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追寻稳健宪政 民国法律家张耀曾的法政世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追寻稳健宪政 民国法律家张耀曾的法政世界
  • 董彦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0486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张耀曾(1885~1938)-人物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追寻稳健宪政 民国法律家张耀曾的法政世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语1

第一章 留日习法7

第一节 清末的“新青年”7

一、儒学少年7

二、由旧而新:就读北京第一所新式学校9

三、“修律元年”的京师大学堂11

四、在京师大学堂13

五、拒俄风潮: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学生运动17

六、再次趋新:留日的筹划19

第二节 东京的法科留学生21

一、在东京一高:公派留学生的使命21

二、留日学生总况24

三、同盟会里的稳健派26

四、“取缔规则事件”:一次激进与温和的对垒28

五、从《云南》杂志看张耀曾的中间立场31

六、受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科38

本章小结43

第二章 议院立法45

第一节 参议院参议员45

一、在南京:共和政权的首批议员45

二、观察《临时约法》的三条线索57

三、《临时约法》的制宪权审视61

四、审查“弹劾吕志伊违法案”67

五、在北京:参议院法制委员会委员长69

六、议员张耀曾与总统袁世凯对话内阁模式75

七、政党政治的展开:要不要以宪政模式思考同盟会78

八、同盟会如何适应政党竞争的需求82

九、在政党竞争的思路下打造国民党84

第二节 国会议员与“天坛宪草”主要起草人88

一、第一届国会议员88

二、宋教仁案的宪政影响与宪政隐喻91

三、威权与政治风波激荡下的国会命运94

四、国会的解散与议员的逃遁100

五、“天坛宪草”的缔造者104

六、“天坛宪草”的制宪权之争107

七、起草“天坛宪草”113

本章小结145

第三章 司法总长147

第一节 出任司法总长147

一、护国战争前后:非战主义者为什么介入战争?147

二、出掌司法部155

三、张耀曾之前的历届司法总长及其主张160

四、司法的乐观面与悲观面166

第二节 召集司法会议176

一、法界的第二次大集结176

二、如何向民众传授法律知识?181

三、“县知事兼理司法”的理论与制度缘起183

四、张耀曾推动改变“县知事兼理司法”制度184

五、改良全国监狱190

第三节 许世英案始末194

一、杨绛女士误读许世英案194

二、在宋教仁案与江苏司法改革的交织中:1913年许世英与杨荫杭的冲突198

三、“二次革命”中的许世英与杨荫杭202

四、1917年,杨荫杭拘传许世英204

五、两种法治观:张耀曾对杨荫杭的惩戒与杨荫杭的申辩205

第四节 政学会首领211

一、欧事研究会与民宪党:政学会的两个渊源211

二、孙中山的大党整合主义与政学会的成立216

三、引领政学会223

四、对德宣战与司法总长张耀曾的辞职225

五、孙中山为什么“护法”?228

六、从再次任教北大,到参与护法运动232

本章小结240

第四章 讨论法权241

第一节 军阀年代的宪政主义者241

一、在联省自治运动中241

二、发起“中华联治党”245

三、以华盛顿会议制约日本247

四、第二次出掌司法部250

第二节 法权讨论委员会委员长254

一、出掌法权讨论委员会254

二、重组政学会260

三、第三次出掌司法部,修改清帝逊位条件263

本章小结268

第五章 上海律师269

第一节 以律师为业269

一、张耀曾律师事务所269

二、董康侄子的离婚案275

三、宝山路惨案中为警察辩护277

四、为新疆省主席金树仁做刑事辩护282

五、在“七君子案”中营救沈钧儒294

六、在上海从事法学教育302

第二节 抗战中的宪政坚持306

一、求宪政:抗战中的第三种声音306

二、国难救济会308

三、“内抗专政”310

四、“外抵日寇”315

五、创办《国难半月刊》319

六、国难会议322

七、与黄郛合组新中国建设学会331

八、出任国防参议会参议员338

本章小结341

第六章 学思之获342

第一节 人文思考342

一、两代人的家国与个体观念:梁济和张耀曾的比较342

二、思考宇宙、社会与人生348

第二节 法政理念355

一、法律理念355

二、政治理念360

本章小结369

结语370

参考文献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