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在经验与制度之间 不正当竞争司法案例类型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在经验与制度之间 不正当竞争司法案例类型化研究
  • 谢晓尧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0869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反不正当竞争法-案例-分析-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在经验与制度之间 不正当竞争司法案例类型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立法目的的司法践行:以消费者保护为中心1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目的1

一、立法目的之确立1

二、立法目的在司法中的功能2

三、立法目的之尴尬境地5

第二节 围绕“消费者”保护的争议6

一、学术上的分歧6

二、立法上的不同做法6

三、分歧的原因8

四、我国立法中的“消费者”9

第三节 目的条款在司法中的运用13

一、间接保护受到普遍重视13

二、消费者直接保护的“春秋战国”15

三、司法的保守与作为:“法释〔2007〕2号文”之检讨17

四、进一步的思考:司法如何保护消费者20

第二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28

第一节 “经营者”之困28

一、立法的谜面29

二、司法中的不同做法32

三、简短的评析41

第二节 “竞争关系”的逻辑与经验42

一、望文生义,可怕的望文生义42

二、竞争关系的界定47

三、有待深入的问题:“竞争关系”对案件的影响53

第三节 不正当竞争案件的类推适用55

一、类推的机理55

二、示例式立法的漏洞填补:不正当竞争案件中类推为何重要56

三、不正当竞争案件中类推的运用57

四、类推适用与一般条款的关系67

第四节 在规范的丛林中:竞合,抑或想象竞合68

一、规范层面:竞合,抑或想象的竞合69

二、请求权层面:择一行使,抑或同时行使74

三、责任层面:在竞合与不竞合之间81

第三章 一般条款的司法实现83

第一节 一般条款的可诉性83

一、一般条款为何具有可诉性83

二、一般条款可诉性在司法中的运用87

三、从可诉性检讨我国一般条款的立法技术89

四、民事案由:一般条款可诉性的技术支持92

五、一般条款的适用条件94

第二节 一般条款案件的说理99

一、概述99

二、说理的路径:一般条款具体化104

三、说理的逻辑方法:法律论证的运用115

四、说理的“场景”:个案情节的构建119

第三节 拓展一般条款适用的可能:以不道德的促销为例124

一、滥用他人的同情心理和慈善心理促销124

二、干扰性促销125

三、低俗促销129

第四节 一般条款案件的司法类型131

一、概述131

二、适用一般条款的主要案件类型133

第四章 商业标识149

第一节 作为法益的商业标识149

一、问题的提出149

二、为何是法益151

三、法益如何保护157

四、进一步的思考:商业标识消极防御权的抗辩理由161

第二节 商标166

一、商标无论注册与否,知名就保护167

二、知名状态不以驰名为唯一条件168

三、对不同知名度的商标采取不同程度和范围的保护169

四、不同的知名度的商标救济方式不一致172

第三节 企业名称172

一、企业名称的知识产权属性172

二、企业名称的范围175

三、企业名称消极防御权的范围184

四、境外企业名称“傍名牌”问题187

第四节 域名189

一、域名的权利属性189

二、域名保护抑或商业标识在因特网上的保护198

第五节 人格符号:商业利用的初步实践205

一、概述205

二、当事人的金钱请求与法院的支持207

三、人格符号的财产属性209

四、人格符号商业价值之体现212

五、人格符号的保护模式216

第六节 一地鸡毛:“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218

一、难以领会的语言219

二、不可捉摸的边界226

三、难以预估的危害:以药品名称为例233

四、对策与建议239

第七节 其他识别性商业标识240

一、广告语240

二、作品标题、栏目名称、丛书题目、组合名称243

三、店铺风格、工作服装和道具式样244

四、楼盘名称244

第八节 不具有识别功能的商业标识248

一、关于质量标志248

二、代号、型号249

三、条形码250

四、标识方式对识别性的影响251

第五章 知识产权的冲突与协调252

第一节 现有规范的评述252

一、《关于解决商标与企业名称中若干问题的意见》252

二、最高人民法院对权利冲突的规定253

第二节 权利相容:权利冲突的逻辑起点258

一、权利为什么相容258

二、司法中为什么要考虑权利相容的逻辑优先性261

三、权利相容的考虑因素262

第三节 知名度在权利冲突中的地位270

一、权利冲突的前提270

二、权利冲突的时间判断标准273

三、知名度与权利的保护274

四、有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知名度的司法规则277

第四节 权利冲突的协调规则280

一、先占规则280

二、准则主义:法定权利优先281

三、权利层级化:权利的位阶与强弱283

四、知名性优先,有限相容:一种可能方案284

第五节 权利冲突外观下的侵权285

一、侵权构成的判断要素286

二、责任方式的适用295

第六章 误导303

第一节 概述303

一、误导与虚假宣传303

二、误导与欺诈305

三、误导与知识产权308

第二节 误导的判断311

一、面向社会公众的“表述”行为311

二、以相关受众为认知主体313

三、受众错误决策或错误决策的可能318

四、无须考虑主观过错与损害后果324

第三节 误导的类型325

一、按照陈述的主题划分325

二、按照陈述的方式划分329

三、按照陈述的性质划分330

四、几类特殊促销行为中的误导332

第七章 商业诋毁338

第一节 商业诋毁的本质338

一、司法中通常的观点338

二、在司法的直白中探寻真义343

第二节 商业诋毁的判断347

一、不公正之说法347

二、散布行为352

三、确定的指向性355

四、主观形态357

第三节 商业诋毁的几种类型358

一、律师函引发的商业诋毁358

二、比较广告中的商业诋毁361

三、自力救济中的商业诋毁365

四、媒体的商业诋毁369

第八章 商业秘密370

第一节 “未公开信息”如何保护产权370

一、商业秘密是一种所有权吗370

二、反思司法中的“权利规则”374

三、义务规则的切入:审视信息来源的道德合理性381

第二节 商业秘密的客观要件386

一、概述386

二、关于秘密性387

三、关于价值性和实用性391

四、关于新颖性392

第三节 保密措施:主观要件及其判断397

一、保密措施的地位与含义397

二、严格的约定主义:保密措施绝对化倾向之批判403

三、雇员保密义务对保密措施的影响406

四、进一步的思考:保密义务是附随义务吗410

第四节 客户名单的判断414

一、劳动努力415

二、客户信息的广度和深度415

三、客户关系的特定性417

四、客户的稳定性417

第五节 竞业禁止419

一、现有规定419

二、纠纷类型的司法认定421

三、竞业禁止案件的利益平衡425

附论:认真对待司法读本4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