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 插图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编著 著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1804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09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电影史-研究-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 插图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1
作者序1
第一部分 阅读、研究和撰写电影史3
第一章 作为历史的电影史3
1.1 作为电影研究一个分支的电影史4
1.2 历史研究的本质6
1.3 历史知识和科学知识11
1.4 约定论对经验论的批评14
1.5 实在论的反应17
1.6 作为电影史理论的实在论20
第二章 研究电影史27
2.1 电影学术的历史27
2.2 影片证据31
2.3 电影史研究的对象42
2.4 影片之外的证据45
第三章 阅读电影史51
3.1 叙事的电影史51
3.2 阅读电影史56
3.3 阅读即质疑57
3.4 个案研究:第一批美国电影史学家62
3.5 总看法63
3.6 电影史和关于技术的流行话语66
3.7 技术和成功69
3.8 电影史著作和征订出版72
3.9 结论74
第二部分 传统的电影史研究方法79
第四章 美学电影史79
4.1 美学电影史中的唯杰作传统79
4.2 电影史和电影理论80
4.3 现实主义(巴赞理论的形态)82
4.4 唯杰作传统和作者论84
4.5 唯杰作论对历史语境和历史变革的看法86
4.6 对唯杰作论的批评88
4.7 符号学和电影史91
4.8 走向美学电影史的重建94
4.9 风格97
4.1 0 互文本背景101
4.1 1 生产方式104
4.1 2 作者105
4.1 3 电影圈内的美学话语108
4.1 4 个案研究:《日出》的背景110
4.1 5 茂瑙的传记式传奇112
4.1 6 美国评论话语中的德国电影114
4.1 7 德国导演与“高级艺术片”118
4.1 8 茂瑙和福克斯的策略120
4.1 9 论及《日出》的话语122
4.2 0 结论127
第五章 技术电影史129
5.1 “伟人”论和技术决定论130
5.2 技术变革的经济学134
5.3 个案研究:声音的到来——对技术变革的分析136
5.4 对技术变革经济学的重新思考148
第六章 经济电影史153
6.1 马克思主义批评157
6.2 工业分析162
6.3 个案研究:美国电影工业的形成167
6.4 结论176
第七章 社会电影史179
7.1 谁制作了影片,为什么制作这些影片:影片生产的社会史181
7.2 谁看了电影,怎样看的,为什么去看:看电影的历史183
7.3 什么让人看到了,怎样让人看到的,为什么让人看到:作为文化记录的电影的历史185
“形象”研究186
“电影怎样反映社会:克拉考尔与德国电影187
经验主义者对克拉考尔的批评193
经验主义的替代物:内容分析194
观影心理学197
7.4 人们对电影说了些什么,谁说的?为什么目的说的?201
7.5 作为社会机构的电影业与其他社会机构一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202
7.6 个案研究:明星—电影史中的角色203
明星是什么?204
促销208
宣传品210
影片216
批评与评论219
结论221
第三部分 做电影史225
第八章 撰写电影史225
8.1 项目一 技术变革的历史:有声电影来到密尔沃基226
8.2 项目二 地方电影放映的经济学:院线231
8.3 项目三 地方社会史:两个城市中观影活动的早期形式236
8.4 可供研究地方电影史使用的资料来源242
名录243
火灾保险图243
地方志244
地方报纸244
电影行业报纸244
公立档案245
采访246
照片246
第九章 重新整合电影史247
9.1 个案研究: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249
重新描述真实电影249
作为另类实践的真实电影252
真实电影的技术语境255
德鲁小组的由来259
真实电影和电视广播网261
生成机制间的关系267
真实电影的命运277
结语:真实电影中诸种生成机制的相对作用力278
第十章 选读指导281
10.1 作为历史的电影史281
10.2 研究电影史284
10.3 阅读电影史289
10.4 美学电影史294
10.5 技术电影史299
10.6 经济电影史301
10.7 社会电影史303
10.8 撰写电影史310
交响与争鸣:重构中国电影史学313
上篇 观念与方法313
1. 走近电影走近历史315
2. 关于深化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断想321
3. 电影史学发展谈:细节、建构、环境331
4. 电影史学的兴起与发展341
5. 史学范式的转换与中国电影史研究347
6. 后编年体史述:多元体裁与深度阐释355
7. “开放的电影史观念”主导的路径标识361
下篇 实践367
1. 与电影史对话—“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工程”369
2. 戏曲电影《定军山》之由来与演变381
译编后记&李迅399
跋(代)电影研究的“历史转向”:理论与方法&孙绍谊402
出版后记408
第一章 作为历史的电影史13
1-1 林肯遇刺13
1-2 电影视镜23
1-3 W.K. L.迪克森为促进电影视镜销售而撰写的小册子封面23
1-4 维太放映机的广告海报24
第二章 研究电影史32
2-1 硝酸片32
2-2 纸拷贝:《阿拉伯的舞枪人》34
2-3 《人民公敌》(The Public Enemy, 1931 )35
2-4 法国电影资料馆36
2-5 《无因的反叛》》(Rebel without a Cause ,1955)37
2-6 电影资料馆的工作人员在冷库中整理拷贝38
2-7 《没有欢乐的街》(The Joyless Street,1925)39
2-8 《婚礼进行曲》(The Wedding March, 1926)41
2-9 《公民凯恩》(Citizen Kane, 1941)在影院上映43
2-10 《综艺》( Variety)杂志封面48
第三章 阅读电影史53
3-1 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片场53
3-2 《火车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 1903)69
3-3 托马斯·爱迪生70
第四章 美学电影史89
4-1 霍华德·霍克斯89
4-2 《燃火的时刻》 (Hora de los Hornos, 1968)99
4-3 《忧心如焚》(High Anxiety, 1977)102
4-4 希区柯克短暂出现在影片《救生艇》中108
4-5 《日出》(Sunrise, 1927)111
4-6 《最后一笑》(The Last Laugh, 1924)113
4-7 《卡里加里博士》(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1920)115
4-8 《荣誉何价》(What Price Glory, 1926)121
4-9 拍摄《日出》时的茂瑙以及他的摄制团队123
4-10 《日出》中的田园风光125
第五章 技术电影史130
5-1 五十年代的胶片洗印设备130
5-2 杰克·华纳与他的哥哥哈里·华纳137
5-3 维太风有声片摄影机142
5-4 《爵士歌王》(The Jazz Singer, 1927)在影院热映144
5-5 摩维通147
第六章 经济电影史154
6-1 二十年代的卡尔弗城154
6-2 《青年林肯》(Young Mr. Lincoln, 1939)160
6-3 《崇山峻岭》(High Sierra, 1941)164
6-4 玛丽·璧克馥173
6-5 派拉蒙影院175
第七章 社会电影史182
7-1 阿道夫·朱克尔182
7-2 《美国风情画》(American Graffiti,1973)199
7-3 亨弗莱·鲍嘉204
7-4 露西尔·勒叙厄改名为琼·克劳馥210
7-5 改名前的克劳馥212
7-6 三十年代的克劳馥218
第八章 撰写电影史232
8-1 芝加哥影院232
8-2 芝加哥影院内部豪华的扶梯233
8-3 镍币影院237
第八章 重新整合电影史256
9-1 《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Louisiana Story, 1948)256
9-2 罗伯特·德鲁正在拍摄《初选》(Primary, 1960)261
9-3 《法律与秩序》(Law and Order, 1969)276
交响与争鸣:重构中国电影史学397
11-1 《定军山》“谭鑫培黄忠扮相”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