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现代写作教程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董小玉,刘海涛主编;金长民,任遂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9803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汉语-写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现代写作教程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现代写作的含义与作用2
一、现代写作的含义2
二、现代写作的作用4
第二节 现代写作的特性6
一、个体的创造性7
二、实践的操作性7
三、动态的综合性8
第三节 高师现代写作课的任务10
一、传授写作理论10
二、锻炼综合素质11
三、增强教练本领12
第四节 现代写作教程的框架体系与学习方法13
一、现代写作教程的框架体系13
二、现代写作“教”与“学”的方法15
[思考与练习]18
上编 写作原理论23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23
第一节 写作主体的素质23
一、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23
二、写作主体的学识修养24
三、写作主体的人格品位26
四、写作主体的审美理想27
第二节 写作主体的能力29
一、写作主体的观察能力29
二、写作主体的感受能力30
三、写作主体的思维能力32
四、写作主体的想象能力34
第三节 写作客体的构成35
一、对象化的自然景观36
二、群体化的社会生活37
三、个体化的人生状态38
四、外在化的精神产品39
第四节 写作主客体的关系40
一、写作主客体的对照关系40
二、写作主客体的同型关系41
三、写作主客体的双向建构43
四、写作主客体联系的中介44
[思考与练习]45
第三章 写作载体与受体48
第一节 写作载体的内质48
一、材料的含义与作用48
二、材料的选择与使用49
三、主题的含义与特性51
四、主题提炼的要求与方法52
第二节 写作载体的外形54
一、结构的含义与形式54
二、结构的单位与要求56
三、语言的特性与功能58
四、语言的要求与素养60
第三节 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62
一、写作受体解读的素质62
二、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63
三、写作受体解读的原则与方法65
第四节 写作受体与写作载体的关系67
一、写作受体对写作载体的选择67
二、写作载体对写作受体的制约68
三、写作受体与载体的双向建构70
[思考与练习]70
第四章 写作行为过程74
第一节 写作感知74
一、写作感知的特性74
二、写作感知的过程76
三、写作感知的方法80
第二节 写作运思82
一、写作运思的特性82
二、写作运思的过程84
三、写作运思的方式86
第三节 写作行文88
一、写作行文的特性88
二、写作行文的过程89
三、写作行文的方法93
[思考与练习]95
第五章 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98
第一节 写作表达方式98
一、叙述的视角与方法98
二、描写的类别与要求101
三、抒情的方式与要求105
四、议论的要素与方法108
五、说明的分类与方法110
第二节 传统常用写作技法111
一、聚焦与立骨111
二、悬念与那辗114
三、巧合与误会116
第三节 现代常用写作技法118
一、意识流与蒙太奇118
二、反讽与黑色幽默122
三、象征与变形125
第四节 写作技法的辩证艺术126
一、正与反127
二、虚与实128
三、抑与扬128
四、张与弛129
五、断与续131
[思考与练习]132
中编 写作文体论137
第六章 新闻文体137
第一节 消息137
一、消息的界说和源流137
二、消息的类别和特征138
三、消息的写作141
第二节 通讯147
一、通讯的界说与源流147
二、通讯的类别与特征148
三、通讯的写作151
第三节 深度报道155
一、深度报道的界说与源流155
二、深度报道的类别与特征156
三、深度报道的写作160
[思考与练习]162
第七章 文学文体168
第一节 散文168
一、散文的界说与分类168
二、散文的审美特征169
三、散文的写作172
第二节 诗歌175
一、诗歌的界说与分类175
二、诗歌的审美特征177
三、诗歌的写作179
第三节 小说182
一、小说的界说与分类182
二、小说的审美特征184
三、小说的写作186
第四节 戏剧文学190
一、戏剧文学的界说与分类190
二、戏剧文学的审美特征191
三、戏剧文学的写作192
第五节 影视文学195
一、影视文学的界说与分类195
二、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196
三、影视文学的写作197
[思考与练习]201
第八章 理论文体203
第一节 社会评论203
一、社会评论的界说203
二、社会评论的类别204
三、社会评论的特征207
四、社会评论的写作209
第二节 文艺评论212
一、文艺评论的界说212
二、文艺评论的类别212
三、文艺评论的特征214
四、文艺评论的写作215
第三节 学术论文218
一、学术论文的界说218
二、学术论文的类别219
三、学术论文的特征219
四、学术论文的写作220
[思考与练习]225
第九章 应用文体227
第一节 行政公文227
一、行政公文概述227
二、几种常用行政公文的写作234
第二节 事务文书248
一、事务文书概述248
二、常用事务文书的写作249
第三节 教学文书255
一、教学文书概述255
二、常用教学文书的特点与写作256
[思考与练习]261
下编 写作教学论267
第十章 现代写作教学概观267
第一节 现代写作教学的发展趋势267
一、教学观念的现代化267
二、教学体系的适时应变268
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269
四、人文素质的培养270
第二节 有代表性的现代写作教材270
一、写作教材的继承期271
二、写作教材的发展期271
三、写作教材的综合期273
四、写作教材的锤炼期275
第三节 现代写作教学原理276
一、革故鼎新的写作教学思路276
二、“文本”论与“人本”论277
三、“技能”论与“智能”论279
四、静态系统与动态系统280
五、写作教学核心原理的确立282
第四节 各具特色的写作教学体系283
一、写作知识——训练教学体系283
二、写作智能——技能训练体系284
三、写作教学系统工程285
四、题型写作教学法286
五、各种类型的国家级、省级写作精品课程287
[思考与练习]288
第十一章 中学作文教学原理290
第一节 中学作文教学的原则290
一、注重基础,适应发展290
二、循序渐进,扶而后放292
三、读写并举,悟文析法293
四、综合培养,全面发展293
第二节 中学作文教学的过程294
一、作文命题294
二、审题指导296
三、作文批改301
四、作文讲评303
第三节 中学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304
一、思维能力是作文能力的核心304
二、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305
第四节 中学作文教学评价309
一、作文教学要有正确的评价观310
二、作文评价的基本内容310
三、作文教学评价的常见形式313
[思考与练习]314
第十二章 信息时代的新媒体写作教学317
第一节 信息时代新媒体写作的基本特征和应用前景317
一、新媒体写作的基本特征317
二、新媒体写作的应用前景319
第二节 网络新闻写作320
一、网络新闻写作的特征320
二、网络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322
第三节 博客写作329
一、博客的出现329
二、博客的写作特征329
三、博客写作的原则和方法335
第四节 微博写作337
一、微博的出现337
二、微博的写作特征337
三、微博写作的方法338
第五节 新媒体写作的新教学模式340
一、积极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340
二、依托网络建立开放式的教学模式340
三、建立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体系341
[思考与练习]341
第二版后记342
第三版后记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