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设计色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设计色彩](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3808814.jpg)
- 单汝忠,钱芳兵主编;姜楠,邓晓新,赵一,陈帅佐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978751700042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54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161页
- 主题词:色彩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设计色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部分2
第1章 导论2
1.1 设计色彩的基本范畴2
1.2 设计色彩的发展与演变2
1.3 设计色彩的学习方法5
1.3.1 设计色彩表现能力培养5
1.3.2 创意思维能力培养7
1.3.3 审美评鉴能力培养12
1.4 思考与练习14
第2章 设计色彩的基本原理与体系15
2.1 色彩的基本因素15
2.1.1 光源色15
2.1.2 物体固有色16
2.2 色彩的三原色16
2.3 色彩的补色17
2.4 色彩的错觉17
2.5 设计色彩三要素21
2.5.1 设计色彩的色相21
2.5.2 设计色彩的纯度22
2.5.3 设计色彩的明度22
2.6 色调与色彩的表示方法25
2.6.1 色彩的色调25
2.6.2 色彩的配色25
2.6.3 色彩的表色系方式26
2.7 色彩的心理与情感32
2.7.1 色彩的联想与象征32
2.7.2 色彩的心理感觉34
2.7.3 色彩的情感效果37
2.8 思考与练习38
第二部分 技能训练部分40
第3章 设计色彩的基本语言训练40
3.1 构图语言40
3.1.1 构图及经营41
3.1.2 比例与尺度43
3.1.3 对比与均衡44
3.2 设计色彩写生的观察方法48
3.2.1 写生色彩48
3.2.2 设计色彩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50
3.3 设计色彩写生的表现形式51
3.4 典型实例分析54
3.5 思考与练习58
第三部分 创意设计部分60
第4章 设计色彩的创意思维训练60
4.1 发散思维方式60
4.2 逆向思维方式62
4.3 分析与变形64
4.4 意象与联想67
4.5 设计色彩的创意形式70
4.5.1 色彩平面创意形式70
4.5.2 立体创意形式73
4.5.3 添加创意形式77
4.5.4 设计色彩的夸张创意78
4.5.5 色与形的分解重组81
4.6 典型实例分析82
4.7 思考与练习90
第四部分 欣赏品鉴部分92
第5章 优秀作品欣赏92
5.1 中国优秀色彩作品欣赏92
5.1.1 吴冠中作品欣赏92
5.1.2 赵无极作品欣赏96
5.1.3 朱德群色彩作品欣赏97
5.2 外国优秀色彩作品欣赏100
5.2.1 毕加索色彩作品欣赏101
5.2.2 康定斯基作品欣赏102
5.2.3 蒙德里安作品欣赏103
5.2.4 米罗Joan Miró作品欣赏104
5.3 设计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106
5.3.1 招贴设计作品欣赏107
5.3.2 包装设计作品欣赏109
5.3.3 产品设计作品欣赏114
5.3.4 室内设计作品欣赏116
5.3.5 服装设计作品欣赏117
5.3.6 交通工具作品欣赏119
5.4 思考与练习120
第五部分 实训练习部分122
第6章 设计色彩实训122
6.1 课题一:色彩的客观性归纳表现122
6.1.1 相关作品实例122
6.1.2 实训要求和训练目的127
6.1.3 实训内容128
6.1.4 实训小结128
6.1.5 课业外延128
6.2 课题二:色彩的立体与混合技法表现129
6.2.1 相关作品实例130
6.2.2 实训要求和训练目的134
6.2.3 实训内容134
6.2.4 实训小结134
6.2.5 课业外延135
6.3 课题三:色彩的肌理与材质表现136
6.3.1 相关作品实例136
6.3.2 实训要求和训练目的142
6.3.3 实训内容142
6.3.4 实训小结143
6.3.5 课堂外延143
6.4 课题四:色彩的情感与联想145
6.4.1 相关作品实例145
6.4.2 实训要求和训练目的151
6.4.3 实训内容151
6.4.4 实训小结152
6.4.5 课业外延152
参考文献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