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理论研究
  • 郑国玺,薛建平,叶长安著 著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
  • ISBN:978722008661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立场、观点、方法3

第一节 立场3

一、立场是多样性的统一3

二、不能把立场归结为某些具体形态7

三、立场问题主要属价值观问题9

第二节 观点19

一、观点是多样性的统一19

二、观点的种类21

三、观点问题主要属真理观问题23

第三节 方法36

一、方法是多样性的统一36

二、方法的种类39

三、方法问题主要属真理观问题40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4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44

一、什么是哲学立场45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4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54

一、什么是哲学观点54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5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56

一、什么是哲学方法56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58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6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63

一、何谓马克思主义的立场63

二、现阶段在立场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6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67

一、何谓马克思主义的观点68

二、现阶段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着力点6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73

一、何谓马克思主义的方法73

二、现阶段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着力点75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关系78

一、从哲学层面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78

二、从具体科学层面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有一定差别79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之间的关系81

第一节 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视角看82

一、立场、观点、方法是贯穿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核心内容82

二、马克思主义整个科学体系哲学层面的核心内容是唯物辩证84

三、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哲学层面的核心内容也是唯物辩证87

第二节 从马克思主义的属性视角看89

一、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的三重本质属性89

二、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的三重不同本质属性90

第三节 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视角看91

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91

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世界观93

三、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世界观转化而来的方法94

第四节 从立场、观点、方法之间的地位作用视角看95

一、相互联系,缺一不可96

二、双向互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97

三、立场居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99

第五节 从立场、观点、方法的整体性特征视角看101

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102

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辩证统一103

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辩证统一105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与几个相关命题的关系10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原理与立场、观点、方法的关系107

一、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科学内涵108

二、马克思主义原理与立场、观点、方法的联系和区别111

三、马克思主义原理通过其立场、观点、方法对实践发挥作用11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与立场、观点、方法的关系114

一、何谓马克思主义的本质114

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117

三、认真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就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11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特征与立场、观点、方法的关系121

一、何谓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特征121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特征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完全一致123

三、观察分析处理问题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下从整体上理解把握124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学风与立场、观点、方法的关系127

一、何谓马克思主义学风127

二、马克思主义学风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本质上完全一致131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学风与立场、观点、方法的关系事关革命、建设和改革成败133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理论的历史演进143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144

一、尚未明确、完整使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命题144

二、强调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观察处理问题145

三、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47

四、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148

五、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随实践发展,要坚决反对教条主义148

第二节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150

一、也未明确、完整使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命题150

二、坚决维护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151

三、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活的灵魂是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151

四、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和方法152

五、反对对马克思主义生搬硬套的“书呆子”152

第三节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155

一、明确完整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命题155

二、要求党员和干部要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观察处理问题156

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有机统一完整而准确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和实质159

四、提出立场、观点和方法命题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反对教条主义和中国革命斗争的需要160

五、给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赋予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科学内涵163

第四节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164

一、高度重视人民利益的立场、观点、方法观164

二、高度重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的立场、观点、方法观165

三、高度重视实践的立场、观点、方法观168

四、高度重视生产力发展的立场、观点、方法观171

五、高度重视认识和处理好各种复杂矛盾的立场、观点、方法观174

第五节 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178

一、唯物辩证的历史观180

二、求实创新的实践观182

三、执政为民的价值观183

四、与时俱进的发展观185

第六节 胡锦涛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186

一、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主张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187

二、在发展目的上,主张以人为本190

三、在发展方式上,主张科学发展192

四、在发展环境上,主张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195

第七节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理论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198

一、一脉相承198

二、与时俱进204

第七章 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着重把握其立场、观点、方法212

第一节 从我国几代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谆谆告诫的视角看212

一、毛泽东的谆谆告诫213

二、邓小平的谆谆告诫214

三、江泽民的谆谆告诫216

四、胡锦涛的谆谆告诫217

第二节 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的视角看219

一、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220

二、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21

三、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222

第三节 从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看223

一、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之本223

二、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根本、核心224

三、把握实质、根本、核心,才能学到根本,终身受益228

第四节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起作用特点的视角看230

一、要在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正确应用230

二、哲学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层面,为一切工作提供一般的指导原则和方法,不提供带操作性的具体原则和方法232

三、哲学作为精神客体需要通过内化为主体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才能对实际工作起作用234

四、哲学要通过一系列中介特别是具体科学这个中介,才能对实际工作发挥作用236

第八章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把握其立场、观点、方法238

第一节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加以领悟238

一、为何需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加以领悟238

二、怎样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加以领悟240

第二节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和其他有关原著加以领悟241

一、为何需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和其他有关原著加以领悟241

二、怎样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和其他有关原著加以领悟243

第三节 通过学习中外哲学史加以领悟247

一、为何需通过学习中外哲学史加以领悟247

二、怎样通过学习中外哲学史加以领悟248

第四节 通过从哲学层面认真总结自身实践的经验教训加以领悟250

一、为何需从哲学层面认真总结自身实践的经验教训加以领悟250

二、怎样从哲学层面认真总结自身实践的经验教训加以领悟252

第九章 怎样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处理问题254

第一节 要客观公正地观察、分析、处理问题254

一、为什么要客观公正地观察、分析、处理问题255

二、怎样客观公正地观察、分析、处理问题256

第二节 要全面重点地观察、分析、处理问题258

一、为什么要全面重点地观察、分析、处理问题258

二、怎样全面重点地观察、分析、处理问题259

第三节 要本质规律地观察、分析、处理问题261

一、为什么要本质规律地观察、分析、处理问题262

二、怎样本质规律地观察、分析、处理问题263

第十章 我国现阶段要着重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265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涵的立场、观点、方法26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26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的主要特征267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276

一、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基本内容277

二、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278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关系280

一、本质上完全一致280

二、具体内容上有发展281

三、是特殊和普遍、个别和一般的关系282

第四节 我国现阶段要着重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283

一、面临的时代课题不同283

二、回答解决时代课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也必须有所不同284

第五节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继续推向前进28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立场、观点、方法仍处于发展的过程中287

二、发展的前提是继续解放思想288

三、发展的基础是坚持实事求是290

四、发展的关键是不断与时俱进291

第十一章 澄清在立场、观点、方法问题上的几种主要认识误区293

第一节“坚持阶级分析的立场观点方法才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辨析293

一、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内容,并非全部内容294

二、必须客观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298

三、必须全面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条件下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307

第二节“人民大众的立场是对无产阶级立场的背离”辨析314

一、人民大众的立场与无产阶级立场本质上是一致的314

二、现阶段中国无产阶级的经济政治地位已有了显著变化324

三、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330

第三节“特色理论的观点是修正主义观点”辨析353

一、特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353

二、特色是普遍规律361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真正的社会主义368

第四节“改革开放就是搞资本主义的观点”辨析385

一、改革开放是当今的时代潮流386

二、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否则只有死路一条392

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相渗透,但居主导地位的因素不同400

第五节“发展生产力就是搞‘唯生产力论’的观点”辨析403

一、“唯生产力论”的本意403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改革开放为动力412

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永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416

主要参考文献4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