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莞市常平镇 桥梓村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东莞市常平镇 桥梓村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3888732.jpg)
- 《东莞市常平镇桥梓村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6854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128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东莞市常平镇 桥梓村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1
“桥梓”释名1
总述1
大事记6
上篇25
引言25
第一章 谱序27
一、周氏谱序27
二、周氏谱系源流27
三、汝南周氏宗谱序28
四、周姓世系源流总序29
五、岭南周氏族谱序30
六、周氏族谱序31
七、周氏家谱序一32
八、周氏家谱序二32
九、纂修石龙周氏家谱自序(节录)33
十、濂溪周氏广东宗谱序34
第二章 周姓世系图表37
第一节 桥梓周姓源流查考37
一、桥梓周姓远祖的查考37
二、桥梓周姓近宗的查考39
第二节 周姓源流图表41
一、姓氏源流图41
二、得姓受氏源流图42
三、周姓传授源流图42
四、历朝人物接迹图43
五、汝南周氏直系表44
六、濂溪谱系图49
七、道州濂溪谱系表50
八、濂溪家族广东一世祖天统公派衍各房图略51
九、桥梓周姓世系图52
十、桥梓三世祖宋维公派衍记略53
十一、广东周敦颐族裔分布图54
附一 今日周原55
附二 珠玑巷人的迁移56
第三章 周敦颐著作选58
一、引言58
二、《太极图说》58
三、《爱莲说》59
四、《养心亭说》59
五、诗选59
第四章 桥梓先祖传略64
一、先祖周敦颐传略64
附一 通老公谱记66
附二 周縯公谱记66
二、入粤始祖天统公传略67
三、入莞始祖岐秀公传略68
四、屋厦乡始祖演溪公传略68
五、桥梓始祖德瑞公传略69
六、桥梓六世祖满广公传略69
第五章 墓葬70
一、周敦颐墓70
附一 江西谒濂溪公墓记70
附二 修复濂溪墓规划和设计说明71
二、天统公墓74
附 天统公墓志74
三、鲇鱼山岐秀公宋维公墓75
附一 宣猷公墓碑记75
附二 鲇鱼山墓碑记76
四、先祖坟茔示意图77
第六章 桥梓五大房派衍支系举例示范图83
一、长房东岳公支系举例示范图83
二、二房西岳公支系派衍示范图84
三、三房中岳公支系派衍示范图85
四、四房南岳公支系派衍示范图86
五、五房北岳公支系派衍示范图87
第七章 广东濂溪宗支源流分布概况一览表88
第八章 周氏家训家规选录100
一、湖南道县藏周氏族谱(爱莲堂)家规家训100
二、《周氏宗谱》(江西爱莲堂)周氏家规103
附一 周姓人口、分布及其他104
附二 周姓历史上的九位状元106
附三 历代周姓名人选录108
下篇113
第一章 自然地理113
第一节 地貌113
第二节 山系水系113
一、山系113
二、水系114
第三节 气候114
一、气温114
二、雨量115
第四节 地名115
一、中心村地名115
二、各坊(自然村)地名115
三、耕地土名115
第五节 灾害性天气115
一、水灾115
二、风灾116
三、酷暑116
四、霜冻116
五、雷击伤人116
第二章 建置117
第一节 位置 境域117
第二节 建置沿革117
一、明朝以前建置117
二、清朝期间建置118
三、民国期间建置118
四、新中国成立后建置区划118
第三节 自然村119
第三章 乡村建设120
第一节 选址建村120
第二节 村落的初期建设121
第二节 名村定型121
第四节 今日桥梓122
第五节 新时期标志性建筑123
一、入村牌楼123
二、公园与图书馆、展览馆123
三、桥梓影剧院124
附 文化城奠基125
四、周敦颐塑像125
五、莲花仙院126
第六节 新时期基础设施建设127
一、桥梓大道127
二、电力总站127
三、扩建自来水系统128
四、桥城工业区128
附一 桥梓人建苏坑村129
附二 从新塘壆的多次变迁看桥梓人奋斗的历史130
附三 关于古代建村有关问题的查考131
第四章 政治134
第一节 共产党在屋厦乡的早期活动134
第二节 东莞县委迁移周屋厦及活动情况135
第三节 屋厦农民协会135
第四节 大革命失败后周屋厦农民的一次武装暴动136
第五节 中国国民党在桥梓的活动137
第六节 民国时期桥梓的行政机构和权威性组织137
第七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桥梓的机构和组织139
第八节 新中国成立后桥梓的行政机构140
第九节 2008年行政机构141
一、村民委员会141
二、村民小组141
三、村民代表141
附 桥梓土改时成分的划分142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运动143
第一节 人民公社144
一、全民大炼钢铁144
二、稻田深翻改土145
三、小株密植与高产试验田145
四、饥荒年代146
五、集体饭堂的解散146
第二节 十年“文化大革命”146
一、红卫兵和破“四旧”147
二、农业学大寨147
第六章 军事149
第一节 概况149
第二节 桥梓武夫149
第二节 桥梓武馆150
第四节 桥梓现代军人事略151
第五节 日军在桥梓的两次暴行152
第六节 桥梓驻军153
第七节 兵役与民兵153
第七章 社会治安155
第一节 概述155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乡巡组织156
第三节 桥梓派出所156
第八章 经济综述157
第九章 农业159
第一节 水稻生产和新时期生产体制的革新160
第二节 水田绿肥162
第三节 旱地经济作物163
一、杂粮163
二、经济作物163
附 蔗寮和土法制红砂糖163
三、旱地蔬菜164
第四节 冬种166
第五节 林果业167
一、林业167
二、水果业167
第六节 渔业168
第七节 禽畜饲养与种养专业户169
第十章 工业170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工业170
第二节 桥梓砖瓦窑170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172
一、外源型工企业172
二、内源型工企业174
第四节 重点企业简介175
一、周氏电业有限公司175
二、首长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75
三、兴扬实业有限公司176
四、东莞康博复材科技有限公司176
第十一章 商业与农贸集市17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小商贩177
第二节 桥梓的集市178
第三节 桥梓供销社180
第四节 桥梓人建常平圩181
第五节 桥梓人到大城市经商183
第六节 传统特色食品183
第十二章 水源和水利185
第一节 饮用水源185
一、水井185
二、沙井186
三、深层地下水187
第二节 水利工程187
一、护村小运河188
附 常平运河188
第二节 排涝电站189
第四节 灌溉189
第五节 新时期水情综述190
第十三章 文化艺术191
第一节 概述191
第二节 历代文风鼎盛192
第三节 群众文化193
附 搭“戏寮”与演“春班大戏”194
第四节 莲花诗社195
附 女子吟香诗社196
第五节 《桥梓通讯》196
附 一片文化的绿叶197
第六节 庆元宵201
附一 羊年(1991年)五村贺元宵盛况203
附二 桥梓猴年(1992年)贺元宵205
第七节 评选桥溪八景与征诗208
附 桥溪八景诗选209
第八节 《爱莲说》征文比赛214
第九节 兴建文化城215
第十节 立周敦颐塑像215
附 先祖周敦颐塑像记216
第十一节 书画名人216
第十二节 对联选217
第十三节 诗词选219
第十四节 桥梓人著作目录(含印刷品)221
第十五节 桥梓外来工的文艺创作222
第十四章 文物胜迹223
桥梓村古村落及其著名古建筑223
一、周氏宗祠223
二、浣薇书屋224
附 浣薇书屋四代书香224
三、培秀宅第228
四、秀祉公祠229
五、人瑞园229
附 古树名木——细叶榕229
第十五章 教育230
第一节 概述230
第二节 私塾231
第三节 桥梓学校231
一、开办前后232
二、第一次扩建学校232
三、第二次扩建学校233
四、第三次扩建学校233
五、第四次扩建学校234
六、新中国成立前后桥梓小学办学情况234
附 桥梓学校热烈庆祝双喜临门235
第四节 东莞中学迁屋厦复课237
附 石龙中学拟迁屋厦始末237
第五节 桥梓幼儿园238
第十六章 医疗卫生239
第一节 概况239
第二节 瑞草轩药店240
第三节 合作医疗与屋厦卫生站241
第四节 桥梓名医241
附 周锡彤医案数则242
第十七章 体育245
第一节 桥梓的篮球运动245
一、桥梓体育会的成立245
二、桥梓初期的篮球运动245
三、莞中迁来的桥梓篮球运动246
四、勇夺全县篮球锦标赛冠军246
五、囊括常平大区三组冠军248
六、新中国成立后桥梓篮球运动的余波249
第二节 桥梓小学体操队249
第三节 划龙舟251
一、常平运河开挖前的龙舟景251
二、常平运河开挖后的龙舟景252
附一 1992年常平运河龙舟景253
附二 女子龙舟队254
第四节 舞狮队254
第五节 桥梓弈林高手255
第十八章 人口和人民生活257
第一节 人口257
第二节 人民生活258
附 各时期“三大件”260
第十九章 民俗261
第一节 岁时节日261
一、除夕261
二、春节(含年初二)262
三、清明与重阳263
四、浴佛节与盂兰节264
五、端午与中秋264
第二节 民间制作粉果习俗264
附 灰水制作法266
第三节 红白事风俗267
附一 过洋乐曲谱268
附二 关于“速玉”与“恕乏价催”268
第四节 婚姻习俗269
一、合年庚(即议婚)269
二、行聘礼(即订婚)269
三、报日270
四、上阁270
五、结婚270
附一 婚娶拜祖喊礼仪式的辞令274
附二 婚娶告祖祝文274
第二十章 方言277
附 各时期流行语(含民谚)278
第二十一章 华侨港澳同胞281
第一节 华侨港澳同胞281
第二节 较著名的华侨港澳同胞事略282
第三节 华侨、港澳同胞造福桑梓纪要282
第二十二章 人物284
第一节 人物传284
第二节 人物简介287
第三节 革命烈士英名表292
第四节 桥梓村科举考试人物情况表293
第二十三章 传说杂记294
一、桥梓围门294
二、文昌阁295
三、黑墨诺逆水驾龙舟295
四、周天琛断案296
五、对联挑动械斗的教训297
六、联谶298
七、周锡彤咏诗尼姑庵298
八、巡丁馆298
九、桥梓人救护美国飞行员299
十、强制戒鸦片烟299
十一、周权深卖茅根粥供子上大学300
十二、药店奇闻300
十三、香烟顺口溜301
十四、桥溪十八老301
十五、鲇鱼山墓地保留始末302
附录 文献辑录304
一、周敦颐与桥梓的启示304
二、把根留住311
三、桥梓两个文明建设的调查(摘要)313
编后记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