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质学基础 上 物探系各专业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质学基础 上 物探系各专业用
  • 叶俊林,李明敏,谢德凡合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地质学院教材科
  • ISBN: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137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质学基础 上 物探系各专业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篇 地质学导论5

第一章 地球的概况5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5

第二节 地球的表面特征7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7

二、地球表面的基本轮廓8

三、大陆表面的形态10

四、海洋底的形态10

第三节 地球的结构13

一、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13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6

第四节 地球的物理性质21

一、地球的密度22

二、地球的重力22

三、地球内部的压力23

四、地球的磁性24

五、地球的电性26

六、地球的放射性26

七、地热27

第二章 地壳30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30

一、地壳的平均化学成分30

二、矿物31

三、岩石32

第二节 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33

一、大陆地壳34

二、大洋地壳36

三、陆壳与洋壳的分界线36

第三节 地壳的均衡现象37

第四节 地壳的地质年代38

一、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38

二、地质时代单位和地层单位39

三、同位素地质年龄的确定39

四、地质年代表41

第五节 促进地壳演化的地质作用41

一、地质作用的概念41

二、外力地质作用41

三、内力地质作用42

四、地质作用分类表43

第三章 风化作用44

第一节 风化作用的概念44

第二节 物理风化作用44

一、温差风化44

二、冰劈作用45

三、其它物理风化现象45

四、物理风化作用的产物46

第三节 化学风化作用46

一、溶解作用46

二、水解作用47

三、水化作用47

四、氧化作用47

第四节 生物风化作用48

一、生物的机械风化作用48

二、生物的化学风化作用48

三、土壤的形成48

第五节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49

一、气候条件的影响49

二、地形条件的影响49

三、岩石成分和结构构造的影响50

第六节 风化壳及其研究意义51

一、风化壳的概念51

二、风化壳的类型52

三、古风化壳52

第四章 地面流水地质作用54

第一节 概述54

一、地面流水的类型54

二、流水的动能54

三、对流水地质作用的分析54

第二节 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55

一、坡流的地质作用55

二、洪流的地质作用56

三、泥石流的地质作用58

第三节 河水运动的特征59

一、河谷的概念59

二、河床水流的特点59

第四节 河流的侵蚀作用61

一、河流的下蚀作用61

二、河流的侧蚀作用64

第五节 河流的搬运作用66

一、河水搬运物的来源66

二、搬运作用的方式66

三、机械搬运的特征67

四、河流的搬运量67

第六节 河流的沉积作用68

一、河流沉积作用的基本特征68

二、河流各地段的沉积作用69

第七节 地壳运动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73

一、河流阶地的形成73

二、侵蚀旋迥的概念75

第五章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77

第一节 地下水的基本知识77

一、地下水的来源77

二、地下水的赋存状况77

三、各类地下水的主要特征80

四、地下水的运动84

五、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85

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87

一、地下水的潜蚀作用87

二、地下水的搬运作用93

三、地下水的沉积作用93

第六章 海洋的地质作用95

第一节 海洋的一般知识95

一、海水的化学成分95

二、海水的物理特性97

三、海水的运动98

第二节 海水的剥蚀作用101

一、波浪和潮汐对海岸的塑造101

二、海水的溶蚀作用及生物的蛀蚀作用103

三、浊流的侵蚀作用103

第三节 海水的搬运作用103

一、波浪的搬运作用103

二、潮流的搬运作用104

三、洋流的搬运作用104

四、浊流的搬运作用104

第四节 海洋的沉积作用104

一、海洋沉积物的来源105

二、海岸带的沉积作用105

三、浅海区的沉积作用108

四、半深海区及深海区的沉积作用112

第七章 其它外力地质作用115

第一节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115

一、概述115

二、干旱气候区湖泊的沉积作用115

三、潮湿气候区湖泊的沉积作用117

四、沼泽的沉积作用118

第二节 冰川的地质作用119

一、概述119

二、冰川的剥蚀作用120

三、冰川的搬运作用121

四、冰川的沉积作用122

第三节 风的地质作用123

一、风的剥蚀作用123

二、风的搬运作用的特点126

三、风的沉积作用127

第八章 岩浆作用129

第一节 岩浆的一般性质129

第二节 火山作用129

一、火山喷发现象129

二、火山的喷出物130

三、火山喷发的方式133

四、火山岩的产状133

五、世界火山活动的规律性135

第三节 岩浆侵入作用136

一、侵入作用概述136

二、侵入体的产状137

第四节 岩浆的起源和演化139

一、岩浆的起源139

二、岩浆的演化140

第九章 地震作用142

第一节 地震的一般特征142

一、地震现象142

二、地震的基本参数143

三、地震的成因类型145

第二节 地震地质作用147

一、发震前地震地质表现147

二、发霞后地震地质表现147

第三节 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性149

一、世界地震带的划分149

二、我国的主要地震活动带151

第十章 地壳运动153

第一节 现代地壳运动的表现153

第二节 地质历史时期中地壳运动的表现155

一、地壳升降运动的主要标志155

二、地壳水平运动的主要标志156

第三节 地壳运动的基本规律158

一、地壳运动的基本特征158

二、现代地壳运动的空间分布规律158

第四节 全球构造的学说160

一、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161

二、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165

三、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问题170

第十一章 变质作用173

一、变质作用的概念173

二、变质作用的类型173

三、区域变质的作用规律性175

第二篇 矿物学178

第十三章 矿物通论178

第一节 矿物的概念178

第二节 晶体和非晶质体的基本概念179

一、晶体的基本概念179

二、非晶质体的基本概念185

第三节 矿物的化学成分及结晶构造186

一、矿物的化学成分186

二、矿物中的化学键及晶格类型188

三、矿物化学成分的变化189

四、矿物的化学式193

第四节 矿物的形态194

一、矿物单体的形态194

二、矿物集合体的形态199

第五节 矿物的物理性质202

一、矿物的光学性质202

二、矿物的力学性质205

三、矿物的磁性209

四、矿物的电性210

五、矿物的放射性210

六、矿物的其它性质211

第十四章 矿物各论212

第一节 自然元素212

第二节 硫化物214

第三节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219

一、氧化物219

二、氢氧化物224

第四节 含氧盐类226

一、硅酸盐类226

二、磷酸盐类241

三、钨酸盐类242

四、硫酸盐类243

五、碳酸盐类244

第五节 卤化物248

第三篇 岩石学249

第十五章 岩浆岩249

第一节 岩浆岩的基本特征249

一、岩浆岩的概念249

二、岩浆岩的化学成分249

三、岩浆岩的矿物成分250

四、岩浆岩的结构253

五、岩浆岩的构造259

第二节 岩浆岩的分类261

一、分类依据261

二、分类简表263

第三节 超基性岩的主要岩石类型和特征263

一、超基性侵入岩263

二、超基性喷出岩267

第四节 基性岩的主要岩石类型和特征268

一、基性侵入岩268

二、基性喷出岩271

第五节 中性岩的主要岩石类型和特征273

一、中性侵入岩275

二、中性喷出岩280

第六节 酸性岩的主要岩石类型和特征284

一、酸性侵入岩284

二、酸性喷出岩287

第七节 脉岩289

一、煌斑岩类289

二、细晶岩类290

三、伟晶岩类291

第八节 岩浆岩相带的划分293

一、侵入岩的岩相划分293

二、火山岩的岩相划分295

第十六章 沉积岩297

第一节 沉积岩的基本特征297

一、沉积岩的概念297

二、沉积岩的形成过程299

三、沉积岩的构造和颜色312

第二节 沉积岩的分类321

第三节 火山碎屑岩类323

一、一般特征323

二、火山碎屑岩的物质成分323

三、火山碎屑岩的结构构造324

四、火山碎屑岩的类型324

第四节 陆源碎屑岩类325

一、一般特征325

二、碎屑岩的物质成分326

三、碎屑岩的结构327

四、碎屑岩的类型328

第五节 粘土岩类332

一、粘土岩的物质成分332

二、粘土岩的结构332

三、粘土岩的构造333

四、粘土岩的特征333

五、粘土岩的主要类型334

第六节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335

一、碳酸盐岩335

二、硅质岩338

三、铝质岩338

四、铁质岩339

五、磷质岩340

六、蒸发岩340

第七节 可燃有机岩类341

一、煤和油页岩342

二、石油和天然气343

第十七章 变质岩345

第一节 变质作用和变质岩的概念345

一、变质作用和变质岩345

二、变质作用的因素345

三、变质作用的方式347

四、变质作用的类型348

第二节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349

一、变质岩的化学成分349

二、变质岩的矿物成分350

三、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351

四、变质岩的分类354

第三节 区域变质作用及其岩石354

第四节 混合岩化作用及混合岩360

第五节 接触变质作用及其岩石363

第六节 气—液变质作用及其岩石369

第七节 碎裂变质作用及其岩石371

附录:374

一、矿物实习指导书374

二、岩石实习指导书394

主要参考文献4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