12
三、宏观经济管理调控方式的特点14
2 宏观经济管理客体17
2.1 国民经济范畴的一般界定——宏观经济管理客体的共性分析17
一、什么是国民经济17
二、国民经济系统的一般特点19
三、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20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客体的特殊性的分析2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主要矛盾22
二、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考察23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24
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理解27
3 经济体制改革29
3.1 改革开放以来对计划和市场理论的重大突破29
一、计划经济的由来和特点29
二、计划和市场关系的改革历程31
三、实行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和对策34
3.2 经济体制改革及其目标模式35
一、经济体制的含义和构成要素35
二、经济模式的定义和类型37
三、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弊端41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及目标模式43
3.3 对转变政府职能的若干思考47
一、政府经济职能是由什么决定的?47
二、政府经济职能的变革47
三、我国政府职能的界定48
四、对转变政府职能的若干对策50
3.4 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51
一、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经济52
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53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55
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对策57
4 宏观经济效益59
4.1 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理论思考59
一、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内涵59
二、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静态考察61
三、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动态分析63
4.2 对经济效益若干问题的探讨66
一、经济效益理论的历史考察67
二、经济效益范畴的现实界定69
三、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71
四、经济效益的动态考察75
4.3 产业结构效益的若干思考77
一、产业结构效益的界定77
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界定及分析78
三、产业结构增加效益指标界定及分析80
四、产业结构变动度的界定与分析81
五、产业推动系数的界定及分析83
六、产业结构影响力系数的界定及分析85
4.4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宏观效益分析86
一、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及其指标87
二、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及项目建成投产率分析88
三、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及投资系数分析91
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对策92
4.5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及其滞后效应分析94
一、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指标及其界定94
二、滞后效应分析及合理滞后期的确定95
三、减少投资效益滞后效应的对策99
5 调控机制与体系101
5.1 宏观经济调控系统及模型101
一、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及其选择101
二、宏观经济调控系统101
三、经济调控的数学模型105
四、我国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创新108
5.2 调控手段作用的理论分析109
一、经济手段的调控作用110
三、行政手段的调控作用111
二、法律手段的调控作用111
四、各种调控手段的综合运用112
五、经济杠杆的综合作用113
5.3 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案例116
一、案例1 1993~1996年的宏观经济调控116
二、案例2 200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119
5.4 我国发展计划的基本特点122
一、发展计划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指导性的间接计划123
二、发展计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目标、协调和配置功能124
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较强的调控力度125
四、发展计划的实施——全民为之奋斗126
6 宏观经济政策129
6.1 宏观经济政策科学性的理论分析129
一、经济政策科学性的一般标准129
二、经济政策和经济规律、经济条件的关系130
三、经济政策的效益132
6.2 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力度及协调分析135
一、从经济调控成功经验谈起135
二、对政策调控力度的理论考察135
三、经济政策协调分析136
四、调控力度和协调现状137
五、加强调控力度和协调对策138
6.3 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历史考察139
一、经济发展的曲折道路139
二、三次经济膨胀的启迪141
三、20世纪末的基本结论144
四、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合理界限146
6.4 对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思考148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质148
二、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条件150
三、财政政策作用力度的影响因素153
四、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经验157
6.5 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理论探讨159
一、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影响因素及模型160
二、财政赤字和财政支出合理规模164
三、国债规模和财政支出合理规模166
四、财政风险和财政支出合理规模168
7 经济运行中的乘数效应171
7.1 乘数效应与宏观调控171
一、对乘数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71
二、对乘数经济本质的理论考察173
三、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乘数效应175
四、乘数体系的综合效应177
7.2 投资乘数理论及其应用180
一、投资乘数的含义和计算公式180
二、投资乘数的形成原因及条件181
三、投资乘数作用过程分析183
四、我国投资乘数分析187
7.3 财政支出乘数理论及其应用191
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191
二、转移支付乘数196
三、政府预算平衡下的收支乘数198
7.4 税收乘数理论及其应用201
一、税收乘数的含义与计算公式201
二、税收乘数效应的特点204
三、税收乘数效应与政府收支205
四、我国税收乘数实证分析208
7.5 货币乘数理论及其应用211
一、货币乘数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11
二、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214
三、货币乘数对货币量的影响分析216
四、我国货币乘数的实证考察218
8.1 宏观经济管理的分析方法221
一、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221
8 管理方法221
二、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222
三、流量和存量分析223
四、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223
五、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224
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225
七、系统分析和最优分析226
一、投入产出价值表的表式结构227
8.2 投入产出法的原理及应用227
二、主要数学模型229
三、直接消耗系数和列昂节夫矩阵231
四、完全消耗系数234
五、投入产出法的应用236
8.3 可用于宏观经济分析的两种方法239
一、单纯形法239
二、社会核算矩阵243
作者学术成果目录246
后记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