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弹性分组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弹性分组环
  • 陶智勇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50769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宽带通信系统-综合业务通信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弹性分组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城域传送网的发展1

1.1 城域网及其重要地位1

1.2 城域网的结构3

1.2.1 城域网的结构4

1.2.2 城域网与骨干网的比较7

1.2.3 城域网建设的几点考虑9

1.3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10

1.3.1 MSTP的总体结构10

1.3.2 以太网在MSTP上的实现11

1.3.3 AIM统计复用接入在MSTP上的实现13

1.3.4 SDH/MSTP生存期分析14

1.4.1 城域WDM系统的功能要求15

1.4 基于WDM的多业务传送平台15

1.4.2 城域WDM系统对光纤的要求16

1.4.3 城域WDM系统中器件的要求17

1.5 基于以太网的多业务传送平台24

1.5.1 以太网的历史24

1.5.2 以太网技术成功的因素26

1.5.3 以太网技术发展前瞻28

1.6 基于RPR的多业务传送平台29

1.6.1 弹性分组环30

1.6.2 RPR技术的特征30

1.7 MSR概述34

1.7.1 MSR的诞生背景34

1.7.3 MSR拓扑结构35

1.7.2 MSR协议35

1.7.4 MSR系统的组成与主要构件36

1.7.5 MSR成帧器与通用帧格式37

1.7.6 MSR的市场定位、应用与特点38

1.8 城域网的发展趋势40

1.8.1 城域网的预测40

1.8.2 未来城域网网络结构41

1.8.3 城域网解决方案面临的技术难题43

1.8.4 GMPLS控制和业务管理43

第2章 RPR标准化组织与技术进展45

2.1 IEEE802系列标准45

2.2.1 3个RPR相关的国际组织48

2.2 RPR的标准化进程48

2.2.2 目前已完成的标准内容49

2.2.3 RPR的市场应用前景50

2.3 动态分组传送技术51

2.3.1 动态分组技术DPT概述51

2.3.2 DPT的关键技术52

2.3.3 DPT的应用56

2.4 弹性分组传送技术58

2.4.1 RPT的MAC帧58

2.4.2 嵌入式控制协议59

2.4.3 自动拓扑发现机制59

2.4.4 保护倒换机制60

2.4.5 环同步机制60

2.4.6 RPT与其他技术相比61

2.5 RPR与其他技术的比较62

2.5.1 RPR与SDH技术的比较62

2.5.2 RPR与千兆以太网的比较64

2.5.3 RPR与POS技术的比较64

2.5.4 RPR与DPT技术的比较64

第3章 RPR的MAC参考模型及帧结构66

3.1 弹性分组环的基本概念66

3.1.1 环的结构和操作67

3.1.2 业务类别68

3.1.3 MAC层的结构69

3.1.4 拓扑发现机制及环保护功能69

3.1.5 带宽的公平调度70

3.2 MAC参考模型71

3.3 媒体访问控制提供的服务74

3.3.1 媒体访问控制(MAC)的业务类型74

3.3.2 对客户层的MAC业务75

3.3.3 MAC数据通路78

3.4 弹性分组环的通用帧结构78

3.5 弹性分组环的控制帧格式81

3.6 弹性分组环的公平帧格式82

3.7 空闲帧和无效的弹性分组环帧83

第4章 MAC数据通路85

4.1 概述85

4.2 RPR流量分类和MAC数据通路的结构86

4.2.1 RPR的流量分类86

4.2.2 MAC数据通路的基本结构88

4.2.4 可环回数据通路89

4.2.3 带宽回收89

4.3 环选择90

4.3.1 环选择概述90

4.3.2 环选择的客户控制91

4.4 带宽分配92

4.4.1 单队列统一带宽分配93

4.4.2 双队列统一带宽分配94

4.4.3 单队列空间带宽分配94

4.4.4 双队列空间带宽分配95

4.4.5 累积的环带宽分配96

4.5 发送速率同步97

4.5.2 发送速率同步的实现机理98

4.5.1 为什么需要发送速率同步功能98

4.6 速率控制和MAC调节器99

4.6.1 MAC调节器的通用描述100

4.6.2 MAC调节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101

4.6.3 调节器流控指示信号的产生104

4.7 MAC数据通路的设计和操作107

4.7.1 单队列MAC的设计和发送操作107

4.7.2 双队列MAC的设计和发送操作110

4.7.3 MAC数据通路的接收操作113

第5章 无线局域网WLAN116

5.1 拓扑发现协议概述116

5.2 环拓扑发现算法117

5.3 拓扑发现状态表120

5.4 拓扑发现消息125

5.4.1 拓扑发现消息格式125

5.4.2 拓扑扩展状态消息帧126

5.4.3 消息处理128

5.5 生成树协议128

5.5.1 RPR与802.ld和802.lq网桥的兼容129

5.5.2 生成树协议130

5.6 VLAN技术及其他135

5.6.1 VLAN概述135

5.6.2 IEEE802.lq137

5.6.3 VLAN的动态管理139

5.6.4 802.lp协议141

第6章 RPR的网络保护142

6.1 RPR网络保护协议概述142

6.2 定向保护145

6.2.1 定向保护协议规则146

6.2.2 定向保护协议参数146

6.2.3 定向保护协议状态表146

6.3 环回保护150

6.3.1 环回保护机制151

6.3.2 环回保护协议规则151

6.3.3 环回网络保护参数152

6.4 网络保护消息帧格式155

6.5 网络保护实例156

6.5.2 双向两根光纤切断158

6.5.1 单根光纤切断158

6.5.3 节点失效159

6.6 与SDH自愈环的分析与比较159

6.6.1 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160

6.6.2 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163

第7章 RPR的公平性问题170

7.1 概述170

7.2 RPR公平算法需要解决的问题172

7.2.1 模型1:停车场173

7.2.2 模型2:平行的停车场174

7.2.3 模型3:上游的平行停车场174

7.2.5 模型5:双出口停车场——多阻塞点175

7.2.4 模型4:多流量停车场175

7.2.6 模型6:迁移的阻塞点176

7.2.7 模型7:阻塞的高/低带宽对177

7.2.8 模型8:旋转的阻塞对179

7.3 RPR MAC层的公平性目标179

7.4 CQMA公平算法180

7.4.1 算法使用的缩略语、变量和术语180

7.4.2 MAC公平性的实现过程182

7.4.3 公平算法实现举例192

7.4.4 小结196

7.5 标准公平算法196

7.5.1 算法使用的主要变量和术语196

7.5.2 公平帧(FF,Fairness Frame)197

7.5.3 MAC公平性的实现过程199

7.5.4 拥塞检测203

7.5.5 和数据通路的相互影响204

第8章 RPR的物理层206

8.1 RPR的物理层概述206

8.2 MAC物理层业务接口207

8.3 吉比特以太网物理层实体208

8.3.1 吉比特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和物理层实体208

8.3.2 IEEE802.3帧格式209

8.3.3 千兆以太网的体系结构212

8.3.4 吉比特以太网的物理层214

8.3.5 千兆以太网的现实224

8.4 10吉比特以太网物理层实体225

8.4.1 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和物理层实体225

8.4.2 10G以太网的发展226

8.4.3 10G以太网标准的体系结构228

8.4.4 10G以太网的物理层230

8.4.5 10G以太网的帧格式231

8.4.6 10G以太网的速率适配232

8.4.7 XAUI芯片接口233

8.5 SDH和SONET物理层接口234

8.5.1 SDH和SONET网络节点接口的标准速率235

8.5.2 SDH和SONET光接口及其技术要求237

8.5.3 SPI接口和SFI接口239

8.5.4 SDH适配子层240

8.6 弹性分组环的实现方案248

8.6.1 内嵌RPR的基于SDH的MSTP实现原理249

8.6.2 RPR接口板各模板的设计及其功能250

第9章 RPR的网络管理257

9.1 概述257

9.1.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257

9.1.2 RPR网络管理概述258

9.2 RPR的运营、管理和维护259

9.2.1 RPR的OAM功能概述259

9.2.2 RPR的故障管理260

9.2.3 OAM中的激活/去激活功能265

9.2.4 OAM中的flush功能265

9.2.5 失效期间OAM帧的处理266

9.2.6 OAM帧的定义及检测程序266

9.3.1 层管理模型概述269

9.3 RPR的层管理(layer management)269

9.3.2 通用的管理原语270

9.3.3 MLME服务接口271

9.3.4 RPR的反射请求/响应管理274

9.3.5 PLME服务接口275

9.4 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和RPR MIB275

9.4.1 SNMP概述275

9.4.2 SNMP管理信息(SMI和MIB)278

9.4.3 SNMPv2和SNMPv3280

9.4.4 RPR的管理信息库MIB281

附录Ⅰ 名词与术语285

附录Ⅱ 缩略语289

参考文献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