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3828221.jpg)
- 杨生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城出版社
- ISBN:978751550024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政治思想-研究-中国-战国时代~秦汉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商鞅变法与秦治国的指导思想2
第一节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2
一、春秋时期重民轻天思想的发展2
二、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改革4
第二节 商鞅变法与秦国指导思想的确立8
一、卫鞅变法与变法的内容8
二、商鞅变法与秦国的指导思想11
第三节 秦继续改革与先易后难、远交近攻的策略思想14
一、先易后难策略思想的出现与作用14
二、远交近攻策略思想的出现与作用17
第四节 秦统一前后学术思想政策的演变23
一、吕不韦当政时期秦学术思想的变化23
二、秦始皇统一各国的条件与意义25
三、秦朝速亡的学术思想原因考察27
第五节 法家学说的发展、蜕变及其历史命运36
一、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出现与发展36
二、战国中期以后法家思想的蜕变41
三、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历史使命51
第二章 西汉初期的学术与治国思想60
第一节 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的出现60
一、汉初刘邦对治国人才与思想的寻求60
二、无为而治思想的提出与推行全国65
第二节 文景时的无为而治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69
一、令民铸铁、开矿,促进工商业发展70
二、减轻徭役、田租,发展农业生产72
第三节 以法治国、恢复发展道德与学派文化75
一、废除秦暴政苛法内容概述75
二、汉初以法治国的历史特点78
三、重视道德建设、关心民众疾苦81
四、初步恢复与发展学派文化86
第四节 汉初学术思想政策中应探讨的两个问题89
一、道家思想在汉王统一国家过程中的作用89
二、文景时期其他学派的作用与影响93
第五节 从无为而治治国到“仁政”的实现98
第三章 汉武帝时期学术与治国思想的演变102
第一节 罢黜百家与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时间考102
一、“罢黜百家”始于何时考102
二、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时间考105
三、公孙弘举贤良对策时间考109
结语112
第二节 汉武帝尊儒术、重法治与悉延百端之学113
一、尊儒术114
二、重法治122
三、悉延(引)百端之学128
四、武帝在思想文化上的失误134
第三节 汉武帝搜求遗书与倡导诗、赋的贡献140
一、搜求、收藏遗书对思想、文化的贡献140
二、乐府歌诗与汉赋的发展144
第四节 论武帝“悉延百端之学”与董仲舒的区别152
一、汉武帝与董仲舒对法家态度的区别153
二、“灭息”百家学说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吗?156
三、结语161
第四章 董仲舒的神学思想与思维模式新探164
第一节 董仲舒的神学思想与对匈奴的态度164
一、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中的神学思想164
二、《汉书·仲舒传》夸大董仲舒功绩的事例考167
三、董仲舒有“有王佐之材”吗?171
第二节 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与巫术的关系173
一、董仲舒“天人感应”说与巫术文化173
二、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内容与遭遇176
三、关于天人感应说的评价问题180
第三节 董仲舒的天人关系、阴阳五行说与“原始思维”183
一、董仲舒对天人关系与天人感应的论证184
二、阴阳五行与天人感应188
三、应注意不同思维方式、方法的作用不同192
第四节 董仲舒的历史观与天人感应说194
一、董仲舒的历史观194
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与社会前进的动力196
三、天人感应说在武、昭、宣时期的遭遇197
四、方士与董仲舒神学思想的异同199
第五章 元、成时期治国思想的变化与西汉的衰亡204
第一节 宣帝时“霸王道杂之”与“纯任德教”之争204
一、“霸王道杂之”与“纯任德教”之争的内涵204
二、汉元帝“纯任德教”的社会后果210
第二节 外戚王氏专权与王莽篡汉立新216
一、外戚王氏专权打击正直朝臣事例考217
二、王莽专权与篡权立新221
第六章 西汉后期谶纬的发展及其在东汉的兴衰230
第一节 西汉后期谶纬神学的内容与出现230
第二节 谶纬神学在政治上的作用与后果234
第三节 反对谶纬的意见与谶纬的衰败246
附录论汉武帝是否独尊儒术——也谈思想方法问题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