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解释方法与判解研究 法律解释·法律适用·裁判风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律解释方法与判解研究 法律解释·法律适用·裁判风格
  • 孔祥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80161860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90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711页
  • 主题词:法律解释-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律解释方法与判解研究 法律解释·法律适用·裁判风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出版前言1

目录1

绪论:法律方法——探求法律答案的路径5

一、法律方法为什么重要5

二、疑难案件与法律方法9

三、探究路径而非具体答案14

四、为实践问题寻找理论答案16

第一章 法律解释概述23

第一节 法律解释及其原因23

一、法律解释的涵义23

二、法律需要解释的原因27

第二节 法律解释、法律适用与裁判风格的关系35

一、“对号入座”决非易事35

二、法律适用离不开法律解释36

三、裁判不说理乃是法律的大敌37

第一节 注疏性、判断性与超然性43

一、法律解释的注疏性43

第二章 法律解释的基本特性43

二、法律解释的判断性45

三、法律解释的超然性48

第二节 法律解释的创造性49

一、创造性的必然性与普遍性49

二、创造性的必要性52

三、创造性的限制(限度)53

一、法律解释、司法解释与法官造法54

第三节 法律解释的造法性54

二、法律解释的填补功能与造法性56

三、司法造法与立法的不同58

第四节 法律解释的价值衡量性62

一、裁判的价值平衡性62

二、法律解释的技巧性与价值性63

三、法律解释的妥协性65

四、如何权衡价值冲突66

第五节 法律解释的静态性与动态性74

一、稳定与变动的悖论74

二、协调静态性与动态性关系的途径76

第六节 法律解释答案的惟一性与非惟一性81

一、“老汉骑驴”与法律解释的标准答案81

二、学理上的争论82

三、法律解释是否有“惟一的正确答案”86

第三章 法律解释权的演变、现状与趋向97

第一节 法律解释权的演变97

一、法官与法律解释97

二、从法官无解释权到有解释权99

三、“芝麻开门派”与否定法官解释权101

四、法律解释权向法院的回归108

第二节 英美法官解释法律的当然职权110

一、“司法至上”与法官造法110

二、英国:限制解释权与解释能动性的悖论111

三、美国:“解释法律乃是法院正当与特有的职责”113

四、法官享有最终解释权的原因124

第三节 大陆法系由立法者解释到司法者解释126

一、法典思路与法官解释权126

二、法官地位与法律解释权132

三、判例的地位与法律解释权134

四、法律解释成为一项精深复杂的艺术136

五、法国:法官释法的犹抱琵琶与暗度陈仓139

六、德国法官的解释权:“有思考的服从”与“公开的发展”149

第四节 我国法院的法律解释权151

一、我国法院法律解释权的现状151

二、我国法院法律解释权的思考153

一、当代司法解释权的扩张158

第五节 福利国家与当代司法解释权的扩张158

二、福利立法扩展了司法解释权的空间159

三、集团冲突与保护分散的和集体的利益中的司法角色161

四、人权保护与司法解释的扩张163

第四章 我国法律解释的体制及法律地位169

第一节 立法解释与应用解释169

一、有权解释与非有权解释169

二、立法解释与具体应用解释171

三、我国法律解释体制的由来172

一、立法法中的“法律解释”的涵义173

第二节 法律解释的形式173

二、立法解释176

三、行政解释178

四、司法解释181

五、法院审理案件中的具体应用解释184

第三节 法律解释的法律效力185

一、法律解释效力的典型说法185

二、立法解释的时间效力187

三、法院对各类解释的适用189

四、如何看待司法解释的位阶193

第五章 法律解释的目的199

第一节 主观说与客观说的分歧199

一、超经营范围合同效力认定的启示199

二、“忠实原著”还是“与时俱进”201

三、主观说与客观说之争205

四、法律解释目的的价值207

一、德国学界对法律解释目的的争论210

第二节 德国与法国的解释目的学说210

二、德国法律解释目的的司法实践214

三、法国的功能说与“进化论的棱镜”215

第三节 美国的主观说、文本说与动态说217

一、美国法律解释学说的演化过程217

二、布润南与密斯的一场著名争论224

三、波斯纳对解释目的的分析226

四、美国解释目的的三种学说227

一、法律适用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236

第四节 我国法律解释目的分析236

二、以客观解释为基本取向239

三、以主观说为补充241

四、我国主客观说的判解实例242

第六章 法律解释方法比较253

第一节 法律解释方法概述253

一、什么是法律解释方法253

二、法律解释方法分类255

三、法律解释方法的灵活性258

一、典型的法律解释方法260

第二节 各种法律解释方法260

二、文义解释与语境解释261

三、其他解释方法262

第三节 各类解释方法的适用条件267

一、解释的正当性与方法取舍267

二、文义方法的适用条件268

三、体系方法的适用条件269

四、目的方法与评价方法的适用条件270

一、英国的法律解释方法271

五、跨类别解释:法意方法271

第四节 英美国家法律解释方法271

二、美国的法律解释方法276

第五节 大陆法国家法律解释方法282

一、大陆法系国家法律解释传统282

二、法国法律解释方法288

三、意大利法律解释方法291

四、德国法律解释方法293

五、奥地利法律解释方法295

第六节 欧盟法院法律解释方法297

一、欧洲法院的功能与法律解释297

二、欧洲法院判例的作用299

第七节 法院法律解释资料之比较300

一、法国法院解释法律的资料300

二、意大利法院解释法律的资料304

三、美国法院法律解释考虑的材料309

一、我国法律解释方法313

第八节 我国法律解释方法与法律解释资料313

二、我国法院法律解释考虑的材料314

第七章 文义解释方法321

第一节 文义解释概述321

一、文义解释的涵义321

二、文义解释的重要意义321

三、文义解释的宪政合理性323

四、文义解释的法律形式基础324

第二节 文义解释的优先性325

一、文义解释优先性的涵义325

二、“无需解释的事项不许解释”326

三、实例:明白的专利法律期限规定必须严守329

第三节 通常语言与专业术语的关系330

一、法律语言的两种类型330

二、法律用语中的通常语义331

三、专业术语的解释334

四、法律解释首先是查明法律用语的词义337

五、专业术语的优先性338

六、文义解释判解研究339

一、制定时的含义与适用时的含义345

第四节 文义解释的变动性与非孤立性345

二、文义解释的非孤立性346

第五节 不拘泥文义、荒谬结果与改正文本错误351

一、重文义而不拘泥于文义351

二、避免荒谬结果与改正明显错误352

第六节 同一法律术语的解释规则354

一、同一术语解释规则的涵义354

二、同一术语解释规则实例解析356

一、德国法中的文义解释362

第七节 国外文义解释之比较362

二、法国的文义解释364

三、英国的文义解释365

第八章 体系解释方法371

第一节 一则典型案例的启示371

一、李彬诉西凤饮食店消费者保护案371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的解释分歧373

第二节 法律规范的语境化374

一、文本解释的语境化374

三、该案及其涉及的法律解释分歧的启示374

二、法律解释的语境化375

三、语境解释与体系解释378

第三节 合宪解释与体系解释381

一、按照形式的秩序体系解释法律381

二、合宪解释382

三、同一位阶法律规范的体系解释386

四、同一法律内部的体系解释389

二、法律原则的解释价值391

第四节 内在的价值体系与法律解释391

一、法律价值的解释依据意义391

三、上位法法律价值的解释作用392

第五节 “阐释的循环”与语境解释393

一、“阐释的循环”的诠释学意义393

二、法律解释中的“阐释的循环”395

第九章 历史解释与目的解释401

第一节 历史解释401

一、什么是历史解释401

二、适用历史解释方法的三种情形403

三、历史解释实例解析406

第二节 目的解释409

一、一种与时俱进的适应式解释409

二、目的解释的若干认识410

三、我国的目的解释414

第十章 限缩解释与扩张解释421

第一节 限缩解释421

一、限缩解释的含义421

二、限缩解释三则实例423

第二节 扩张解释428

一、扩张解释的含义428

二、实例:宪法对规章制定权规定的扩张解释429

第十一章 社会学解释方法与“两个效果的统一”437

第一节 “两个效果的统一”与社会学解释的关系437

一、“两个效果的统一”:一项基本司法政策437

二、“两个效果的统一”与社会学方法的相通性441

一、概念法学方法与社会学法学方法442

第二节 概念法学、社会法学与法律解释方法442

二、由机械论向社会学法学方法的转变444

三、“两个效果的统一”的现实根源449

第三节 正确理解“两个效果的统一”450

一、法律效果不是机械地适用法律450

二、社会效果不是随意制作和废除规则453

三、社会效果是举足轻重的评价尺度455

四、社会效果的判断必须具有客观性459

五、社会效果有时要求不能一判了之461

六、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途径462

第十二章 例示性规定的解释规则473

第一节 “等”字规定的学问473

一、“等”字规定的思考473

二、例示性规定与列举性规定475

三、例示性规定的合理性478

第二节 例示性规定的解释困境479

一、“等内”与“等外”的理解分歧479

三、以列举规定偷换例示规定480

二、心中无数的望“等”生畏480

第三节 例示性规定的解释规则482

一、有“等外”而无“等内”482

二、概括事项只能与例示事项相一致483

三、例示性规定解释规则例解485

第十三章 反对解释等特殊解释规则495

第一节 反对解释495

一、反对解释的涵义495

二、反对解释的适用条件496

一、当然解释的涵义497

第二节 当然解释497

二、当然解释实例解析499

第三节 明示其一即排斥其他502

一、明示排斥其他的含义502

二、明示排斥其他的适用条件504

第十四章 法律解释与宪法、法律原则及其他511

第一节 宪法、法律原则与法律解释511

一、宪法与法律原则的法律解释意义511

二、国外:法律、法律原则与法律解释512

三、我国:宪法和法律原则与法律解释515

第二节 影响法律解释的特殊因素520

一、法律解释与假定520

二、不同实体法领域对解释规则的影响523

三、法律解释必须善意528

第十五章 法律解释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535

第一节 不同解释方法的互补关系535

一、解释结果的不同与文义解释的无奈535

二、其他解释方法的必要性537

第二节 不同法律解释方法序位性之比较538

一、不同解释方法冲突的解决538

二、德国:严格的先后顺序与表面的先后顺序539

三、法国:不同解释方法冲突的优先性545

四、意大利:法律明文规定的优先关系549

五、美国:解释方法相互冲突的解决途径551

六、英国:发生冲突的解释方法之间的优先性556

一、“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和“土地”立法解释的思考558

第三节 我国法律解释方法的优先关系558

二、不同解释方法之间的选择关系560

第十六章 裁判中的法律解释与裁判风格569

第一节 各具特色的裁判理由与法律解释风格569

一、裁判理由与法律解释风格概观569

二、法国法院的法律解释风格571

三、意大利法院的法律解释风格575

四、德国判决书的风格与法律解释579

五、美国判决书的风格与法律解释580

一、裁判理由是法律解释的重要载体602

第二节 我国裁判文书中的法律解释风格602

二、裁判文书是否表达分歧意见608

附论 法律解释方法在行政审判中的具体应用——以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3〕5号批复为例一、根据立法目的采取的限缩解释方法617

二、根据上下文关系采取的体系解释方法623

三、法意解释、历史解释和目的解释的运用624

四、不同解释方法之间的关系625

法律解释与适用典型裁判文书和案例点评631

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规划局与黑龙江汇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行政处罚纠纷上诉案——一则按比例原则进行价值衡量的案例631

二、中国建设银行濮阳分行营业部与中国工商银行濮阳县支行存单质押纠纷上诉案——一则按诚实信用原则解释司法解释条款的案例641

三、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省开化县工商局工商处罚行政争议案——一则条分缕析地解释法律的案例654

四、弘润石化剂有限公司诉闫东晓侵权案——一则涉及与时俱进地解释法律的案例662

五、海润公司诉中保西高公司保险车辆丢失赔偿案——一则按民法原则判决的涉及法律专业术语解释的案例664

六、黄志斌诉百乐渔都公司侵权案——一则涉及“作品”的文义解释的案例668

七、冯某绑架致人死亡案——一则涉及必须按照立法意图解释和适用裁判方法672

规定的案例679

八、毛秀英诉张业韶解除租房合同案——一则涉及反面解释和当然解释方法的案例679

九、经济合作社申请执行案——一则涉及变通适用法律规定实现“两个效果统一”的案例684

后记6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