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卫星通信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卫星通信技术
  • 张洪太,王敏,崔万照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25455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185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卫星通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卫星通信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卫星通信的特点及意义2

1.2卫星通信技术发展概况6

1.2.1国际卫星通信发展概况6

1.2.2我国卫星通信发展概况8

1.3卫星通信产业发展概况11

1.4卫星通信发展趋势与展望17

第2章 卫星通信基础20

2.1前言21

2.2卫星通信频段22

2.3卫星通信链路23

2.3.1星地链路基本模型23

2.3.2天线增益24

2.3.3等效全向辐射功率25

2.3.4功率通量密度25

2.3.5传输损耗26

2.3.6链路功率预算方程29

2.4卫星通信体制31

2.4.1信道编码31

2.4.2载波调制35

2.4.3多址技术42

2.4.4无线接口标准46

2.5卫星通信网络57

2.5.1星载交换58

2.5.2拓扑结构59

2.5.3组网方式61

第3章 通信卫星总体技术63

3.1前言64

3.2通信卫星任务分析65

3.3通信卫星轨道及星座设计68

3.4通信卫星载荷系统设计72

3.4.1通信载荷系统指标分解73

3.4.2通信天线设计74

3.4.3通信转发器设计74

3.4.4通信载荷对平台的要求75

3.5通信卫星平台设计77

3.5.1卫星平台的组成77

3.5.2结构分系统设计79

3.5.3热控分系统设计82

3.5.4控制分系统设计85

3.5.5推进分系统设计89

3.5.6供配电分系统设计93

3.5.7测控分系统设计99

3.5.8数管分系统设计104

3.6通信卫星系统设计109

3.6.1构型布局设计109

3.6.2总体参数预算111

3.6.3空间环境效应防护设计114

3.6.4卫星可靠性设计114

3.7飞行程序设计117

3.7.1卫星发射窗口117

3.7.2卫星入轨姿态119

3.7.3卫星变轨策略120

3.7.4轨道位置保持122

第4章 通信卫星有效载荷技术123

4.1前言124

4.2通信卫星载荷系统分析与设计126

4.2.1有效载荷整体性能参数126

4.2.2有效载荷系统设计128

4.3通信卫星天线技术132

4.3.1概述132

4.3.2反射面天线134

4.3.3多波束天线141

4.3.4大型可展开天线144

4.4通信卫星转发器技术148

4.4.1概述148

4.4.2透明转发器150

4.4.3处理转发器153

4.4.4数字信道化转发器154

4.5载荷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156

4.5.1微放电156

4.5.2无源互调165

4.5.3射频系统中的低气压放电效应169

4.6通信卫星有效载荷技术的发展趋势176

4.6.1星载天线技术的发展趋势176

4.6.2转发器技术的发展趋势177

第5章 卫星通信地球站181

5.1前言182

5.2地球站的组成183

5.3卫星地球站性能指标要求186

5.3.1地球站EIRP值的要求186

5.3.2地球站G/T值的要求187

5.3.3地球站极化隔离的要求188

5.3.4地球站带外辐射的要求189

5.3.5通信链路对地球站的要求190

5.3.6地球站系统噪声温度191

5.3.7雨衰及系统可用度192

5.4地球站天线196

5.4.1地球站天线的主要形式198

5.4.2天线指向和跟踪200

5.4.3天线的极化跟踪206

5.4.4天线的主要座架形式207

5.4.5天线噪声温度208

5.5地球站射频分系统210

5.5.1发射子系统210

5.5.2接收子系统217

5.6调制解调分系统220

5.7用户业务接入分系统221

5.8供配电分系统222

5.9管理控制分系统223

5.9.1设备监控子系统223

5.9.2载波监视子系统225

第6章 典型卫星通信系统226

6.1前言227

6.2卫星广播系统228

6.2.1卫星广播电视系统229

6.2.2卫星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235

6.3卫星固定通信系统239

6.3.1 VSAT卫星通信系统概述239

6.3.2 VSAT卫星通信系统应用举例242

6.4宽带卫星通信系统250

6.4.1 GEO宽带卫星通信系统253

6.4.2 LEO/MEO宽带卫星星座系统257

6.5卫星移动通信系统270

6.5.1 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270

6.5.2 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278

6.6数据中继卫星系统284

6.6.1系统概述284

6.6.2美国TDRSS系统288

6.7军事卫星通信系统296

6.7.1概述296

6.7.2军用宽带系统298

6.7.3军用窄带系统302

6.7.4受保护系统307

第7章 我国卫星通信实践315

7.1前言316

7.2我国典型的通信卫星319

7.2.1鑫诺三号广播电视卫星319

7.2.2亚太九号固定通信卫星321

7.2.3中星16号宽带通信卫星324

7.2.4天通一号移动通信卫星328

7.2.5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329

7.3我国卫星通信应用330

7.3.1卫星电视广播330

7.3.2 VSAT卫星通信331

7.3.3卫星宽带通信333

7.3.4卫星移动通信336

7.3.5卫星数据中继通信337

第8章 卫星通信新技术340

8.1前言341

8.2传输新技术342

8.2.1灵活载荷342

8.2.2激光通信344

8.2.3量子通信348

8.2.4太赫兹通信351

8.3组网新技术357

8.3.1光突发交换技术357

8.3.2软件定义网络技术360

8.3.3基于态势感知的智能组网技术362

8.4“互联网+”航天技术365

附录 卫星通信频率轨位资源管理要求369

附录1国际规则简介371

附录1.1规则要求372

附录1.2时限要求373

附录1.3申报内容要求373

附录1.4行政、财政要求373

附录1.5申报地位374

附录2国内管理规定375

附录3 30 GHz以下可用频率资源划分377

参考文献384

索引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