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当代演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当代演变
  • 糜海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750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阶级-政治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当代演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阶级观的延异2

二 分析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拓展7

三 后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阶级概念的解构13

第一章 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及其价值19

第一节 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思想溯源19

一 近代资产阶级学者的阶级观20

二 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阶级观24

三 马克思阶级理论产生的社会条件28

第二节 马克思阶级概念的主要观点31

一 阶级的存在是一种历史现象32

二 阶级的本质是一个经济范畴36

三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40

第三节 马克思阶级分析的价值向度45

一 确立了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取向45

二 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49

三 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53

第二章 影响马克思阶级概念演变的相关因素59

第一节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变量59

一 新技术革命与生产力发展60

二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63

三 生产关系及阶级构成的变化67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架构72

一 后工业化主义的论调72

二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挑战76

三 后资本主义社会理论的辩解80

第三节 马克思阶级概念之当代问题84

一 阶级是否是经济范畴85

二 阶级结构是否两极化89

三 阶级斗争是否必然发生92

第三章 马克思阶级结构理论的演变100

第一节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理论100

一 以剥削为核心的阶级结构分析101

二 以职业为标准的阶级结构分析105

三 基于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分析111

第二节 工人阶级概念的当代演变115

一 当代工人阶级的新特点115

二 工人阶级范畴的重新界定118

三 全球化背景下的雇佣劳动阶级123

第三节 关于新中间阶级的探讨128

一 中间阶层的变迁及其含义128

二 新中间阶级的阶级归属132

三 新中间阶级与社会主义政治137

第四章 马克思阶级形成理论的发展144

第一节 社会分层理论种种144

一 马克斯·韦伯的经典分层理论145

二 功能论范式的分层理论149

三 冲突论范式的分层理论154

第二节 阶级划分的多重阐释160

一 经济维度的阶级划分理论161

二 政治维度的阶级划分理论165

三 文化维度的阶级划分理论170

第三节 阶级形成的核心要素176

一 阶级形成与阶级意识177

二 阶级形成与阶级斗争182

三 阶级形成与政治文化188

第五章 马克思阶级关系理论的拓展194

第一节 阶级关系的基本特征194

一 阶级与剥削195

二 阶级与支配199

三 阶级与异化204

第二节 剥削理论的拓展209

一 剥削概念的一般化210

二 剥削理论的再建构214

三 剥削的道德界域218

第三节 异化理论的进展223

一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新形态224

二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归因230

三 异化的消除与人的解放路径234

第六章 马克思阶级政治理论的变革240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论争240

一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辩护241

二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质疑”246

三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250

第二节 阶级革命何以衰退255

一 对“阶级还原论”的解构256

二 革命主体的破碎说260

三 理性选择与博弈论的解释265

第三节 非阶级政治: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向271

一 从阶级政治到非阶级政治271

二 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对抗275

三 从阶级的民主到激进的民主280

参考文献2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