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2002 中国制造与科技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2002 中国制造与科技创新](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4309654.jpg)
-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780162539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2002 中国制造与科技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中国科技发展评述与展望3
第一章知识产权与中国的经济科技发展战略3
一、引言:DVD事件说明了什么?3
二、知识产权在知识创造与应用关系之间的平衡4
三、技术创新并不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前提5
四、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8
五、将知识产权与贸易挂钩使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一项国际规则11
六、结论及其对中国的含义13
二、理论问题16
一、导言16
第二章高等院校和市场之间的产业联系——以大学产业为案例16
三、中国高校与市场联系的基本状况回顾17
四、高校—市场联系的特例分析:校办企业19
五、下海:促进中国校办产业发展的推动和拉动因素23
六、结论26
第三章“寓军于民”战略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30
一、我国军民结合的历史进程与“寓军于民”战略的提出30
二、中国实施“寓军于民”战略的必然性33
三、实施“寓军于民”战略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39
四、“寓军于民”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意义41
一、SCI成为我国基础研究评估指标的由来45
第四章寻找多元的基础研究评价指标——SCI对中国基础研究发展的影响45
二、为什么过分重视用SCI指标评价基础研究?46
三、惟SCI是上的缺陷47
四、重视SCI对我国论文数量与质量的影响48
五、需要多元的基础研究评价指标52
第五章社会发展科技:未来政府科技工作的重点54
一、社会发展科技概念的提出、内涵、性质和意义54
二、我国社会发展科技状况和存在的问题56
三、发达国家有关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的趋势及其政策61
四、我国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的趋势及科技政策的演变方向65
一、政策创新的三种模式68
第六章科技政策的创新与扩散:从中央到地方68
二、“创新产业化决定”的推出69
三、“创新产业化决定”在沪、深两地实施的对比70
四、“创新产业化决定”在中西部省市实施的对比73
五、比较后的若干结论74
第七章标准、标准化与公共政策——关于技术标准和公共政策的研究论纲84
一、技术标准的基本含义和分类84
二、标准的形成过程、政府参与和治理模式86
三、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公共政策问题89
四、中国标准体系建设中需要研究的问题92
五、简短的结论93
一、2002年《洛桑报告》的整体构架97
二、中国竞争力的国际比较97
第八章2002年中国科技国际竞争力评价97
三、中国科技竞争力的主要变化98
四、中国科技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分析100
五、几点建议102
第二部分主题报告:中国制造与科技创新107
第一章崛起的“中国制造”107
一、“中国制造”世界瞩目107
二、“中国制造”崛起的现状108
三、“中国制造”崛起的背景114
四、研究“中国制造”的意义120
五、课题研究范畴与研究框架122
一、中国制造业总体概况124
第二章“中国制造”的结构分析124
二、“中国制造”的区域结构分析126
三、“中国制造”的产业结构133
四、“中国制造”的市场结构134
五、“中国制造”的企业结构135
六、“中国制造”的结构分析小结137
第三章“中国制造”的产业竞争力分析139
一、产业价值链分析方法139
二、产业划分与信息来源142
三、若干产业的产业价值链和产业竞争力分析143
四、产业价值链和产业竞争力分析小结163
一、关键问题的选择167
第四章影响“中国制造”的若干关键问题167
二、“中国制造”的技术来源169
三、人力资源171
四、资本资源174
五、市场需求:中国制造产业发展的动力176
六、物流:影响“中国制造”发展的关键环节178
七、基础设施180
八、西部大开发182
九、政企关系与法制环境183
十、生产制造体系的构建185
十一、关键问题分析小结188
一、从世界制造中心的转移看制造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关系190
第五章科技创新和“中国制造”的竞争力190
二、中国制造业的成就与挑战192
三、中国制造业创新的挑战201
四、制造业创新水平低的原因203
五、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中国制造”竞争力战略构思208
六、促进“中国制造”发展的科技政策建议216
第六章“中国制造”发展战略选择219
一、战略选择基础——“中国制造”的SWOT分析219
二、战略选择定位221
三、基本发展战略222
四、若干战略实施措施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