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2002 中国制造与科技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2002 中国制造与科技创新
  •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780162539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2002 中国制造与科技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中国科技发展评述与展望3

第一章知识产权与中国的经济科技发展战略3

一、引言:DVD事件说明了什么?3

二、知识产权在知识创造与应用关系之间的平衡4

三、技术创新并不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前提5

四、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8

五、将知识产权与贸易挂钩使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一项国际规则11

六、结论及其对中国的含义13

二、理论问题16

一、导言16

第二章高等院校和市场之间的产业联系——以大学产业为案例16

三、中国高校与市场联系的基本状况回顾17

四、高校—市场联系的特例分析:校办企业19

五、下海:促进中国校办产业发展的推动和拉动因素23

六、结论26

第三章“寓军于民”战略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30

一、我国军民结合的历史进程与“寓军于民”战略的提出30

二、中国实施“寓军于民”战略的必然性33

三、实施“寓军于民”战略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39

四、“寓军于民”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意义41

一、SCI成为我国基础研究评估指标的由来45

第四章寻找多元的基础研究评价指标——SCI对中国基础研究发展的影响45

二、为什么过分重视用SCI指标评价基础研究?46

三、惟SCI是上的缺陷47

四、重视SCI对我国论文数量与质量的影响48

五、需要多元的基础研究评价指标52

第五章社会发展科技:未来政府科技工作的重点54

一、社会发展科技概念的提出、内涵、性质和意义54

二、我国社会发展科技状况和存在的问题56

三、发达国家有关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的趋势及其政策61

四、我国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的趋势及科技政策的演变方向65

一、政策创新的三种模式68

第六章科技政策的创新与扩散:从中央到地方68

二、“创新产业化决定”的推出69

三、“创新产业化决定”在沪、深两地实施的对比70

四、“创新产业化决定”在中西部省市实施的对比73

五、比较后的若干结论74

第七章标准、标准化与公共政策——关于技术标准和公共政策的研究论纲84

一、技术标准的基本含义和分类84

二、标准的形成过程、政府参与和治理模式86

三、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公共政策问题89

四、中国标准体系建设中需要研究的问题92

五、简短的结论93

一、2002年《洛桑报告》的整体构架97

二、中国竞争力的国际比较97

第八章2002年中国科技国际竞争力评价97

三、中国科技竞争力的主要变化98

四、中国科技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分析100

五、几点建议102

第二部分主题报告:中国制造与科技创新107

第一章崛起的“中国制造”107

一、“中国制造”世界瞩目107

二、“中国制造”崛起的现状108

三、“中国制造”崛起的背景114

四、研究“中国制造”的意义120

五、课题研究范畴与研究框架122

一、中国制造业总体概况124

第二章“中国制造”的结构分析124

二、“中国制造”的区域结构分析126

三、“中国制造”的产业结构133

四、“中国制造”的市场结构134

五、“中国制造”的企业结构135

六、“中国制造”的结构分析小结137

第三章“中国制造”的产业竞争力分析139

一、产业价值链分析方法139

二、产业划分与信息来源142

三、若干产业的产业价值链和产业竞争力分析143

四、产业价值链和产业竞争力分析小结163

一、关键问题的选择167

第四章影响“中国制造”的若干关键问题167

二、“中国制造”的技术来源169

三、人力资源171

四、资本资源174

五、市场需求:中国制造产业发展的动力176

六、物流:影响“中国制造”发展的关键环节178

七、基础设施180

八、西部大开发182

九、政企关系与法制环境183

十、生产制造体系的构建185

十一、关键问题分析小结188

一、从世界制造中心的转移看制造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关系190

第五章科技创新和“中国制造”的竞争力190

二、中国制造业的成就与挑战192

三、中国制造业创新的挑战201

四、制造业创新水平低的原因203

五、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中国制造”竞争力战略构思208

六、促进“中国制造”发展的科技政策建议216

第六章“中国制造”发展战略选择219

一、战略选择基础——“中国制造”的SWOT分析219

二、战略选择定位221

三、基本发展战略222

四、若干战略实施措施2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