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方生命花园 易学与中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东方生命花园 易学与中医](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4286765.jpg)
- 张其成著(北京中医药大学)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书店
- ISBN:7805688923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东方生命花园 易学与中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是什么?1
一、西方对“人”的界说2
二、中国“人学”5
儒家人为仁6
道家人由道生6
《周易》人由乾坤阴阳化生6
《黄帝内经》人以天地之气生8
《周易参同契》人为炉鼎10
第二章 东方生命的原义——回到远古13
一、巫:易与医的源头14
中国萨满式文明14
龟卜与筮占16
卦象源于龟卜,易数源于筮占18
医学源于巫术18
二、从伏羲女娲谈起——生命的创生22
从阴阳同体、生死同源到阴阳对立、重生轻死26
生殖崇拜与阴阳感应29
气——生命的原型31
第三章 象数:生命的符号模型34
一、符号与模型34
符号35
模型37
模型方法是生命科学的核心方法40
对东方生命模型的追问41
二、阴阳符号模型44
阴阳观念起源于上古45
《易传》、《内经》论“阴阳”46
两仪—四象—八卦生成序列47
中医“三阴三阳”50
五行来源于时空意识的觉醒52
三、五行符号模型52
五行的流变55
五行的涵义57
五行的功用60
五行之间的关系66
五行的现代研究71
四、干支符号模型76
干支的来源76
干支的意义77
干支纪时78
干支定位86
干支配属87
干支的现代诠释98
第四章 生命内外同构——藏象103
藏象的实质104
一、藏象是一种符号模型104
藏象模型的形成及价值106
二、藏象的二级建构108
阴阳藏象108
五行藏象110
三、人体小时空,时空大人体112
藏象方位——空间模型113
藏象主时——时间模型115
藏象时空模型117
四、藏象何处是太极?121
心为太极121
脾胃为太极121
命门为太极124
第五章 一棵经络树127
一、从十一脉到十二脉130
二、经络:圆形的通道系统134
三、经络的神奇功用137
四、经络到底是什么?142
五、走出经络研究的误区145
第六章 病——生命的异常之“象”148
一、看病在于看“象”148
什么是“病”?149
全息诊断——八卦所反映的人体信息160
辨别证象171
二、治病大法172
中医治病的原则173
一草一木一太极176
时空支配下的针灸181
第七章 生命可以从运气上预测?196
一、五运与六气197
二、主运与客运——从天干纪年上预测199
预测一年气候变化大趋势的岁运199
预测一年五时气候正常变化的主运200
预测一年五时气候不同变化的客运204
三、主气与客气——从地支纪年上预测206
预测一年六时气候正常变化的主气206
预测一年六时气候不同变化的客气208
客主加临——从客气与主气的配合上预测209
四、运气同化——从五运与六气的同性配合上预测211
天符——岁运与司天相同211
岁会——岁运与岁支相同212
同天符——岁运太过与在泉相同212
同岁会——岁运不及与在泉相同212
太乙天符——岁运与司天、岁支相同213
五、运气的预测与诊疗应用213
五运预测与应用213
六气预测与应用215
运气配合的预测与应用217
六、对运气的评价221
第八章 世纪末的反思——医易研究的过去与未来223
一、医易研究元问题:“医易同源”与“医易会通”224
从实践行为层面考察226
从文字载体层面考察227
从理论思维层面考察228
二、医易会通的历史230
春秋时代借卦象说病象230
汉代易医理论思维体系的形成230
唐宋元引易入医的自觉及各家发挥231
明清第二次运用易理整合中医理论232
近现代医易研究的“热”与“冷”234
三、医易会通的交点:象数符号模型234
医易象数模型的类别235
医易象数模型的特征235
医易象数模型能不能替代人体生命模型?236
四、医易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36
易学“象数”能不能直接运用于临床?238
医易研究如何在中医发展战略问题上提供理论指导?239
医易研究应采用什么方法?240
第九章 中医现代化悖论245
一、中医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246
二、中医学建构的核心方法248
三、中医理论(概念)研究的误区249
四、如何走出“悖论”的怪圈?251
认清中医概念不是物质实体而是关系实在,纠正中医科研的错误思路251
从非线性科学中获得启示,从中医自身优势规律出发寻求发展252
五、从“文化”角度看中医255
“文化”与“中医文化”255
“中医文化学”与“医学人类学”257
“中医文化”研究的意义259
后记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