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百年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孟世杰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2393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近代史-研究;中国历史-现代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百年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近百年史》编辑大意1
上卷3
第一编 积弱时期5
第一章 鸦片战争6
一、清朝中叶之国际6
二、广东通商状况6
三、清朝中叶外交观7
四、鸦片战争之原因8
五、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0
第二章 太平天国之突起15
一、清政不纲及太平军发难15
二、太平军之略地16
第三章 太平天国之衰微19
一、太平军北伐之失败19
二、曾国藩起湘军助清20
三、太平天国内讧23
第四章 黑龙江以北之割让25
一、俄罗斯之东方侵略25
二、《爱珲条约》25
第五章 英法联军之役与乌苏里江以东之割让27
一、中英开衅广东之原因27
二、英法联军陷广州28
三、《天津条约》29
四、英法联军再行开衅之战况与《北京条约》32
第六章 太平天国之平定36
一、湘军经略安徽36
二、曾国藩统辖东南37
三、戡定太平军38
第七章 捻乱42
一、捻之骚扰42
二、捻之销灭43
第八章 咸同时代之庶政45
一、咸丰之时政45
二、同治之时政46
第九章 陕甘回乱与云南回乱47
一、陕甘回乱之肃清47
二、云南回乱之平靖48
第十章 同治时代之外交50
一、天津教案50
二、台湾交涉50
第十一章 道咸同时代之文运52
一、学术之变迁52
二、文学之趋势53
三、科学、美术之不振54
第十二章 孝钦后之擅政56
一、孝钦后之专恣56
二、德宗入继57
第十三章 新疆回乱与《伊犂条约》58
一、新疆回乱与俄占伊犂58
二、新疆回乱之平定与英人之要求59
三、《伊犁条约》争议60
第十四章 外藩之丧失62
一、琉球之丧失62
二、安南之丧失62
三、缅甸之丧失64
四、暹罗之独立65
第十五章 李鸿章之革新运动66
一、李鸿章之办理洋务66
第十六章 中日俄朝鲜之角逐68
一、朝鲜之排外与日本之西侵68
二、中日之冲突与《天津条约》之缔结69
三、中日战争之原因与开战以前之形势70
四、中日战争71
五、中日媾和74
六、中日媾和条约之影响77
第十七章 列强势力范围之画定与开放中国门户之宣言79
一、《中俄密约》之缔结与列强侵略中国之新形势79
二、胶州湾之租借与德国势力范围之划定81
三、旅顺口、大连湾之租借与俄国势力范围之划定82
四、法国势力范围之划定与广州湾之租借84
五、英国势力范围之划定与威海卫、九龙半岛之租借85
六、日本势力范围之划定87
七、意大利之要求三门湾88
八、美国开放中国门户之宣言88
第二编 变政时期91
第一章 德宗变法92
一、德宗变法之原因92
二、德宗变法之动机92
三、德宗变法之成绩94
四、新政之推翻与新党之逮捕95
五、戊戌政变之影响96
第二章 义和团之乱与八国联军入京之祸98
一、义和团之得势98
二、对外之宣战99
三、八国联军入北京100
四、俄罗斯占领东三省102
五、北京媾和之始末103
六、和议后之局势105
第三章 辛丑和议后之改革107
一、诏变法与推行新政107
第四章 日俄战争与中韩两国之关系109
一、日俄开战之原因109
二、日俄之宣战与中国之中立110
三、韩国之变为日本保护国111
四、日俄交战情形111
五、日俄媾和条约成立与《中日满洲善后协约》之缔结113
六、日英同盟之续订115
第五章 筹备立宪与任用亲贵116
一、筹备立宪116
二、任用亲贵118
第六章 英俄之侵略西藏120
一、俄国之窥伺西藏120
二、英国之侵略西藏120
第七章 日韩合并与满洲之关系123
一、韩国之合并123
二、日本之侵略南满洲124
三、俄国之侵略北满洲127
第八章 清末外力压迫新趋势129
一、俄国要求蒙回特殊利益129
二、英国强占片马129
三、葡国澳门自由拓界130
四、外力压迫之返响131
第九章 革命军起义与清帝退位132
一、革命之原因132
二、革命之酝酿132
三、革命之导线135
四、民军起义以后之形势137
五、清军与民军之攻战139
六、南京临时政府之组织与清帝之退位140
第十章 光宣时代之文运145
一、今文学之运动145
二、西洋文化之输入146
三、佛学之流行147
四、文学之革新147
五、艺术之概况149
第十一章 清季之政治组织150
一、官制150
二、兵制154
三、刑法155
四、赋税156
五、选举157
六、学校158
第十二章 清季之社会状况160
一、宗教160
二、礼俗161
三、实业162
四、经济164
下卷167
第三编 共和时期169
第一章 民国成立以后之新猷170
一、南北统一与建都问题之解决170
二、《临时约法》之宣布与新内阁之成立171
三、政党竞争与内阁更迭之关系172
四、国会之开幕与政党之变迁174
第二章 二次革命及其影响176
一、二次革命之原因176
二、二次革命之经过178
第三章 正式总统之选出与国会之解散181
一、熊内阁之组织与正式总统之选出181
二、宪法草案之风潮与国民党国会议员之撤消182
三、内阁制之推翻与国会、省会之解散183
第四章 蒙藏事变与俄英干涉186
一、外蒙古之独立与俄国之干涉186
二、中俄交涉之经过与协约之签押188
三、西藏之独立与英国之干涉189
四、西藏与外蒙之联络190
五、中英藏希摩拉会议之经过190
第五章 袁大总统之集权192
一、变更官制192
二、成立参政院192
三、整饬官方193
第六章 欧战勃发与中日交涉194
一、欧战与中日之关系194
二、山东撤兵交涉与日本二十一条要求196
三、二十一条交涉之经过199
第七章 《中俄蒙协约》与《呼伦贝尔条约》202
一、恰克图会议之经过202
二、呼伦贝尔特别地域之划定203
第八章 袁世凯帝制与云南起义204
一、袁世凯决行帝制204
二、西南起义拥护共和206
三、袁世凯帝制之取消及其影响208
第九章 议院重开与解散210
一、黎元洪代理总统与国会续开210
二、对德绝交与国会解散211
第十章 张勋复辟214
一、复辟之进行214
二、复辟派之失败215
第十一章 段祺瑞当国与南北分裂216
一、冯国璋代理大总统与护法省分独立216
二、对德奥宣战与南北战争217
三、南北战争期间日本之侵害中国218
四、新国会成立以后南北之局势219
第十二章 巴黎和会中国之失败及其影响222
一、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222
二、五四运动与拒签对德和约224
第十三章 西藏交涉与外蒙撤治226
一、西藏交涉226
二、外蒙撤治227
三、呼伦贝尔取消特别区域228
第十四章 中日交涉之纷起229
一、闽案交涉229
二、鲁案交涉229
三、庙街交涉230
四、珲春交涉231
第十五章 南北军阀扩张势力之内争232
一、直皖战争232
二、军政府之绝续233
三、粤桂战争235
四、赣豫陕军人骚乱235
五、川湘鄂自治战争236
第十六章 最近外蒙之变动238
一、库伦变乱与恰克图失守238
二、外蒙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之情形238
第十七章 华盛顿会议与中国之关系240
一、华盛顿会议之召集240
二、华盛顿会议中诸问题之解决241
第十八章 直奉战争与南北政局246
一、直奉战争及其影响246
二、黎总统复职与国会复开247
三、广东政府之变化248
四、各省之变乱249
五、北方政局之阢陧250
六、曹锟当选为大总统与国会宣布制定宪法之关系252
七、孙文回粤与国民党改组252
第十九章 对外关系之变化257
一、中德恢复通商关系257
二、金佛郎案之争执257
三、临城劫案及其影响258
四、中俄协定之成立259
第二十章 反直战争与段祺瑞执政261
一、反直战争之构成261
二、反直战争之概况262
三、反直战争之结局265
四、反直战争之影响266
五、执政政府成立267
六、金佛郎案之解决268
第二十一章 反直战后南北之政局271
一、反直战后奉直国三系之竞争271
二、西南局势之变化与国民政府成立274
三、五卅惨案及其影响276
四、关税会议与法权会议277
五、反奉战争与北京市民革命279
六、反国战争及其影响284
七、奉军入京后北方之局势286
第二十二章 国民政府完成北伐288
一、湖南战争与国民革命军北伐取武汉288
二、国民革命军打通长江下游统有东南各省290
三、国民革命军北争皖豫与宁汉分裂期中南北之局势294
四、宁汉妥协后之党局与政局299
五、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与善后问题301
第二十三章 国民政府统一后之奋鬬304
一、国民政府改组与党务整理304
二、中央威信之确立与地方势力之减削307
三、外交政策与外交问题314
第二十四章 现代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321
一、近今哲学之趋势321
二、现代科学知识之进步322
三、近今文学思想之蜕化323
四、近今史地学之趋势324
五、现代艺术之趋势324
第二十五章 现代社会改造思想及其问题326
一、社会改造思想326
二、社会改造问题326
第二十六章 民国之政治组织328
一、官制328
二、兵制329
三、刑法330
四、赋税331
五、学制332
第二十七章 民国之社会状况334
一、宗教334
二、礼俗335
三、实业336
四、经济338
编后记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