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岭南医学史 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岭南医学史 中](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3889469.jpg)
- 刘小斌,郑洪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3595590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61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799页
- 主题词:医学史-广东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岭南医学史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近代岭南的西医传播及其中西汇通思潮形成1
第一节 近代西洋医学在广东的传播2
一、近代西方医学在广东的传播3
二、近代西医在广东的发展与影响9
第二节 晚清医学制度改良思潮19
一、粤籍政治活动家的医学改良主张20
二、郑观应的医学改良思想21
三、梁龙章论医学改良24
四、黄炽华的医学改良思想26
第三节 晚清岭南中西医学术汇通医家28
一、中西医汇通世家陈氏三代28
二、罗浮山人及其《历脏篇》37
三、朱沛文与《华洋脏象约纂》41
四、郑观应与《中外卫生要旨》46
五、于风八与《医医医》49
第四节 民国时期岭南提倡中医科学革新医家54
一、谭次仲的中医科学化论著54
二、伍律宁与《中医起信论》、《中医起信论二集》58
三、张二仲与《改进中医刍论》60
四、林昨非与《改进中医刍言》62
五、张公让与《中西医学比观》65
六、卢觉愚与《觉庐医案新解》68
七、陈永梁与《中国医学概论》71
第二章 近代广东中医药行政及维权活动78
第一节 近代广东医药卫生行政管理78
一、晚清医药卫生管理的起步78
二、民国时期广东的卫生行政82
三、民国时期对中医药的管理85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广东中医考试101
一、各市县的中医考试101
二、中医师检考与特考116
三、中药、针灸、按摩等的管理与考试119
第三节 争取卫生行政权利的活动128
一、参与全国性抗争活动128
二、针对广东当局的抗争139
第四节 广东国医分、支馆概况147
一、广东国医分馆的建立和运作147
二、广东各地支馆情况150
第三章 近代岭南中医人物与学术成就167
第一节 生草药类168
一、赵寅谷与《本草求原》168
二、萧步丹与《岭南采药录》175
三、胡真与《生草药指南》182
四、民国年间广东中草药著作及教材讲义188
第二节 伤寒、金匮类191
一、清代岭南地方志所载伤寒、金匮类文献192
二、麦乃求与《伤寒法眼》194
二、陈伯坛与《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200
三、易巨荪与《集思医案》212
附:谭彤晖218
四、黎庇留与《伤寒论崇正编》220
五、陈庆保与《伤寒类编》226
六、卢觉愚与《实用伤寒论讲义》231
七、民国时期其他伤寒著作238
八、民国时期伤寒教材讲义241
第三节 温病温疫类247
一、潘名熊论四时外感与温病248
二、清末岭南防治瘟疫专著261
三、清末岭南其他疫病专著271
四、民国南海陈任枚、顺德刘赤选合著《温病学讲义》283
五、郭梅峰、甘伊周论治温病学术经验及梁子居、钟少桃《温病学讲义》294
六、其他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白喉、肠伤寒防治302
第四节 内科杂病类310
一、黄恩荣与《洄溪医案唐人法》311
二、黄霄鹏与《医林猎要》318
三、黄炜元与《医学寻源》322
四、陈汝来与《内科杂病学讲义》326
五、卢朋著与《四圣心源提要》340
六、民国时期岭南医家诊治内科杂病347
第五节 骨外伤科类364
一、蔡忠与跌打万花油364
二、管镇乾及管氏骨伤医学世家366
三、李干才及李氏骨伤医学世家374
四、梁财信、梁以庄与《伤科学讲义》379
五、何竹林正骨医粹384
六、岭南其他骨伤科名医及医著390
第六节 妇科学类393
一、何守愚与《广嗣金丹》395
二、吕楚白与《妇科纂要讲义》404
三、吕安卿及其妇科学术经验410
四、谢泽霖与《妇科学讲义》412
五、民国时期岭南医家诊治妇科疾病经验420
第七节 儿科学类430
一、程康圃与《儿科秘要》431
一、杨鹤龄与《儿科经验述要》438
三、古绍尧与《儿科学讲义》446
四、吕楚白与《幼科要旨讲义》450
五、吕安卿儿科诊疗经验453
六、近代岭南儿科文献与病症诊治经验459
第八节 喉科、眼科学类462
一、官方出版的《喉舌备要》463
二、陈绍枚与《喉症图说》466
三、周兆章与《喉证指南》469
四、古绍尧与《喉科讲义》473
五、周耀銮与《喉症全书》474
六、岭南喉科文献与名医验案475
七、黄岩与《眼科纂要》478
八、颜尔梧与《眼科约编》483
九、邓雄勋与《眼科启明》485
十、梁翰芬与《眼科讲义》487
十一、文献记载的岭南眼科专著492
第九节 针灸推拿学类493
一、广州三元宫炼功图像石碑493
二、周仲房与《针灸学讲义》505
三、曾天治与《科学针灸治疗学》512
第十节 诊法类518
一、梁玉瑜与《舌鉴辨正》518
二、梁翰芬与《诊断学讲义》525
第十一节 方书验方类532
一、清代岭南方书验方类文献532
二、符霁光与《新增经验良方》536
三、何多文堂与《奇方备检》539
四、林树红与《名家医方歌诀》540
五、刘心愧与《经验集方》542
六、黄霄鹏与《吴陈方歌》544
七、黄德仁与《验方备用》547
八、劳守慎与《恶核良方释疑》549
第四章 广东中医药社团与学校教育560
第一节 广东中医药社团组织的缘起560
一、广州医学求益社560
二、广州医学卫生社568
三、广东中医教员养成所572
四、广东医学实习馆573
五、粤省九大善堂574
六、香港东华三院577
七、省港药材行会580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广东中医药学校教育创办584
一、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584
二、广东光汉中医专门学校645
三、广州汉兴国医学校656
四、广东梅县国医专科学校673
五、香港中医药研究院678
六、香港中国国医学院681
七、广东近代其他中医学校684
第五章 清代岭南医药出版业与民国广东中医期刊692
第一节 清代岭南医药出版业693
一、岭南医药出版业发展的背景693
二、广东椠本的概况698
三、主要医药椠本(广东版本)介绍715
四、清代广东泰西医书刊本情况734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广东中医期刊739
一、广东中医期刊种类740
二、广东中医期刊特点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