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潮起潮落 海协会海基会交流交往纪实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潮起潮落 海协会海基会交流交往纪实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0302227.jpg)
- 郑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九州出版社
- ISBN:751081857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77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489页
- 主题词:海峡两岸-友好往来-历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潮起潮落 海协会海基会交流交往纪实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三十八载峰回路转1
台湾问题缘何而来3
海峡坚冰第一次解冻8
“国军”飞官坠身台湾海峡,不接触也得接触19
接触升级:激动人心的“两航谈判”21
大陆渔民被害事件接二连三,两岸交往的正规管道呼之欲出26
第二章 两岸戴上了“白手套”39
台湾当局的“一条鞭”新体系41
两会相继成立,有人说海峡两岸的官员从此有了握手的“白手套”45
视读书为生活的海协会会长汪道涵55
海基会成立内幕58
“莆田车祸事件”、“三保警事件”:海基会出师告捷68
海基会首次正式访京72
“鹰王号事件”、“闽狮渔事件”,有人作梗,海基会这次就没那么顺利了78
第三章 狮城“汪辜会谈”83
两会开始接触,“一个中国”问题达成共识85
汪道涵发邀请,连接两会层峰之路并不平坦88
在最后的时刻,唐山钢铁公司的一名采购员和河北省丰润县的一名农民,也制造了一点小小的麻烦97
唐树备、邱进益北京最后的磋商100
李光耀做东,汪道涵、辜振甫握手新加坡103
民进党搅局闹剧134
“江八点”发表,拥护统一的人们受到极大振奋139
二次“汪辜会谈”,似乎指日可待142
第四章 李登辉渐露“台独”真面目149
刚从蒋经国手里接棒的李登辉,如何大谈自己的“统一观”151
“统独观”走向模糊化154
李登辉现形记160
“大陆政策白皮书”170
李登辉怎样把台湾引向“独立”172
李登辉其人174
第五章 李登辉访美两会交往急刹车181
李登辉踏上美利坚国土,他得意极了183
“出人意料”的新华社公告186
李登辉的“搭档”也不认同李登辉192
中国人民解放军连串导弹、火炮射击演习194
演习升级,江泽民主席亲临演兵场195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战区三军联合作战演习登场198
弹着点逼近台湾岛199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空军“出击”,诸兵种协同作战演习声振太平洋201
声势浩大的南京战区台湾海峡三军联合作战演习203
美国人紧张了207
日本人更睡不着觉216
两会交流紧急刹车,二次“汪辜会谈”不知何日219
台湾当局慌了手脚221
恢复“汪辜会谈”的条件:回归“一个中国”223
第六章 沉重的代价227
历史的法则与继续走向深渊的李登辉229
雍正皇帝的“戒急用忍”被用到了两岸关系上232
面对新月形包围圈,李登辉竟还想打金融危机牌235
台湾终于也感冒了238
印度尼西亚暴徒也给了李登辉当头一棒240
索罗斯没有忘记台湾243
“戒急用忍”遭唾骂,连与李登辉关系大不一般的张荣发,也忍受不了243
“三通”,挡不住的诱惑248
李登辉先生出访窘态250
“不可能的事务”本来就不可能的253
“双边外交”也走进死胡同254
美国政府也有了个公开的“三不政策”,256
这个“三不政策”让台湾一些人坐立不安256
台军参谋总长拉响海峡军事警报263
“国民党在1949年丢掉了在大陆的首都南京,1994年丢掉了在台湾的‘首都’台北。”有人在问:这意味着它将整个丢掉台湾?269
“李登辉情节”的淡化274
政治侦防:穷途末路的李登辉竟耍起了法西斯的勾当276
第七章 何去何从281
台湾当局被迫选择“改弦更张”283
民进党选择了“务实”,彭明敏负气出走,组织起极端的“建国党”287
民进党主席提出与国民党合组“台湾党”290
新党有人“脱线”,但只是一场插曲而已291
台湾人民反对“台独”,主张两岸接触、谈判293
殊途同归,选择的必然293
第八章 十一个月零七天295
1997年9月1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传出及早重开政治谈判的呼吁297
11月7日,针对海协会邀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焦仁和到厦门参加研讨会,海基会提出派辜振甫到大陆访问反建议300
11月12日,海协会表示欢迎,台湾当局却又退缩了301
焦点问题:政治谈判还是事务谈判?302
1998新年之际,台湾当局高层人物频频放话303
2月4日,焦仁和突然被免职,海外新闻媒体说这里有文章304
2月24日至4月13日,“热闹非凡”的“两会”信函大交流306
4月22日,海基会副秘书长詹志宏到达北京308
4月29日,辜振甫就首次“汪辜会谈”五周年发表谈话310
7月22日,“陆委会”主委张京育提出政治谈判“新思维”:什么都是政治议题了311
7月29日:林滴娟命案,又是惊人相似的一幕312
1998年9月22日:“不先生”许惠祐北京探路,这次倒没有说太多的“不!”317
11个月零7天的运作,既漫长又不漫长318
第九章 辜振甫何许人也319
台湾头衔最多的男人321
“红顶商人”322
辜振甫与“育青肠”327
能言善辩,长于交际328
辜振甫说自己曾在《青岛日报》上发表过两篇小说329
老当益壮,晚年的辜振甫当上了海基会董事长331
第十章 相逢时刻在逼近333
台湾当局强调辜振甫赴大陆是“参访”335
民进党想挤进去338
新党要求谈“三通”341
台湾民众的想法342
参访名单里的神秘人物,有民进党背景的康宁祥343
台军正式演习在最后一刻被取消,据说是为体现诚意345
台湾当局加紧有关“汪辜会晤”的宣传部署,349
“汪辜会晤与两岸关系”说帖上了因特网349
第十一章 上海,辜振甫大陆之行的第一站351
辜振甫53年后重回大陆353
10月14日下午15点42分:下了东航班机,登上“凯迪拉克”358
10月14日下午16点30分:辜振甫举行首场记者招待会359
10月14日下午17点34分:汪道涵、辜振甫会面和平饭店和平厅,未必是个巧合361
台后记者招待会:唐树备、许惠祐各说各话368
10月15日:浦东新区、上海证券交易所、东方明珠电视塔……辜振甫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上海372
严倬云凭吊宋氏墓地,唯对宋庆龄墓视而不见378
10月15日下午16点15分:言犹未尽,汪道涵、辜振甫22小时19分钟内新锦江大酒店再次会面,终于达成“四点共识”381
晚上:京剧折子戏,据说戏里还有戏385
10月16日:豫园,辜振甫题字抒怀387
10月16日下午13点,辜振甫离开上海388
第十二章 北京,戏剧性的参访391
10月16日下午14点50分,辜振甫抵达北京393
10月17日,香山碧云寺、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辜振甫夫妇过了个轻松愉快的白天396
10月17日晚,陈云林会见辜振甫一行400
还有宴会加京剧,内容异常丰富的一天才算过去402
10月18日上午9点,钱其琛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身份会见辜振甫403
唐、许记者招待会,场面“火爆”406
10月18日下午15点,江泽民礼节性地会见辜振甫408
辜振甫记者招待会:有人问辜振甫与江泽民谈话的细节,辜振甫神秘地回答,谈到细节问题,我不能说江先生怎么讲,我怎么回答,因为这样子下次江先生可能就不见我了410
收场后的收场,海外新闻媒体说许惠祐在大泼冷水415
10月19日上午10点35分,辜振甫一行飞东京416
第十三章 台湾各界说参访421
民众多认为大陆对台“蛮友善”423
当局说两面话423
民进党认为辜振甫大陆之行“及格”426
新党竞选办公室总经理给辜振甫一行打49分427
新闻媒体各有说法428
参访团成员谈参访430
第十四章 不和谐的变奏435
“10·28”劫机事件:劫机嫌犯袁斌夫妇给台湾当局找了个不大不小的麻烦437
美国“灭火”,日本“消毒”,都是紧急任务442
大出访,夫人也派上了用场444
俄罗斯狂人日里诺夫斯基访台,李登辉亲自会见445
参谋总长唐飞10月美国之行,加入TMD另有所图450
汤加“断交”,刚果“驱团”,台湾当局声称要继续拓展“国际生存空间”451
与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建交”,多少也是个安慰452
第十五章 李登辉来大陆之谜455
李登辉到过大陆吗457
当上“总统”后,李登辉早就放话要“回大陆”458
见面环境:“总统”身份加“国际场合”459
“总统就职”演说:“和平之旅”出笼460
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台湾领导人应以适当身份来大陆访问460
“新台湾人主义”:李记大陆政策的“新变化”461
李登辉“访陆说”后话464
第十六章 汪道涵回访467
辜振甫邀请汪道涵12月访台,看看台湾的“三合一选举”469
海协会表态:不想只是去看看469
回到台湾的辜振甫又改口说:“明年3月份是恰当的时机”470
后来,时间成了猜测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