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力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府行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三力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府行为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3827675.jpg)
- 徐育才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33557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4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159页
- 主题词:国家干预-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三力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府行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本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含义1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含义2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管理行为3
(四)本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3
二、文献综述4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文献综述4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管理行为的相关研究7
三、研究方法9
(一)比较分析法9
(二)实证研究法10
(三)文献分析法10
四、本书的分析架构10
五、本书的创新点12
第二章 政府管理行为的现实依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背景、现状、问题及其历史成因15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15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背景分析19
(一)历史背景19
(二)现实背景21
(三)特殊背景23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透视23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29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因33
(一)存在大量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33
(二)农业自身的弱点34
(三)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需要34
(四)农村的第二次改革35
(五)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相对下降36
(六)其他原因36
第三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37
一、迁徙转移模式37
二、内部转移模式40
三、“二次转移”模式43
四、结构转移模式45
第四章 政府管理行为的理论依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元阐释47
一、制度伦理理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的切入途径47
二、国外相关理论引鉴49
(一)二元结构发展模型49
(二)劳动剩余发展理论50
(三)城乡劳动力转移决策理论51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理论52
(五)“推拉”理论53
三、国内相关学术观点分析54
(一)国内研究理论根据54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制约研究55
(三)区域经济收入差距研究55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影响研究56
(五)本土化的推拉研究56
第五章 比较分析:国外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管理行为58
一、英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58
(一)工业革命59
(二)圈地运动60
(三)制定法律61
(四)向国外移民62
(五)发展交通63
二、美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63
(一)工业革命63
(二)交通革命64
(三)农业现代化65
(四)政府采取干预政策65
(五)第三产业的兴起66
(六)政府福利制度、劳工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66
三、日本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采取的措施67
(一)大力发展工业67
(二)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68
(三)兼业性的转移方式68
(四)政府采取积极的劳动力诱导政策69
四、拉美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70
五、国外政府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73
(一)市场和政府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股力量73
(二)政府力量在“赶超型国家”中的重要地位73
(三)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74
第六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作用及其局限性76
一、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及其成就76
(一)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角色定位76
(二)政府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取得的成就78
二、从“民工荒”看目前政府角色定位的局限性81
(一)从“民工潮”到“民工荒”81
(二)政府责任缺失的表现85
三、政府责任缺失的原因91
(一)制度设计的伦理缺失91
(二)城市政府实施歧视性就业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92
(三)我国的发展战略决定政府的制度设计94
第七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三力模式”分析96
一、从“推拉理论”到“三力模式”96
二、“三力模式”内容99
(一)拉力99
(二)能力100
(三)推力101
三、政府在“三力模式”中的政策缺位104
(一)政府在“拉力”中的政策缺位104
(二)政府在“能力”中的政策缺位106
(三)政府在“推力”中的政策缺位106
第八章 政府在“三力模式”中的政策选择109
一、政府在“拉力”方面的政策选择109
(一)加快乡镇企业“二次创业”109
(二)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111
(三)积极发展中介组织113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15
(五)大力发展民营经济117
二、政府在“能力”方面的政策选择117
(一)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118
(二)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工人118
(三)支持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125
(四)引导企业善待农民工,提升企业的“软实力”126
三、政府在“推力”方面的政策选择126
(一)组织、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128
(二)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129
(三)推进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30
(四)继续推进以户籍制度为形式的一系列制度的改革134
结语137
参考文献139
后记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