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处理与预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处理与预防](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3265966.jpg)
- 赵瑞岭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83314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处理与预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交通事故概念及分类1
一、交通事故及其要素1
二、交通事故的分类与分级2
第二节 交通事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3
一、世界交通事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3
二、我国交通事故现状及发展趋势4
第三节 交通事故研究的范围、内容与方法6
一、交通事故研究的范围6
二、交通事故研究的内容8
三、交通事故研究方法9
第二章 人员的交通特征与交通事故12
第一节 交通事故倾性与驾驶适性12
一、交通事故倾性12
二、驾驶适性18
第二节 驾驶员生理特征20
一、心血管机能与肺功能20
二、听觉特征与驾驶适性23
三、驾驶员的体力特征25
第三节 驾驶员视觉特征26
一、静态视力26
二、动态视力28
三、视野31
四、立体视觉32
五、夜视力34
六、辨色力37
第四节 驾驶员心理特征37
一、驾驶员的知觉38
二、驾驶员的注意特征与操纵机能41
三、驾驶员的反应特性44
四、驾驶员情绪对安全行车的影响49
五、驾驶员个性特征及差异53
第五节 驾驶员违章操作行为56
一、失误操作行为58
二、超速、超载违章行为58
三、乱行、乱停违章行为61
四、无牌、无证行驶违章行为62
五、饮酒与醉酒开车行为62
六、疲劳驾驶行为66
第六节 自行车与行人交通特征70
一、自行车与骑车人的交通特征71
二、行人交通特征73
第三章 汽车安全特性与行车安全75
第一节 汽车制动特性与行车安全75
一、汽车制动原理与制动过程75
二、汽车制动减速度76
三、汽车制动距离77
四、汽车制动效能的恒定性78
五、汽车制动跑偏量79
六、汽车制动侧滑80
第二节 汽车转向特性与行车安全82
一、汽车转向操纵特性82
二、汽车转向稳定特性84
第三节 汽车轮胎行驶特性与行驶安全87
一、轮胎气压及其影响因素87
二、轮胎液面效应89
三、车轮侧向偏移(弹性变形偏移)90
第四节 车辆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与检验90
一、制动性能技术要求与检验90
二、转向性能技术要求与检验92
三、行驶系与传动系的技术要求93
四、机动车安全技术强制检验与报废规定93
第五节 车辆安全行驶控制94
一、安全行车视距94
二、汽车装载规定与控制97
三、车辆行驶速度规定98
第四章 道路的交通特征与交通事故100
第一节 道路质量与交通事故100
一、道路概念及分类100
二、道路级别100
三、路面质量104
第二节 道路线形与交通事故107
一、道路的平面107
二、道路的纵断面109
三、道路交通对线形的基本要求109
四、道路线形与交通事故的关系111
第三节 道路横断面与交通事故113
一、道路横断面113
二、车道数对交通事故的影响114
三、车道宽度对交通事故的影响115
四、路肩宽度对交通事故的影响115
五、人工构造物净空的影响115
第四节 道路交叉与交通事故116
一、道路平面交叉116
二、公路与铁路平面交叉118
三、公路立体交叉118
第五章 道路交通环境特征与交通安全122
第一节 道路环境与交通安全122
一、交通量与交通安全的关系122
二、混合交通中的行车安全127
三、交通设施与交通安全的关系128
第二节 气候环境与交通安全133
一、刮风、雨天、雾天和雪天的行车安全133
二、严寒环境与行车安全136
三、炎热环境与行车安全136
四、高原环境与行车安全136
第三节 交通管理环境与交通事故137
一、交通管理与控制137
二、道路交通控制的基本原则138
三、一般道路的交通控制139
四、高速道路的交通控制143
第六章 交通事故调查与处理145
第一节 交通事故处理机构、职责与程序145
一、交通事故处理机构145
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职责146
三、特殊处理权限划分147
四、交通事故处理程序、准则、原则及依据147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调查与处理149
一、交通事故现场及当事人的现场责任149
二、事故处理机关的现场责任150
三、事故现场勘查内容与步骤151
四、事故现场勘查的实施151
第三节 交通事故原因分析155
一、肇事车速的计算与判定156
二、根据制动痕迹判定事故动态159
三、依据车体变形和破损痕迹判断事故动态161
四、依据事故类型判断事故动态163
第四节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与处罚163
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164
二、交通事故责任者的法律责任166
三、对交通事故责任者的处罚167
第五节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及调解171
一、交通事故损害赔偿171
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与诉讼179
三、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保险赔偿181
第六节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特殊规定185
一、涉外事故的处理185
二、军车交通事故的特殊处理188
三、群死群伤特大交通事故的处理190
四、无(限制)行为能力人交通事故的处理194
五、铁路道口交通事故的处理197
六、交通事故伤亡职工的抚恤198
七、交通事故中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执行198
八、对举报、协查交通事故逃逸者有功人员的表彰与奖励199
九、对交通警察在事故处理中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199
第七章 交通事故统计预测分析和安全评价200
第一节 交通事故信息登记与统计200
一、交通事故信息登记与统计的目的与意义200
二、交通事故信息登记与统计的主要内容201
第二节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203
一、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指标203
二、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方法206
三、交通事故典型统计分布208
第三节 交通事故预测分析219
一、回归分析预测法219
二、时间序列预测法221
三、灰色系统预测法221
四、组合预测法222
五、对我国目前交通事故预测方法的评价223
第四节 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224
一、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24
二、交通事故统计量Z服从正态分布的证明229
第八章 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与控制232
第一节 交通事故四“E”预防232
一、四“E”预防基本措施232
二、我国与发达国家四“E”预防对比237
第二节 遵循事故规律,强化交通安全管理238
一、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群体预防事故的能力239
二、遵循事故规律,减少交通事故的诱发因素241
三、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车辆运行安全243
四、掌握特殊情况的处置方法,提高行车中意外事件的处理能力254
第三节 交通安全展望259
一、驾驶员学科考试系统259
二、车辆性能检测系统260
三、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261
四、汽车安全装置262
五、车载智能化安全技术262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264
附录二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274
附录三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279
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草案)282
附录五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机动车辆保险条款295
参考文献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