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激励原理与方法 社会主义的优势与人的潜能开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激励原理与方法 社会主义的优势与人的潜能开发](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4378820.jpg)
- 徐永森,戴尚理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109047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激励原理与方法 社会主义的优势与人的潜能开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激励的意义与原理1
第一节 激励——时代趋势1
一、激励的含义1
二、人的潜能与激励的效能3
三、激励是管理的核心6
四、激励在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地位11
五、激励在当今社会发展、竞争中的意义14
六、激励理论与改革——如何建立和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20
一、领导影响力与权力影响力 (123
一、激励与规范的关系27
第二节 激励与规范27
二、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29
三、向激励型转变的对策31
第三节 激励的原理与方法类型37
一、人类行为的根本规律——行为的价值规律37
二、对“满足说”的质疑40
三、激励的根本基点和基本原理42
四、激励方法的类型44
第四节 西方激励理论评介46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46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51
三、马克思主义与需要理论52
四、对西方激励理论的概括评价59
一、主人翁精神的激励64
第一节 主人翁精神的激励与民主激励64
第二章 作风性激励方法64
二、民主的含义与民主的激励原理67
三、民主的层次性与民主建设的方法70
四、影响职工主人翁精神的原因及对策75
五、保证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改革的基本要求78
六“费时可以换来高度的士气”82
七、“听至少与讲同样重要”84
八、拿破仑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89
九、“职工参与”运动的新潮流90
第二节 服务激励与带动激励94
一、服务激励94
二、服务激励与“感情投资”的本质区别97
三、带动激励98
四、关键在于机制100
第三节 公平公正激励104
一、公平与公正105
二、公平激励原理107
三、西方公平理论评介109
四、消除社会不公对策111
五、公平观与公平感112
六、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社会主义公平原则探讨114
七、公正激励与“公正廉明”119
第四节 威信效应——非权力影响激励122
二、非权力影响力的构成要素及特征125
三、威信的强化效应128
四、提高威信的途径129
第五节 除障激励与防挫保健131
一、障碍类型及除障激励的原理131
二、消除障碍的关健133
三、防止挫伤群众的积极性134
四、注意除障防挫136
第一节 政策激励与教育激励138
一、政策的巨大威力138
第三章 一般性激励方法138
二、政策的激励原理139
三、教育的激励原理142
四、“教育——自我教育”的方法原则144
五、“教育——自我教育”的宏观体系147
第二节 奖惩激励148
一、奖惩系统与奖惩机制149
二、奖惩的类型152
三、奖惩的激励原理153
四、四结合四为主的原则155
五、协调、及时、公平严明的原则163
第三节 榜样激励167
一、榜样力量的构成要素167
二、价值认同的社会环境——雷锋式人物涌现的社会条件168
三、必不可少的最重要榜样173
四、教育模式的变革——大力发展形象教育176
第四节 竞争激励180
一、竞争与竞赛的异同180
二、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的竞争184
三、竞争的调节——新的工作方式187
四、竞争意识教育——竞争机制的配套工程188
第五节 竞赛激励189
一、竞赛的激励原理189
二、正确精神的灌铸191
三、评价标准与考核193
四、集中性竞赛的利弊196
五、竞赛的多种类型和形式199
一、何谓尊重人201
第一节 尊重激励、信任激励与责权激励201
第四章 微观性激励方法201
二、信任人的哲理与效应203
三、自尊心、自信心与人的潜能开发206
四、责权激励——“没有权力的责任是有害的”210
五、“使别人觉得重要他就会重要”213
六、“不能让无法信赖部属的人当干部”——不可提拔的五种人217
七、不记“旧帐”的人事管理219
八、“以祸得福”的松下成功经验220
一、支持——领导者的职责与方法223
第二节 支持激励与理解激励223
二、理解——信任与支持的特殊形式225
三、“理解的喜悦”与“理解万岁”227
四、发展交流沟通——增进相互理解的途径228
第三节 成就激励与高层价值需求激励230
一、成就激励230
二、高层价值需求激励234
三、女排姑娘的追求力量235
四、日本企业的“情热发电”237
一、目标与目标管理239
第四节 目标激励与目标管理激励239
二、目标的功能与目标激励240
三、目标认同与目标的管理242
四、目标激励力量的分析公式244
五、目标管理激励247
六、亚科卡的“季节审查制”249
第五章 人际关系与激励252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252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252
二、“人人爱单位才能个个爱祖国”——集体内部的人际关系问题254
三、人际关系与集体的团结、凝聚力、士气和战斗力257
四、人际关系的激励原理259
五、“千金易求,人心难得”——沙市企业家们的体会261
六、国外杰出企业人际关系举例264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优化270
一、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270
二、阻碍人际吸引的因素272
三、人际关系行为模式275
四、优化人际关系的基本途径275
五、“小即是美”——组织形态与人际关系279
六、抑制嫉妒行为283
第三节 管理者的人群关系286
一、一位国外企业家的体验286
二、一切着眼于贡献——杜拉克的“有效人群关系”论290
三、领导理论中的人际关系问题293
第四节 人际沟通298
一、沟通的种类298
二、对话的特征与要求301
三、个别交谈的艺术303
四、沟通的优化305
五、国外杰出公司的“自由沟通”307
第一节 观念与信念310
一、观念及观念与概念、心理、思维、行为的关系310
第六章 信念、理想与激励310
二、观念的体系与结构313
三、信念315
第二节 理想概述318
一、理想的特质318
二、理想的功能321
三、理想力量的构成和发挥原理322
一、组织目标与组织生命的关系323
第三节 共产主义信念和理想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命线323
二、两种思想体系的对立——社会理想与其他理想的关系326
三、“替代论”的错误329
第四节 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原理331
一、信念教育是基础,理论教育是基础的基础331
二、价值观念的特征与信念、理想教育的多样性、早期性原则333
三、不能没有共产主义形象的宣传和精神的提倡336
四、理想、道德的超前性——一个长期困扰人们的理论问题338
写在末尾的话——关于激励机制的系统工程问题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