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学习理论概论 科学哲学的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学习理论概论 科学哲学的视角](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4422853.jpg)
- 刘瑞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3924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48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158页
- 主题词:科学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学习理论概论 科学哲学的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科学学习是科学教育的中心1
1.2 作为科学教育理论基础的科学哲学2
1.3 科学哲学与科学学习3
1.4 科学学习的四个基本维度及其关系4
参考文献7
第2章 科学哲学、科学教育与科学学习理论9
2.1 科学哲学对科学教育的影响9
2.1.1 科学教育研究中当代科学哲学的缺失9
2.1.2 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在科学教育研究中的崛起9
2.1.3 科学教育研究者对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哲学的忽视12
2.2 科学教育发展中的科学学习理论14
2.2.1 早期的科学教育:受缚于古典教育的科学学习方式14
2.2.2 进步主义时期的科学教育:“儿童中心论”与“做中学”16
2.2.3 科学课程改革时期的科学教育:“发现学习”与“探究学习”20
2.2.4 当代科学教育: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4
参考文献30
第3章 科学哲学的历史及脉络33
3.1 实证主义科学哲学:从经典经验主义到逻辑实证主义33
3.1.1 经典经验主义33
3.1.2 实证主义35
3.1.3 逻辑实证主义与逻辑经验主义36
3.2 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哲学:科学知识增长论37
3.2.1 科学知识增长论产生的科学、哲学背景38
3.2.2 科学知识增长论概述39
3.3 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科学发展的结构42
3.3.1 库恩的科学发展图像43
3.3.2 常规科学与范式43
3.3.3 异常现象与科学危机45
3.3.4 科学革命与范式转换46
3.4 “三个世界”理论:世界1、2、3及其相互作用48
3.4.1 世界1、2、348
3.4.2 世界3的本体论地位49
3.4.3 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51
3.4.4 语言、自我、科学与世界352
参考文献53
第4章 科学学习的起源:学生的主观期望及其批判性反思55
4.1 科学学习的实证主义起源55
4.1.1 追求“确定性”:科学学习实证主义起源的基本预设56
4.1.2 科学学习起源于学生经过“净化”的头脑57
4.1.3 归纳的本质和重复在科学学习中的作用60
4.2 对科学学习实证主义起源的批判性考察63
4.2.1 确定性的终结——生理和逻辑的考察63
4.2.2 没有无期望的重复——心理的考察66
4.3 科学学习起源于学生的主观期望及其批判性反思69
4.3.1 重建理性:科学的理性在于批判70
4.3.2 主观期望是人类学习的起源71
4.3.3 科学学习起源于学生对主观期望的批判性反思73
参考文献75
第5章 科学学习的过程:尝试与清除错误77
5.1 融入科学学习:问题及其成长77
5.1.1 理解问题先于理解理论78
5.1.2 问题的产生79
5.1.3 问题的成长和演变82
5.2 尝试与清除错误85
5.2.1 可错性是人的本性,同时也是科学的属性85
5.2.2 学生本能的试错与科学家的试错87
5.2.3 试错法与演绎推理89
5.2.4 科学的预测性本质与科学学习中的实验设计91
5.3 科学学习中的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93
5.3.1 “大胆猜想”中的创造思维93
5.3.2 “严格反驳”中的批判思维96
5.3.3 科学学习过程的概念模型98
参考文献99
第6章 科学学习的结果:学生的概念架构101
6.1 概念及其架构101
6.1.1 “结构”之于《科学革命的结构》101
6.1.2 概念的本质:以分类的方式把握自然规律103
6.1.3 概念的结构性和扩展性105
6.2 学生的概念架构108
6.2.1 基本预设与概念架构108
6.2.2 现象基元与概念碎片110
6.2.3 学生概念与科学概念112
6.3 促进概念转变的科学学习114
6.3.1 概念转变的经典研究115
6.3.2 概念转变的困难116
6.3.3 促进概念转变的科学学习118
参考文献121
第7章 科学学习的本质:“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123
7.1 从“三个世界”的观点看科学和科学学习123
7.1.1 科学是为使“客观知识”的第三世界发展的活动124
7.1.2 科学学习以学生的主观世界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126
7.1.3 世界3客体在科学学习中的存在形式127
7.2 学生主观世界的发展:世界1、3与世界2的相互作用130
7.2.1 物质世界与学生主观世界的相互作用130
7.2.2 世界3客体与学生主观世界的相互作用134
7.3 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对立与超越——基于“三个世界”的客观主义认识论137
7.3.1 亟待变革的客观主义认识论138
7.3.2 科学学习中的主观主义认识论——建构主义139
7.3.3 基于“三个世界”的客观主义认识论140
参考文献143
第8章 结语:必要的张力145
8.1 本能的教条与批判的理性145
8.2 试错的被动性与主动性146
8.3 概念的个人性与主体间性146
8.4 本体论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