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校园违法犯罪与预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校园违法犯罪与预防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3471119.jpg)
- 邢芝兰,戎占怀,田鸿志,申文元等著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ISBN:720406750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校园(学科: 刑事犯罪 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校园(学科: 预防犯罪 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校园 刑事犯罪 预防犯罪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校园违法犯罪与预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校国违法犯罪与预防研究概述1
第一节 校园违法犯罪的界定和涵义2
一、校园与学校2
二、校园违法犯罪的界定和涵义2
三、一般违法与犯罪4
四、法律责任与年龄6
第二节 校园违法犯罪的严峻态势9
一、青少年犯罪与校园违法犯罪9
二、来自社会及执法部门的报告11
三、校园违法犯罪个案写实及原因分析13
第三节 校园违法犯罪是一大社会公害21
一、校园违法犯罪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杀手22
二、校园违法犯罪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秩序25
三、校园违法犯罪给家庭带来灾难26
四、校园违法犯罪妨碍了社会的稳定28
五、校园违法犯罪影响了我国的教育法制建设29
第四节 预防校园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31
一、加强德育工作将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32
二、减轻课业负担给学生更多主动发展空间37
三、增加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教育内容42
第五节 预防校园违法犯罪的重要保障50
一、学校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51
二、建立健全学校安全教育防范管理制度57
三、学校的管理制度应遵循教育规律、突出人文关怀62
第二章 校园违法犯罪的特点与规律64
第一节 校园违法犯罪的低龄化趋势64
一、校园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64
二、校园违法犯罪低龄化成因探析66
第二节 校园违法犯罪的突发性68
一、娇惯溺爱致心理失常一时冲动突发犯罪68
二、学习压力过大寻求感情发泄突发犯罪69
第三节 校园违法犯罪的团伙性70
一、依仗人多势众结伙作案、连续作案71
二、受封建“哥们义气”的影响极易团伙作案72
三、学校生活的有组织性为校园违法犯罪的团伙性提供了一定社会基础73
第四节 校园违法犯罪的隐蔽性75
一、教师合法身份掩盖下的教师违法犯罪凸现出隐蔽性75
二、学生年龄较小容易被社会忽略其违法犯罪带有隐蔽性76
三、学校环境封闭使校园违法犯罪比较隐蔽难以发现78
第五节 校园违法犯罪危害对象的特定性79
一、校园违法犯罪侵害学校的财产权益79
二、校园违法犯罪侵害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80
三、校园违法犯罪侵害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82
第六节 校园违法犯罪社会危害的持久性85
一、学校领导滥用职权损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声誉86
二、教师利用对学生的管理权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88
三、学校基础设施亟需完善管理措施亟待落实90
第三章 几种常见的校园违法与犯罪92
第一节 乱收费乱罚款92
一、学校乱收费的种种表现及有关法规92
二、学校没有对学生实施罚款的处罚权利94
第二节 敲诈勒索、盗窃或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设施95
一、校园敲诈勒索不容忽视95
二、盗窃罪及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认定97
第三节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或情节严重99
一、教师体罚学生的个案列举99
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101
第四节 打架斗殴寻衅滋事103
一、打架斗殴是校园多发的违法犯罪行为103
二、寻衅滋事罪的界定106
第五节 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107
一、伤害与故意伤害107
二、校园血案给我们的警示110
第六节 侮辱学生、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或发生非法性行为111
一、对教师侮辱学生的法律制裁111
二、奸淫幼女国法不容113
第七节 侵犯姓名、名誉及其他权利117
一、发生在招生录取中的侵犯姓名权、荣誉权行为117
二、学生的名誉权、隐私权和荣誉权受法律保护118
第四章 校园违法犯罪的成因121
第一节 教育观念相对陈旧 素质教育流于形式121
一、从几个案例说起121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教育观念的更新122
三、应试教育的危害123
第二节 对学生缺乏关爱教育方法简单粗暴125
一、从案例说起125
二、多给“问题学生”一点关爱127
三、“爱”而有度130
第三节 教育法律法规宣传实施不力130
一、再看案例130
二、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131
第四节 教育对象的人格缺陷133
一、分析几个案例133
二、人格障碍是引发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135
第五节 家庭教育因素复杂 家校沟通断档138
一、一起曾经轰动全国的案例138
二、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家庭原因140
三、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断档142
第六节 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缺乏有效治理144
一、案例透析144
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145
第五章 校园违法犯罪的学校预防<Ⅰ>150
第一节 转变陈旧教育观念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150
一、个体发展的教育价值观151
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质量观152
三、学生主体性发展观153
四、整体协调的人才观155
五、人才培养的创新观念156
第二节 培养健康人格 弥补人格缺陷158
一、人格障碍的主要特点158
二、健康人格的重要特征161
三、克服人格障碍培养健康人格166
第三节 强化法律观念 增强自律意识169
一、知法、守法、护法、用法169
二、增强自律意识173
第四节 提高辨别能力 克服“哥们儿义气”179
一、区别友谊和“哥们儿义气”179
二、辨别时髦娱乐与暴力游戏181
三、区别爱好与嗜好184
四、分辨亚文化与反文化187
第五节 加强理想教育 选择正确人生道路191
一、理想是人生的希望191
二、理想抉择决定人生价值193
三、实现理想的关键是行动196
第六章 校园违法犯罪的学校预防<Ⅱ>202
第一节 创设学校良好的文化环境 净化师生灵魂202
一、校园文化环境的教育作用203
二、当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面临的挑战205
三、如何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206
第二节 培育学校健康的人际关系 化解各种矛盾211
一、学校人际关系概述212
二、培育学校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224
第三节 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堵塞违法犯罪漏洞226
一、校园综合治理的三个重要方面227
二、校园治安综合治理是校园综合治理的重要突破口228
第七章 校园违法犯罪的学校预防<Ⅲ>233
第一节 强化师生自我保护意识233
一、强化师生自我保护意识的现实必要性233
二、强化师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可行性236
三、强化师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措施236
第二节 教育青少年学生自我矫正不良行为237
一、青少年不良行为的概念和特征237
二、青少年不良行为的表现及矫治240
第三节 中小学生自我防范能力的培养和防范的基本知识242
一、针对不同对象加强针对性的暴力防范教育保护和心理调节243
二、改变被害青少年的“弱者”角色243
三、中小学生预防侵害的基本方法244
四、对中小学校园常见的几种违法犯罪的防范247
第四节 大学校园常见的几种违法犯罪的防范253
一、盗窃犯罪的防范254
二、诈骗犯罪的防范259
三、抢劫罪的防范263
四、性骚扰和性侵害的防范264
第八章 校园违法犯罪的家庭预防268
第一节 家庭教育认识上的误区及矫正268
一、家庭教育认识上的误区268
二、家庭教育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270
第二节 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275
一、创设良好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276
二、创设文明向上的家庭文化环境278
三、创设良好家庭环境应注意的几个方面281
第三节 建立家庭与学校、社会的互动预防机制283
一、学校内部预防机制283
二、建立家庭与学校的科学联系机制285
三、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互动预防机制287
四、加强对学生假期生活的管理289
第九章 校园违法犯罪的社会预防和司法预防291
第一节 公共教育领域的社会宏观预防291
一、社会公共系统应当为预防校园违法犯罪创设良好环境291
二、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刻不容缓295
三、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学校和教师任重道远297
第二节 立法、司法预防和社区微观预防300
一、校园违法犯罪的立法预防300
二、公安司法机关在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中的独特作用304
三、切实加强社区和基层组织建设有效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306
第三节 预防校园违法犯罪应形成社会系统工程309
一、预防校园违法犯罪必须做到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309
二、校园违法犯罪问题的对策研究310
三、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发挥核心地位和基础性作用312
附录: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337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修正)355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