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园区网故障排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园区网故障排除
  • (美)Priscilla Oppenheimer,(美)Joseph Bardwell著;刘耀明,王海峰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1526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63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473页
  • 主题词:局部网络-故障修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园区网故障排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译者序1

第1章 引言1

1.1 为什么写作本书1

1.2 读者范围2

1.2.1 Cisco认证3

1.2.2 NAX认证程序3

1.4 网站4

1.3 本书的组织4

第2章 故障排除方法5

2.1 当今网络环境的挑战5

2.2 使用系统的故障排除方法6

2.2.1 将OSI模型用于故障排除7

2.2.2 通用问题解决模型9

2.2.3 Cisco的故障排除方法10

2.3 主动故障排除与定基准12

2.3.1 用文档记录网络13

2.3.2 协议分析17

2.3.3 理解网络流量20

2.3.4 统计性监控25

2.3.5 模拟与建模27

2.4 主动与反应式故障排除27

2.4.1 用于物理层故障排除的工具27

2.4.2 用于物理层之上的故障排除工具28

2.4.3 其他的故障排除命令34

2.5 小结38

3.1 以太网历史和结构41

第3章 以太网的故障排除与分析41

3.2 以太网物理层43

3.2.1 协议分析仪与以太网介质45

3.2.2 信号编码45

3.2.3 时钟同步48

3.3 以太网MAC层48

3.3.1 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49

3.3.2 冲突域50

3.3.3 全双工操作52

媒体访问控制56

3.3.4 增强Gigabit以太网的以太网56

3.4 以太网帧57

3.4.1 以太网II或IEEE 802.3帧头部的域58

3.4.2 以太网帧尺寸64

3.5 收集与理解以太网性能数据68

3.5.1 远程监控68

3.5.2 Cisco的show interface ethernet命令68

3.5.3 帧讹误73

3.5.4 广播与多播速率74

3.6 小结75

第4章 IEEE 802.11无线网的故障排除77

与分析77

4.1 本章的范围与深度77

4.2 无线网络入门79

4.2.1 无线网络的基本原理79

4.2.2 什么是无线网络80

4.2.3 无线网络设计的挑战80

4.3.2 跳频扩频(FHSS)82

4.3.1 窄带无线电传输82

4.3 无线网络技术82

4.2.4 无线网络里的协议分析82

4.3.3 直序扩频(DSSS)83

4.3.4 外线(IR)83

4.3.5 蓝牙(Bluetooth)和个人83

区域网(PAN)83

4.3.6 其他的无线标准84

4.4 WLAN环境的组成84

4.4.2 扩展服务组(ESS)85

4.4.1 基本服务组(BSS)85

4.4.3 计时同步功能(TSF)87

4.5 站点初始化行为87

4.5.1 信道选择88

4.5.2 验证89

4.5.3 关联到BSS90

4.5.4 初始化过程的分析90

4.6 802.11介质访问控制91

4.6.1 帧间间隔91

4.6.2 网络分配向量(NAV)92

4.6.3 请求发送/清除发送机制93

4.6.4 802.11环境摘要93

4.7 射频传输94

4.7.1 频率分配95

4.7.2 RF工程学中的数学95

4.7.3 增益或损耗的规范99

4.7.4 分贝和分贝毫瓦量度的应用101

4.8 影响802.11传输的环境因素104

4.8.1 反射104

4.8.2 吸收104

4.8.3 折射104

4.8.4 衍射105

4.9 场地调查的故障排除105

4.9.1 无障碍信道功率估计106

4.9.2 RF信号传输的限制106

4.9.3 Shannon(仙农)信道容量定理106

4.9.5 多路传输107

4.9.4 Gaussian(高斯)噪音107

4.9.6 真实世界的路径损耗108

4.9.7 最大覆盖的天线定位技术108

4.9.8 信号强度的协议分析仪报告109

4.10 确定供应商规范的意义110

4.10.1 输出功率111

4.10.2 接收器灵敏度111

4.11 境噪音的影响111

4.11.2 信号强度、坏数据包和网络利用率113

4.11.1 网络利用率113

4.12 WLAN故障排除的场地调查技术114

4.12.1 估计有效范围114

4.12.2 AP位置的考虑114

4.13 网络设计问题的故障排除115

4.13.1 大数据包与冲突116

4.13.2 同时存在的大量用户与冲突116

4.13.3 配置设置117

4.14 理解802.11数据包的解码118

4.15 小结120

5.1 诗歌的配合121

第5章 生成树协议的故障排除与分析121

5.2 透明桥接122

5.2.1 桥接任务125

5.2.2 桥接回路125

5.3 STP行为128

5.3.1 网桥协议数据单元128

5.3.2 STP收敛133

5.4 STP的主动故障排除140

5.4.2 监控STP141

5.4.1 记录交换网络141

5.5 STP的反应式故障排除144

5.5.1 单向连通性146

5.5.2 减少在Cisco交换机端口上的启动延迟146

5.6 优化生成树的实现149

5.6.1 上行链路加速与骨干加速149

5.6.2 负载共享150

5.6.3 明确地选择根网桥151

5.7 小结154

6.1 VLAN框架155

第6章 VLAN的故障排除与分析155

6.1.1 VLAN定义156

6.1.2 VLAN设计156

6.1.3 连交换机157

6.1.4 在VLAN环境中的协议分析158

6.1.5 VLAN成员158

6.2 配置VLAN159

6.2.1 分配一个VTP域160

6.2.3 给VLAN分配端口161

6.2.2 生成一个VLAN161

6.2.4 验证VLAN的配置162

6.3 VLAN中继164

6.3.1 ISL与802.1Q的比较165

6.3.2 路由器和VLAN中继166

6.3.3 Cisco的交换机间链路169

6.3.4 IEEE 802.1Q173

6.4 Per-VLAN生成树175

6.5 Cisco VTP的故障排除178

6.5.1 VTP名字与口令178

6.5.2 VTP剪枝179

6.5.3 分析与监控VTP180

6.6 小结184

第7章 园区IP网络的故障排除与分析187

7.1 TCP/IP的历史187

7.2 TCP/IP协议栈188

7.3 网际协议(IP)189

7.4 IP编址204

7.4.1 将前缀边界右移(子网化)205

7.4.2 将前缀边界左移(超网化)209

7.4.3 地址解析协议(ARP)211

7.4.4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213

7.4.5 私有IP地址219

7.4.6 IP多播地址220

7.5 IPv6223

7.5.1 IPv6协议分析224

7.5.2 IPv6的自动配置225

7.6 小结226

8.1 主机路由229

第8章 园区网IP路由协议故障排除与分析229

8.1.1 热备份路由器协议231

8.1.2 主机路由监控与故障排除232

8.2 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233

8.3 动态路由234

8.3.1 距离向量和链路状态路由236

8.3.2 使用多种路由协议239

8.4 IP路由故障排除的总的意见241

8.5 协议分析示例中使用的示例网络241

8.6 路由信息协议(RIP)242

8.6.1 RIP协议分析243

8.6.2 RIP计时器246

8.6.3 RIPv2246

8.6.4 RIP使用的Cisco显示和调试命令247

8.7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RP)248

8.7.1 IGRP协议分析249

8.7.2 IGRP触发更新和毒性逆转251

8.7.3 Cisco为IGRP使用的显示和253

调试命令253

8.8 增强型IGRP(EIGRP)254

8.8.1 EIGRP协议分析255

8.8.2 EIGRP使用的Cisco显示和调试命令261

8.9 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262

8.9.1 OSPF网络结构263

8.9.2 OSPF协议分析264

8.9.3 为OSPF使用的Cisco显示和270

调试命令270

8.10.2 BGP使用的Cisco显示和调试命令272

8.10.1 BGP协议分析272

8.10 边界网关协议(BGP)272

8.11 小结275

第9章 TCP、UDP和上层IP协议的277

故障排除与分析277

9.1 上层IP协议分析277

9.2 传输控制协议(TCP)278

9.3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294

9.4 应用层协议295

9.4.1 域名系统296

9.4.2 服务定位协议301

9.4.3 超文本传输协议303

9.4.4 文件传输协议307

9.4.5 电子邮件协议315

9.5 小结317

第10章 园区IPX网络故障排除与分析319

10.1 NovellNetWare思想319

10.1.1 IPX编址321

10.1.2 IPX数据包322

10.1.3 NetWare核心协议327

10.1.4 看门狗欺骗330

10.2 IPX服务通告协议331

10.2.1 SAP过滤器335

10.2.2 获得最近服务器335

10.3 IPX路由337

10.3.1 IPX路由信息协议338

10.3.2 IPX使用的增强内部网关路由协议340

10.3.3 NetWare链路服务协议343

10.4 过渡中的IPX网络345

10.5.1 应用协议分析仪349

10.5 IPX故障排除349

10.5.3 显示IPX路由350

10.5.2 IPXping和trace350

10.5.4 显示IPX服务器351

10.5.5 显示IPX接口351

10.5.6 显示IPX流量352

10.5.7 显示IPXEIGRP353

10.5.8 显示IPXNLSP353

10.5.11 调试IPXSAP354

10.6 小结354

10.5.10 调试IPX路由354

10.5.9 调试IPX包354

第11章 园区AppleTalk网络故障357

排除与分析357

11.1 AppleTalk思想357

11.1.1 AppleTalk体系结构358

11.1.2 AppleTalk编址361

11.1.3 数据报传输协议(DDP)365

11.1.4 名称绑定协议(NBP)367

11.1.5 Apple档案协议(AFP)368

11.2 AppleTalk路由372

11.2.1 路由表维护协议(RTMP)372

11.2.2 区域信息协议(ZIP)376

11.2.3 AppleTalk基于更新的377

路由协议(AURP)377

11.2.4 AppleTalk中使用的EIGRP379

11.3.1 静态路由384

11.3 控制AppleTalk通信384

11.3.2 AppleTalk访问列表385

11.4 过渡中的Macintosh网络386

11.4.1 Mac OS X386

11.4.2 Mac OS X Server网络管理工具390

11.5 AppleTalk故障排除390

11.5.1 AppleTalkping(Echo)391

11.5.2 Cisco AppleTalk NBP测试392

11.5.3 为AppleTalk使用的Cisco IOS显示命令393

调试命令394

11.5.4 为AppleTalk用的Cisco IOS394

11.6 小结395

第12章 Windows连网故障排除与分析397

12.1 Windows连网概念397

12.2 Windows连网的NetBIOS基础398

12.2.1 NetBIOS的历史398

12.2.2 NetBIOS函数调用399

12.2.3 NetBIOS的重要性399

12.2.4 NetBIOS不同实现的一致性400

12.2.5 NetBIOS命名传统401

12.2.6 NetBIOS不同实现之间的差异405

12.2.7 NetBIOS名称管理机制413

12.2.8 NetBIOS数据移动417

12.3 工作组模型和域模型421

12.3.1 工作组验证过程分析421

12.3.2 Windows NT域模型中的验证423

12.3.3 控制复制的NT注册表参数424

12.3.4 Browse(浏览)协议424

12.4 Windows 2000模型427

12.5 小结428

第13章 为LAN工程师提供的429

WAN故障排除429

13.1 WAN思想429

13.1.1 WAN标准430

13.1.2 WAN组件431

13.1.3 端到端WAN的思考432

13.1.4 从路由器接口角度对WAN434

进行故障排除434

13.1.5 提供WAN容量435

13.2 WAN技术436

13.2.1 租赁线路437

13.2.2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437

13.2.3 点对点协议(PPP)439

13.2.4 帧中继441

13.2.5 综合业务数字网446

13.2.6 异步传输模式(ATM)452

13.3 本章和本书总结456

参考文档4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