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的存在论转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的存在论转向
  • 朱耀平著;李兰芬,郉冬梅丛书主编 著
  • 出版社: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20585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海德格尔,M.(1889~1976)-现象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的存在论转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上篇 胡塞尔意识现象学5

第一章 胡塞尔现象学的产生和发展6

一、从描述心理学向本质现象学转变6

二、从本质现象学向先验现象学的过渡8

三、从先验现象学向生活世界和交互主体性现象学的扩展10

第二章 《逻辑研究》第一卷对心理主义的批判13

一、《逻辑研究》的基本主题——对观念之物的本质的澄清13

二、观念之物与实在之物的区分16

第三章 表达与意义——“第一项研究”中的符号理论21

一、表达是包含意义或思想的语言符号21

二、作为他者内心体验的标志的表达24

三、表达的物理方面与行为方面的区分25

四、表达的意义与对该意义起充实作用的心理表象的区分27

五、表达的含义与指称29

六、“意义实体”概念的形成31

七、表达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向一般意识行为的扩展33

第四章 “第五项研究”中的意向性理论36

一、“意识”概念的含义36

二、布伦塔诺——意向性理论的先驱37

三、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的基本内容37

四、对意向体验与意向对象之间的关系的误解38

五、意向行为的内容40

第五章 知识论和范畴直观理论44

一、符号、想象与直观——意向的充实44

二、认识、自明性与真理49

三、直观概念的扩展——范畴直观52

第六章 现象学还原与先验现象学56

一、《逻辑研究》与经验唯心主义的存在论困境56

二、“观念Ⅰ”中的先验唯心论58

三、现象学—心理学还原、本质还原与先验还原62

第七章 交互主体性现象学65

一、《逻辑研究》中的交互主体性问题66

二、先验还原的唯我论困境67

三、“第二种还原”与自我的肉身性的确立68

四、他者的建构之一:意识的肉身性与“结对”的可能性70

五、他者的建构之二:作为被动综合的“统觉”或“共现”73

六、他者的建构之三:“我在这里,他在那里”——对他者的超越性的进一步论证75

七、他者的建构之四:“认同性综合”——唯我论的摆脱与客观性的建立77

下篇 海德格尔此在现象学79

第八章 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80

一、进入现象学之路80

二、存在、真理与此在81

三、“真理”概念的源始意义及其历史演变83

四、灵魂取得真理的五种方式86

五、对“实践”与“实践智慧”概念的存在论解释87

第九章 从先验现象学到存在论现象学91

一、海德格尔对“现象学”概念的存在论改造91

二、从意识现象学到此在现象学93

三、此在的存在论结构94

四、以康德等人为代表的主体性哲学对此在的存在论结构的误解及其理论后果101

第十章 对胡塞尔现象学及近代主体性哲学的批判106

一、作为近代主体性哲学的“隐秘的憧憬”的现象学107

二、主体性哲学对“主体”的存在方式问题的耽搁111

三、主体性哲学对存在本身的意义问题的遗忘115

第十一章 从意识的意向性到此在的超越性118

一、意识的意向性结构的澄清与笛卡尔式的心物二元论的破产118

二、意向充实行为的意向性结构的揭示与传统的真理、存在概念的突破124

三、从意识的意向性结构向此在的超越结构的回溯128

第十二章 范畴直观理论的存在论意义131

一、范畴直观理论的提出与实证主义的“所与”概念的瓦解131

二、直观概念的扩展与存在的本真意义的初步呈现134

三、从范畴直观向理解的回溯137

第十三章 “先天(a priori)”概念的源始意义的澄清139

一、本质直观与一般对象的存在地位的确立139

二、一般对象的存在性质的阐明与“先天”概念的本真意义的澄清143

三、从先天本质向先天存在的回溯146

第十四章 对胡塞尔“真理”概念的存在论超越152

一、康德及其以前的哲学家对真理的理解152

二、胡塞尔在真理问题上的突破153

三、源始意义上的真理乃是此在的展开状态154

四、对真理问题上的独断论和怀疑论的驳斥158

五、此在同样源始地在真与不真中159

六、真理问题上的“符合现象”的存在论谱系160

第十五章 对胡塞尔现象学意义理论的存在论改造162

一、对符号(表达)的意义的理解何以可能?——狄尔泰与胡塞尔的不同解释162

二、是现成存在物还是用具?——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等人的符号理论的根本分歧164

三、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为海德格尔对符号理论的存在论改造铺平了道路165

四、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等人的意义理论的存在论改造167

第十六章 对胡塞尔内在时间意识学说的存在论改造170

一、胡塞尔内在时间意识学说的基本内容170

二、海德格尔对胡塞尔企图从意识现象中寻找时间起源的做法的批评173

三、海德格尔认为胡塞尔的时间学说仍然停留在传统时间观的视野之内177

四、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在时间本性问题上的主观主义立场的批判180

第十七章 空间概念的生存论重建183

一、亚里士多德对“虚空说”的批判184

二、笛卡尔、牛顿与莱布尼茨在空间问题上的“虚实之争”185

三、康德:“虚空”的先验论消解188

四、海德格尔:“自在空间”的生存论解构190

第十八章 对胡塞尔“危机哲学”的存在论反思195

一、现代实证科学的本质特征195

二、现代实证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198

三、现代实证科学的危机202

参考文献206

后记2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