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袖珍内科鉴别诊断手册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袖珍内科鉴别诊断手册 第2版
  • 格林伯格(Greenberger,Norton J.)等编写 王登科,段义萍译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712576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袖珍内科鉴别诊断手册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1

1.1.无害性杂音1

1.2.呼吸性第二心音分袭的病因1

1.3.单一第二心音的病因2

1.4.胸前连续性杂音的病因2

1.5.连续性杂音产生的机制3

1.6.急性风湿热的Jones诊断标准(修订后)3

1.7.二尖瓣返流的病因4

1.8.主动脉瓣返流的病因5

1.9.三尖瓣返流的病因5

1.10.房间隔缺损的分型6

1.11.心房扑动和颤动的病因6

1.12.二尖瓣狭窄的并发症6

1.1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7

1.14.心电图运动试验的目的与适应症8

1.15.心肌梗塞的临床及血流动力学分级8

1.16.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梗塞9

1.17.缺血性心脏病预后的决定因素10

1.18.假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表现11

1.19.非外伤性猝死的病因12

1.20.抗凝治疗的危险因素13

1.21.心肌病的病因分类13

1.22.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诱因15

1.24.加重心力衰竭的药物16

1.25.高血压的分类16

1.23.可逆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16

1.26.高血压预后不良的因素19

1.27.晕厥、乏力、头昏的病因20

1.28.心包炎的鉴别诊断22

1.29.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23

1.30.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24

1.31.心包积液的病因24

1.32.心包填塞的常见病因25

1.34.可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呼吸系统疾病26

1.33.肺动脉高压的分类26

1.35.肺动脉瓣关闭不全27

1.36.血栓栓塞的易患因素28

1.37.洋地黄中毒29

1.38.手术病人心血管系统危险性评估30

第二章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31

2.1.合并垂体功能减退的疾病31

2.2.高催乳素血症的鉴别诊断33

2.3.肢端肥大症的临床特征34

2.4.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常见的临床特征34

2.5.乳溢的生理分类35

2.6.多尿的病因35

2.7.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鉴别诊断36

2.8.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38

2.9.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特征39

2.11.甲状脉功能减退的临床特征40

2.10.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因40

2.12.非毒性甲状腺肿的分类41

2.13.上皮性甲状腺肿瘤的组织学分类42

2.14.外周甲状腺素向三碘甲腺原氨酸转化减弱的情况43

2.15.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43

2.16.阿狄森氏病的临床特征45

2.17.柯兴氏综合征45

2.18.柯兴氏综合征的临床特征46

2.19.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综合征47

2.20.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征的分类48

2.21.低镁血症和镁丢失的病因48

2.22.糖尿病的分类49

2.2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50

2.24.空腹低血糖的主要病因50

2.25.胰岛素耐受状态52

2.26.肥胖的分类52

2.27.引起高钙血症的疾病54

2.29.非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性低钙血症55

2.28.甲状旁腺功能减退55

2.30.骨质软化症和佝偻病的分类56

2.31.骨质疏松的分类58

2.32.钙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59

2.33.女性多毛症的病因59

2.34.闭经的原因60

2.35.男性乳房肥大的鉴别诊断61

2.36.阳萎的器质性病因62

2.37.低磷血症的鉴别诊断64

2.38.高脂血症的鉴别诊断66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68

3.1.食管运动紊乱的分类68

3.2.食管失弛缓症69

3.3.高胃泌素血症的鉴别诊断和卓-艾综合征的诊断70

3.4.顽固性十二指肠溃疡的鉴别诊断72

3.5.骨排空延迟的鉴别诊断72

3.6.吸收不良综合征的分类75

3.7.非热带性口炎性腹泻77

3.8.细菌过度生长综合征78

3.9.锌缺乏的临床特征79

3.10.局限性肠炎的鉴别诊断79

3.11.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与肉芽肿性结肠炎的鉴别要点80

3.12.溃汤性结肠炎和局限性肠炎的全身表现81

3.13.肠激惹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83

3.14.慢性腹泻的分类、诊断和处理84

3.15.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85

3.16.酒精性肝病的类型86

3.17.酒精性肝炎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86

3.18.慢性活动性肝病的病因和诊断88

3.19.厚发性胆汁性肝硬化89

3.20.肝性脑病的常见诱因90

3.21.腹水的鉴别诊断90

3.22.术后黄疸的病因92

3.23.肝内胆汁淤滞的鉴别诊断93

3.24.铁贮积病的鉴别诊断和特发性血色病的临床特征94

3.25.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和肝细胞腺瘤的鉴别诊断95

7.2.咯血的鉴别诊断 (195

3.26.肝细胞瘤的临床特征96

3.27.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97

3.28.类似暴发性肝病的淋巴网状组织细胞性恶性病变98

3.29.急性胰腺炎的病因98

3.30.影响急性胰腺炎存活率的因素100

3.31.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101

3.32.慢性胰腺炎的并发症103

3.33.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的诊断104

3.34.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105

3.35.营养不良程度的评估标准105

3.36.低蛋白血症的鉴别诊断106

3.37.肉芽肿性肝病106

第四章 血液系统疾病与肿瘤108

4.1.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108

4.2.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108

4.3.大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109

4.4.溶血性贫血的鉴别诊断111

4.5.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114

4.6.全血细胞减少的鉴别诊断115

4.7.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鉴别诊断116

4.8.中性粒细胞增多的鉴别诊断116

4.9.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鉴别诊断118

4.10.嗜喊性粒细胞增多的鉴别诊断119

4.11.外周血片异常的鉴别诊断119

4.12.红细胞增多的鉴别诊断120

4.1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121

4.14.血小板增多的鉴别诊断121

4.15.骨髓增生不良综合征122

4.16.骨髓增殖性综合征122

4.17.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分期122

4.18.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123

4.19.多发性骨髓瘤肾脏及电解质异常123

4.21.脾肿大的鉴别诊断124

4.20.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标准124

4.22.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125

4.23.血小板减少的鉴别诊断126

4.24.发绀的病因127

4.25.副癌综合征128

4.26.癌肿病人低钠血症的病因129

4.27.低钾血症的肿瘤性病因130

4.28.影响乳腺癌病人存活率的因素130

4.29.恶性胸膜、肺肿瘤的分类130

4.30.引起恶性胸腔积液最常见的肿瘤131

4.31.引起腹腔积液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32

4.33.恶性肿瘤引起高钙血症的激素基础132

4.34.易骨转移的癌132

4.32.引起恶性心包积液最常见的肿瘤132

4.35.各种肿瘤治疗的结果133

4.36.放射治疗的远期副作用134

4.37.癌治疗中的骨髓毒性反应134

4.38.上腔静脉综合征136

4.39.马尾综合征136

第五章 传染病137

5.1.不明原因的发热137

5.2.结核的分类139

5.3.泌尿生殖系结核的临床特征139

5.4.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标准139

5.5.免疫损害宿主139

5.6.免疫损害病人的肺部感染140

5.7.组织胞浆菌病的肺部临床综合征141

5.8.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表现141

5.9.鹦鹉热的肺外表现142

5.10.Q热的肺外表现143

5.11.军团菌感染的临床特征144

5.12.巨细胞病毒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145

5.13.影响脑脓肿病人病死率的因素146

5.14.影响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预后的因素146

5.15.骨髓炎147

5.16.淋球菌感染谱149

5.17.肉毒食物中毒的临床特征149

5.19.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50

5.18.抗生素相关性伪膜性结肠炎150

5.20.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52

5.21.厌氧菌感染153

5.22.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斯德氏菌感染154

5.23.甲型肝炎155

5.24.乙型肝炎156

5.25.丁型肝炎157

第六章 泌尿系统疾病159

6.1.代谢性碱中毒的鉴别诊断159

6.2.代谢性酸中毒合并阴离子间隙增大的鉴别诊断160

6.3.代谢性酸中毒合并阴离子间隙正常(高氯性酸中毒)的鉴别诊断160

6.4.低阴离子间隙的鉴别诊断161

6.5.低钾血症的鉴别诊断162

6.6.高钾血症的鉴别诊断163

6.7.高钠血症的鉴别诊断164

6.8.低钠血症的鉴别诊断165

6.9.肾小管性酸中毒Ⅰ型的鉴别诊断166

6.10.肾小管性酸中毒Ⅱ型的鉴别诊断168

6.11.肾小管性酸中毒Ⅳ型的鉴别诊断169

6.12.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实质性肾病的鉴别诊断170

6.13.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鉴别诊断171

6.14.常见机械性尿路梗阻的鉴别诊断173

6.15.主要的肾毒素174

6.16.脱水和急性肾小管损伤所致少尿的鉴别175

6.17.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诊断175

6.18.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176

6.19.肾小管性间质性疾病的鉴别诊断178

6.20.肾性尿崩症的鉴别诊断180

6.21.中枢性尿崩症的鉴别诊断181

6.22.高尿酸血症的鉴别诊断182

6.23.肾结石的鉴别诊断183

6.24.低尿酸血症的鉴别诊断184

6.25.肿瘤的肾并发症186

6.26.引起全身浮肿的疾病187

6.27.尿毒症的临床改变188

6.28.呼吸性酸中毒的鉴别诊断191

6.29.呼吸性碱中毒的鉴别诊断192

6.30.酸碱紊乱床旁解释的粗略方法193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194

7.1.杵状指的鉴别诊断194

7.3.支气管扩张的鉴别诊断196

7.4.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196

7.5.漏出性和渗出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197

7.6.胸部X线检查阴性的咳嗽的鉴别诊断198

7.7.单侧肺门肿大的鉴别诊断199

7.8.双侧肺门肿大的鉴别诊断199

7.9.气胸的鉴别诊断200

7.10.与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的反复肺部感染的鉴别诊断201

7.11.嗜酸性细胞增多性肺病的鉴别诊断202

7.12.间质性肺病的鉴别诊断203

7.13.呼吸衰竭的鉴别诊断205

7.14.机械通气撤除的指征206

7.15.肺泡通气过度的鉴别诊断206

7.16.慢性肺泡通气不足的鉴别诊断207

7.17.血管造影示肺栓塞病人的症状和体征208

7.18.肺拴塞的心电图改变209

7.19.肺拴塞病人胸部X线检查的共同表现209

7.20.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疾病210

7.21.影响肺炎球菌性肺炎预后的指标211

7.22.肺脓肿的病因分类211

7.23.过敏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的诊断标准212

7.24.肾透析的肺部并发症213

7.25.与支气管肺癌相关的副癌综合征213

7.26.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214

7.27.肺转移肿瘤的鉴别诊断214

7.28.纵隔肿块的鉴别诊断215

7.29.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肺部表现217

7.30.肺肾综合征217

7.31.肾移植病人发热和肺部浸润的鉴别诊断219

7.32.可致弥漫性间质性肺病的药物219

第八章 临床免疫学与风湿病221

8.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221

8.2.伴有雷诺氏现象的疾病222

8.3.风湿性多发性肌痛223

8.4.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24

8.5.Behset综合征的诊断224

8.6.硬皮病的诊断标准225

8.7.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诊断标准226

8.8.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26

8.9.Reit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228

8.10.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229

8.11.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29

8.12.银屑病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30

8.13.炎症性单关节炎的鉴别诊断231

8.14.结节病的诊断标准231

8.15.类风湿因子阳性的鉴别诊断232

8.16.冷球蛋白血症的鉴别诊断233

8.17.免疫缺陷状态的分类234

8.18.血管炎的分类235

8.19.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抗体236

8.20.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特征237

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238

9.1.昏迷的分类与鉴别诊断238

9.2.脑膜炎的鉴别诊断239

9.3.周围神经病的鉴别诊断240

9.4.痴呆的分类241

9.5.谵妄和急性精神错乱的分类242

9.6.抑郁症的继发病因244

9.7.脑脊液葡萄糖减少的原因2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