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4431403.jpg)
- 刘惠玲,辛言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5510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环境物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0.1 物理环境与环境物理学1
0.1.1 物理环境1
0.1.2 环境物理学2
0.2 物理性污染及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3
0.2.1 物理性污染3
0.2.2 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4
第1章 环境噪声概述5
1.1 噪声的基本概念5
1.1.1 声音及其物理特性5
1.1.2 噪声污染6
1.1.3 我国噪声的概况7
1.2 噪声的危害9
1.2.1 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9
1.2.2 噪声可诱发疾病9
1.2.3 噪声损害设备和建筑物10
1.3 环境噪声控制概述10
1.3.1 环境声学研究的内容10
1.3.2 噪声控制的方法11
1.3.3 噪声的利用12
习题113
第2章 噪声控制中的声学基础14
2.1 声音的基本性质与声的量度14
2.1.1 声波的产生14
2.1.2 声波的描述14
2.2 平面声波15
2.3 声波的能量、声功率和声强18
2.3.1 声能量和声功率18
2.3.2 声强和声能密度18
2.4 声波的传播19
2.4.1 声波的反射、折射和透射19
2.4.2 声波的衍射22
2.4.3 声源的指向性22
2.4.4 声波的叠加23
2.5 声级及其运算24
2.5.1 声级的定义24
2.5.2 声级的计算25
2.5.3 声音的频谱28
2.5.4 响度与响度级30
2.5.5 计权声级31
2.6 声波的衰减31
2.6.1 点声源的声波衰减32
2.6.2 线声源的声波衰减32
2.6.3 圆柱面声源的声波衰减32
2.6.4 长方形声源的声波衰减33
习题233
第3章 噪声测量、评价与影响预测35
3.1 噪声测量35
3.1.1 测量仪器35
3.1.2 测量方法41
3.2 噪声评价51
3.2.1 噪声评价方法52
3.2.2 噪声标准61
3.3 环境噪声预测63
3.3.1 道路交通噪声预测64
3.3.2 工业企业生产噪声预测69
3.3.3 工程施工噪声预测70
3.3.4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71
习题371
第4章 吸声降噪73
4.1 概述73
4.1.1 材料的声学分类和吸声结构73
4.1.2 吸声评价方法74
4.1.3 吸声降噪特性76
4.2 多孔吸声材料77
4.2.1 多孔吸声材料的结构特征和吸声机理77
4.2.2 影响多孔吸声材料吸声性能的因素78
4.2.3 空间吸声体81
4.3 共振吸声结构82
4.3.1 共振吸声原理82
4.3.2 常用吸声结构83
4.4 室内吸声降噪90
4.4.1 室内声压级90
4.4.2 室内声场的衰减和混响时间93
4.4.3 室内吸声降噪计算94
4.4.4 室内吸声设计95
4.5 吸声降噪工程应用实例96
习题4100
第5章 隔声技术101
5.1 隔声原理101
5.1.1 透射系数与隔声量101
5.1.2 单层匀质构件的隔声性能103
5.1.3 双层墙的隔声性能107
5.1.4 多层复合隔声结构111
5.1.5 孔洞和缝隙对墙体隔声的影响111
5.2 隔声间115
5.2.1 隔声间的降噪量115
5.2.2 隔声门和隔声窗116
5.3 隔声罩118
5.3.1 隔声罩的降噪量118
5.3.2 隔声罩设计要求119
5.3.3 隔声罩通风降温设计119
5.4 隔声屏障120
5.5 管道隔声122
5.6 隔声设计123
5.7 隔声技术工程应用实例125
习题5133
第6章 消声器134
6.1 消声器的分类、性能评价和设计程序134
6.1.1 消声器的分类134
6.1.2 消声器的基本要求134
6.1.3 消声器性能评价135
6.1.4 消声器的设计程序139
6.2 阻性消声器140
6.2.1 阻性消声器基本原理140
6.2.2 阻性消声器的类型141
6.2.3 气流对阻性消声器消声性能的影响143
6.2.4 阻性消声器的设计145
6.3 抗性消声器147
6.3.1 扩张室消声器147
6.3.2 共振腔消声器152
6.4 阻抗复合式消声器156
6.5 微穿孔板消声器157
6.6 干涉式消声器158
6.7 消声器工程应用实例159
习题6165
第7章 隔振与阻尼166
7.1 隔振原理及基本方法166
7.1.1 隔振原理166
7.1.2 隔振的基本方法172
7.2 隔振元件与隔振设计173
7.2.1 隔振元件173
7.2.2 隔振设计176
7.3 阻尼减振179
7.3.1 阻尼的概念及产生机理179
7.3.2 阻尼的产生机理180
7.3.3 阻尼减振原理183
7.3.4 阻尼材料183
7.3.5 阻尼的基本结构及其应用186
7.4 隔振与降噪工程应用实例189
习题7198
第8章 噪声的主动控制199
8.1 概述199
8.1.1 噪声主动控制系统199
8.1.2 噪声主动控制方法200
8.2 噪声主动控制应用203
8.2.1 管道噪声的主动控制203
8.2.2 变压器噪声控制205
8.2.3 汽车内部噪声206
8.2.4 主动隔振控制207
8.2.5 反馈控制在主动隔振中的应用210
习题8213
第9章 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214
9.1 电磁环境概述214
9.1.1 电磁环境与电磁辐射污染214
9.1.2 电磁辐射污染的来源214
9.1.3 电磁辐射污染的途径216
9.1.4 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217
9.1.5 电磁辐射污染的特点及现状222
9.2 电磁辐射基础223
9.2.1 电磁场223
9.2.2 电磁辐射225
9.2.3 射频电磁场226
9.2.4 电磁波的传播特性229
9.3 电磁辐射污染的监测及评价231
9.3.1 电磁辐射监测技术231
9.3.2 电磁辐射评价标准及方法233
9.4 电磁辐射的预测238
9.4.1 电磁波的传播238
9.4.2 环境电磁场预测方法240
9.4.3 电磁辐射场强的预测241
9.5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技术247
9.5.1 电磁辐射污染防护的基本原则247
9.5.2 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治措施248
9.5.3 电磁辐射防治技术252
9.5.4 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的屏蔽防护应用实例256
习题9258
第10章 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259
10.1 概述259
10.1.1 放射性污染259
10.1.2 放射性污染的来源259
10.1.3 辐射的生物效应263
10.1.4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265
10.2 放射性基础267
10.2.1 放射性辐射的基本知识267
10.2.2 放射性环境保护的相关概念270
10.2.3 辐射效应的有关概念270
10.3 放射性污染的测量及评价271
10.3.1 放射性污染的监测方法271
10.3.2 放射性污染测量仪器274
10.3.3 放射性评价标准275
10.3.4 放射性评价方法276
10.4 放射性污染防护277
10.4.1 环境放射性污染特点277
10.4.2 放射性废物的分类278
10.4.3 放射性污染防护的基本原则279
10.4.4 放射性的防护措施279
10.5 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280
10.5.1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原则280
10.5.2 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280
10.5.3 某核电厂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实例288
习题10290
第11章 热污染及其防治291
11.1 概述291
11.1.1 热环境291
11.1.2 热环境对人的影响291
11.2 热污染及其影响293
11.2.1 热污染293
11.2.2 热污染对水体的影响295
11.2.3 热污染对大气的影响296
11.2.4 热岛效应300
11.3 热污染评价与标准302
11.3.1 水体热环境评价与标准302
11.3.2 大气热环境评价与标准303
11.4 热污染防治306
11.4.1 水体热污染防治306
11.4.2 大气热污染防治308
11.4.3 热岛效应的防治309
11.4.4 余热利用310
11.4.5 新型热污染控制技术312
习题11317
第12章 光污染及其防治318
12.1 光环境318
12.1.1 概述318
12.1.2 光环境的影响因素319
12.1.3 光源及其类型320
12.1.4 光污染325
12.2 光学基础及测量仪器330
12.2.1 照明单位及度量330
12.2.2 光环境测量仪器333
12.3 光环境的质量评价334
12.3.1 天然光环境质量评价334
12.3.2 人工光环境质量评价336
12.4 光污染防治技术340
12.4.1 可见光污染防治340
12.4.2 红外线、紫外线污染防治344
12.4.3 激光污染的预防344
12.5 光污染的防治管理345
12.5.1 光污染防治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345
12.5.2 光污染防治对策与管理345
习题12347
参考文献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