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文论谭 第1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邓正兵主编;邓正兵,孙志军,吴艳等编辑委员会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出版社
- ISBN:754304637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人文科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文论谭 第1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早期戏曲的艺术范式——张协状元》&虞江芙1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青春文化载体——青春版《牡丹亭》的现代创造与探索&王雯10
看《徽州女人》谈地方戏曲改革&吕幼安17
《红楼梦》与《百年孤独》的预言和对称型结构比较&吴祖明21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的新式商人&谢丹26
《白鹿原》抒写的文化终结&索晓海34
在小说与电影的对接中重新解读——《色·戒》的改编刍议&冯岭37
试论方方新世纪小说的话语转型意义&肖敏41
叙事聚焦:《叠纸鹞的三种方法》和《人到中年》的比较分析&苏文清47
论亚里士多德与柳宗元对人的心灵能力划分之异同&钱敏52
扬弃悲哀 诗可以乐——宋人的乐易精神与宋诗情感基调的转变&熊海英58
武汉市方言栏目剧的叙事策略及其受众心理分析&张贞65
寻根文学的寻根之旅&吴矛69
中国传统美学艺术家“人品”理论的现代意义&万志海73
明代唐宋派对曾巩的推尊&喻进芳80
反思、建构与尴尬——梁实秋的学院派批评理论解析&彭松乔87
文学批评的学术品格&吴艳94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三个阶段&庄桂成97
简论源出《左传》之成语&黄觉弘104
春秋筮例中的心理指向&程习勤111
先秦复合词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的关系&钟力明117
词语“莫须有”辨释&罗庆云125
汉语四字格成语名词作状语现象考察——以《中国成语大辞典》为例&王金芳 项凯129
从逻辑实证主义看名称的涵义与指称&吴新民136
“词类活用”解释再认识&夏凤梅142
使动“自名”中“名”的理解及其三种类型——从乐府诗《焦仲卿妻》“自名秦罗敷”等文释义谈起&晏鸿鸣149
《水浒全传》被动句的语义、语用研究&曾丹156
论感性诉求电视广告创意中情感场的营造&陆劲164
广告图像创作和认知的文化语境限制&刘祖斌 杨柳170
中国广告业如何应对“零代理”的挑战& 阮卫174
天翼品牌校园营销策略及推广调查分析——以江汉大学校园市场调查为例&吴光恒180
浅谈房地产人员的销售技巧&李峰186
个人网上交易活动的传播特性及发展趋势浅析&晏辉194
从文化差异视角看中西动画跨文化传播&余丽蓉199
跨文化新闻话语的意识形态表征&周平 罗雯205
浅析武汉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以文化资源为视角&刘贵华 池红才211
电影衍生产品消费原因探析&石淼215
创意产业的渠道挖掘分析& 曾添219
《潜江旧闻录》标点疑误举例&宋传银225
《癸卯学制》与科举制的革废&唐燕229
民国时期的职业外交官与“学人外交官”之比较——以顾维钧和胡适为例&邓正兵 李兰婷234
民国中期汉口商会权力、地位的变化与市政角色的转变&方秋梅243
冯友兰“民初”与“民初人”思想概念榷诂&张克兰249
希特勒上台后与德国军官团的关系及其影响&涂永峰253
试析后冷战时代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演变&任丽芳260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的科技知识及其“科技传教”策略&靳翠萍265
论农地征收程序中农民的参与权&吴莹275
论基于高校传统人文教育的汉语古籍文献数字化导读系统开发&盛莉281
现代汉语语汇双向教学实验探微&周筱娟287
体验与观念:谈文学概论课教学中的一种新思路&吴晓红293
外国文学史多媒体教学探索与思考&李云峰297
开设一门学语文的课程如何?&张西安302
从语体角度看中小学作文评语的偏误及应对策略&鲁红艳308
广告学专业“项目实训”培养模式初探&张海源315
试论高校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本科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构建&程洪 石淼319
世界近代史教学的新审视&唐庆324
历史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初探&揭光虹331
农村中学历史课程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罗飞霞336
浅析教育辅导类读物试卷化的危害&徐慧萍342
构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结构&汤媛玲345
高校班级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陈顺献349
“以人为本”与高校学生工作&王耀 王艳梅355
对大学生网络媒介依赖的思考&燕荣晖359
论学生社团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杨荣耀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