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应变建筑 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应变建筑 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4433320.jpg)
- 吕爱民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82698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73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185页
- 主题词:大陆性气候-影响-建筑-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应变建筑 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建筑与气候的关联3
1.1.1 建筑:作为气候的过滤器3
1.1.2 关联的内容6
1.1.3 历史的渊流12
第二节 新的起点:挑战与机遇16
1.2.1 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使命16
1.2.2 新机遇新起点20
1.2.3 寻找新视角23
第三节 我国建筑气候问题的特殊性24
1.3.1 大陆性气候与气候大陆度24
1.3.2 我国大陆性气候的特点26
1.3.3 大陆性气候对我国建筑的影响30
1.3.4 建筑应变问题的提出38
第二章 应变建筑观的建构39
第一节 应变与应变的建筑观41
2.1.1 建筑应变的内涵41
2.1.2 应激性:来自生物界的启示42
2.1.3 生命建筑观——气候应变设计47
第二节 建筑应变的进化结构55
2.2.1 建筑形态的演进55
2.2.2 建筑应变的进化特征56
2.2.3 生物应变的进化结构58
2.2.4 建筑应变的进化结构59
第三节 建筑应变的双极不平衡性63
2.3.1 气候的“用”比“防”更难以实现64
2.3.2 冷是生存的障碍,而热是舒适的障碍65
2.3.3 体型系数的控制对防寒的效果更为明显66
第四节 建筑应变的目标、原则、路径和方向68
2.4.1 应变的目标:动态的舒适68
2.4.2 建筑应变的设计原则72
2.4.3 路径:适宜技术74
2.4.4 方向:自动化与智能化78
第三章 应变的建筑界面81
第一节 建筑界面及其膜效应83
3.1.1 界面与空间质地83
3.1.2 膜效应与选择透过性84
3.1.3 界面应变的意义89
第二节 外界面的资源属性93
3.2.1 外界面资源属性的内涵93
3.2.2 外界面资源的差异性分布94
3.2.3 外界面资源与空间量的对应关系96
第三节 开放建筑与界面应变98
3.3.1 内界面功能的再认识98
3.3.2 开放建筑的内界面101
第四节 界面应变的技术层级104
3.4.1 材料技术与玻璃表皮104
3.4.2 构造技术与双层表皮108
3.4.3 智能技术与动态表皮111
第四章 大陆性气候下的应变建筑形态115
第一节 平面与剖面的应变117
4.1.1 平面设计与热环境117
4.1.2 剖面设计与风环境121
4.1.3 建筑群体的通风应变124
第二节 建筑类型及其大陆性气候属性127
4.2.1 独立式住宅127
4.2.2 联排式住宅128
4.2.3 多层住宅129
4.2.4 跃层住宅129
4.2.5 高层建筑130
4.2.6 地下建筑130
第三节 合院的应变重构131
4.3.1 旧院落132
4.3.2 应变的新院落135
第四节 寓动于恒——窑洞的启示138
4.4.1 建筑始于洞穴138
4.4.2 愚动于衡,以静致动139
4.4.3 窑洞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141
第五章 建筑应变的相关思考143
第一节 树——建筑应变的起点145
5.1.1 树与建筑145
5.1.2 树与气候147
5.1.3 树与人150
5.1.4 植物界面及其启示151
5.1.5 树给建筑的启示156
第二节 另一种应变——人追随气候156
5.2.1 大气候中的小气候156
5.2.2 微气候中的舒适气候158
第三节 应变角色的转换161
5.3.1 从目的到手段161
5.3.2 从产品到工具162
主要参考文献167
本书引用的部分外文资料原文171
后记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