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刑事程序的法治化转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刑事程序的法治化转型
  • 林喜芬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07655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诉讼程序-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刑事程序的法治化转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中国刑诉制度改革的宏观模型7

一、刑事诉讼模式理论的新视阈8

(一)主流刑事诉讼模式理论的意义与局限8

(二)宪政理论的引入与刑事诉讼制度模式12

二、宪政\集权型刑事诉讼制度的宏观特性14

(一)集权型刑事诉讼制度的特征15

(二)宪政型刑事诉讼制度的特征18

三、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定位与改革走向21

(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模式定位22

(二)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走向24

第二章 中国刑诉法修改的法实证视角28

一、法律实证主义的基础精义与历史贡献29

(一)强调法律的实证性和自治性29

(二)强调法律的体系性和自恰性30

(三)强调法律的有效性和实效性31

二、法律实证主义在中国的缺席及其危害32

(一)以价值论证&伦理标准替代法律基准33

(二)忽视刑诉法的规范结构和逻辑构造33

(三)重视规则的设置,忽视规范的实效35

三、法律实证视角下的“刑诉法再修改”35

(一)研究方法:发展规范理论和解释学说35

(二)立法立场:重视基本原则和规范技术36

(三)具体操作:强调规则效力和规范实效38

第三章 中国刑诉制度改革的变迁进路39

一、改革方略:从变法逻辑到试点改革39

(一)维拉经验:源自美国的刑事司法变革方法39

(二)变法逻辑: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历史路径41

(三)迈向试点: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逻辑转换44

二、转型进路:从制度移植到程序衍生48

(一)机理缘由&地缘缘由:辩诉协商在美国的源生49

(二)程序演进&制度移植:辩诉协商在西方的传播56

(三)我国刑事程序“简易化”之基本理路67

第四章 刑事侦查制度的法治化转型与完善74

一、人权国际化:侦查程序模式之趋势74

(一)历史梳理:国家形态变迁与侦查程序变革74

(二)当代趋势:人权理念攀升与侦查程序改良78

(三)本土语境:侦查程序法治化的现实困境81

(四)改良策略:侦查程序法治化的多元视角84

二、权力法治化:侦查权力关系之配置86

(一)法治国家侦查权力的原则与配置87

(二)我国侦查权力配置的痹症与困境92

(三)我国侦查权力配置的法治化进路96

三、知情权保障:侦查告知义务之设定97

(一)侦查程序中权利告知的制度机理97

(二)侦查程序中权利告知的法律效力99

(三)我国侦查权利告知体系的构筑与改良105

四、人格权保障:侦查讯问模式之转型109

(一)侦查讯问合法化的域外基准:口供任意性110

(二)侦查讯问模式的本土反思:现状与机理113

(三)侦查讯问模式的转型进路:规则与政策117

五、财产权保障:侦查扣押程序之重塑120

(一)我国刑事扣押程序:立法缺陷与现实困境121

(二)域外刑事扣押程序:基本构架与运行机理126

(三)我国刑事扣押程序的批判性重塑133

第五章 刑事检察制度的法治化转型与完善135

一、控辩平等化:检察官客观义务之设置135

(一)法理考论:检察官溯源中的角色定位135

(二)制度辨析:比较法视野中的检察官制137

(三)中国刑事控辩关系的现状及改良144

二、公诉合法化:公诉证据标准之诊断146

(一)公诉证据标准:一个亟待重视的理论域146

(二)域外公诉证据标准的解读:文本与实践147

(三)中国语境的思考:重构公诉证据标准?154

三、公诉精密化:检察量刑建议之原理159

(一)量刑建议的运行原理:法院与检察之维度162

(二)量刑建议的实践疑难:体制与机制之局限168

(三)中国式量刑建议制度的渐进改良173

第六章 刑事审判制度的法治化转型与完善179

一、救济诉讼化:审级救济机制之变革179

(一)如何纠错、如何洗冤:审级救济的制度意义179

(二)审级制度的纠错功能之预设:一个西方式神话181

(三)审级制度的纠错功能之实现:一个本土性透视189

(四)我国审级救济制度变迁的可能进路197

二、证明理性化:庭审定罪标准之调整211

(一)庭审证明标准:在防错与社会控制之间211

(二)证明标准与司法错误之关系:统计模型的分析213

(三)证明标准与司法错误之关系:诉讼类型的比较218

(四)通过证明标准的防错:基本视角与路径224

三、审判公开化:判决说理制度之架构228

(一)缘何说理:判决书说理的制度基础229

(二)谁在说理:判决书说理的主体考察233

(三)向谁说理:判决书梳理的受众解读236

(四)中国语境下的判决书说理制度改良237

四、判决民主化:判决意见公开之逻辑238

(一)判决意见公开的制度史:源起与发展239

(二)判决意见公开的背景考:分疏与融合245

(三)中国语境下的判决意见公开制度改良253

参考文献257

后记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