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临床安全与合理用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临床安全与合理用药
  • 刘良主编 著
  • 出版社: 万里机构;万里书店
  • ISBN:978962143893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92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6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临床安全与合理用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总论3

第一章 绪纶3

第一节 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意义及目的3

一、中药的概念3

二、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概念4

三、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特征4

四、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意义与目的5

第二节 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有源流6

一、中医临床用药知识的起源和积累6

二、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基础理论的创立7

三、本草学的创新和发展、以及中药炮制学的形成10

四、首次由国家组织编撰药典式著作11

五、方剂学空前发展,并由国家管理成药应用12

六、诸子蜂起,矫正时弊,创立新说,推动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13

七、医药巨著面世,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体系基本形成15

八、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由博返约,注重实用16

九、中西医药并存,注重传统中医药与西医药理论及方法的?通18

十、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继承、发展与规管19

第三节 中药的安全性与中医临床合理用药的要素24

一、中医临床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24

二、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24

[参考文献]31

第二章 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相关因素33

第一节 药物因素与安全合理用药的关系33

一、药材基原33

二、产地及采收方法33

三、药用部位34

四、药材的干鲜及包装收藏34

五、炮制35

六、有害物质、污染、掺杂的控制38

七、药材粒度对中药药效的影响38

第二节 医学(用药)因素与安全合理用药的关系39

一、药物配伍39

二、给药途径和剂型44

三、给药剂量46

四、煎药法51

五、服药法53

第三节 机体及环境因素与安全合理用药的关系56

一、生理状况56

二、病理状态56

三、环境因素57

第四节 药后调摄与临床用药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关系59

[参考文献]60

第三章 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61

第一节 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61

一、调整阴阳62

二、扶正祛邪62

三、协调气机62

四、调整脏腑功能63

第二节 有毒中药的安全合理用药63

一、使用有毒中药的原则63

二、中药中毒的诊断64

三、中药中毒的救治原则65

第三节 治疗各系统病证的安全合理用药68

一、根据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合理选药68

二、应用中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防治74

第四节 中药药膳的安全合理应用80

一、中药药膳的特点80

二、中药药膳的安全合理应用81

第五节 特殊人群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83

一、小儿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83

二、妇女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86

三、青壮年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91

四、老年人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93

第六节 病证用药禁忌94

第七节 正确书写处方95

一、正确书写药名95

二、正确书写品种、炮制品、药用部位、煎服法95

[参考文献]96

下篇——各论:常用中药的临床安全合理应用101

第一章 解表药101

第一节 表证与解表药概述101

一、表证概述101

二、表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102

三、解表药的分类102

四、解表药的作用机理102

第二节 解表药的安全合理用药103

一、表证不同阶段的安全合理用药103

二、不同年龄与体质病患表证的安全合理用药103

三、表证兼证的安全合理选药106

四、不同季节与气候外感病者的合理选药110

五、合理停药111

六、解表药的用量和用法111

七、药后调摄112

八、解表药用作药膳的合理应用112

第三节 常用烈性或具毒性解表药的安全合理用药113

一、麻黄113

二、细辛123

三、苍耳子130

第四节 其他常用解表药的安全合理用药134

一、桂枝134

二、紫苏136

三、荆芥137

四、白芷、蒿本138

五、辛夷139

六、柴胡140

七、升麻141

八、葛根143

九、薄荷国144

十、牛蒡子145

十一、浮萍145

[参考文献]146

第二章 清热药149

第一节 裹热证与清热药概述149

一、裹热证概述149

二、裹热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151

三、清热药的分类152

四、清热药的作用机理152

第二节 清热药的安全合理用药153

一、急性温热病裹热证不同阶段的安全合理用药153

二、根据药性的药效强弱、作用趋向、作用部位合理用药155

三、根据药物作用特点合理选药156

四、根据寒热的表现特点合理选药158

五、不同年龄与体质者以及孕产妇患有裹热证的安全合理用药158

六、裹热证不同兼证的合理用药159

七、不同季节与气候患裹热证的合理用药160

八、合理停药161

九、清热药的用量和用法161

十、药后调摄162

十一、清热药用作药膳的合理应用164

十二、生(鲜)草药的安全合理用药164

第三节 具烈性或具毒性清热解毒药的安全合理用药165

一、鸦胆子165

二、山豆根167

三、贯众169

四、重楼172

五、白头翁173

六、青黛174

七、射干175

八、千里光175

九、山慈菇176

第四节 其他常用清热药的安全合理用药179

一、石膏179

二、黄连184

三、知母189

四、天花粉190

五、桅子190

六、黄芩192

七、龙胆194

八、苦参195

九、板蓝根196

[参考文献]197

第三章 泻下药201

第一节 裹实積滞证与泻下药概述201

一、裹实積滞概述201

二、裹实積滞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203

三、泻下药的分类203

四、泻下药的作用机理204

第二节 泻下药的安全合理用药205

一、裹实積滞证不同情况的安全合理用药205

二、不同年龄与体质者患裹实積滞证的安全合理用药208

三、泻下药的用法的用量208

四、合理停药210

五、药后调摄210

第三节 常用烈性或具毒性泻下药的安全合理用药212

一、大黄212

二、芒硝223

三、番泻药224

四、芦荟226

第四节 非常用烈性或具毒性泻下药的安全合理用药228

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228

[参考文献]234

第四章 祛湿药237

第一节 湿病(证)与祛湿药概述237

一、湿诈概述238

二、湿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239

三、祛湿药的分类241

四、祛湿药的作用机理243

第二节 祛湿药的安全合理用药244

一、祛风湿药的安全合理用药244

二、具有通淋排石作用中药的安全合理用药250

三、治疗不同性质和部位湿证的安全合理用药251

四、不同年龄与体质者患湿证的安全合理用药256

五、治疗湿病兼证的安全合理用药258

六、不同季节与气候湿病患者的合理选药260

七、合理停药260

八、祛湿药的用量和用法260

九、药后调摄261

十、祛湿药用作药膳的合理应用263

第三节 常用毒性或烈性祛湿药的安全合理用药263

一、雷公藤263

二、雪上一枝蒿268

三、昆明山海棠269

四、祖师麻270

五、两面针271

六、香加皮271

第四节 其他祛湿药的安全合理用药275

一、威灵仙275

二、蕲蛇276

三、?沙、路路通、金钱草和青风藤278

[参考文献]278

第五章 温裹药281

第一节 裹寒证与温裹药概述281

一、裹寒证概述281

二、裹寒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282

三、温裹药的作用机理283

第二节 温裹药的安全合理用药283

一、根据裹寒证不同脏腑寒证(不同病位)的安全合理用药283

二、温热性药物的合理用药284

三、不同年龄与体质者患裹寒证的安全合理用药285

四、裹寒证兼症的安全合理用药286

五、不同季节与气候温裹药的合理选药288

六、合理停药289

七、温裹药的用量和用法289

八、药后调摄289

九、温裹药用作药膳的合理应用290

第三节 常用烈性或具毒性温裹药的安全合理用药290

一、附子290

二、肉桂307

三、吴茱萸309

第四节 其他温裹药的安全合理用药311

[参考文献]312

第六章 理气药315

第一节 气滞、气逆证与理气药概述315

一、气滞、气逆证概述315

二、气滞、气逆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316

三、理气药的分类316

四、理气药的作用机理316

第二节 理气药有安全合理用药317

一、不同病性、病位气滞证和气逆证的合理用药317

二、理气药在方剂中的增效作用318

三、不同年龄与体质者患气滞、气逆证的安全合理用药319

四、合理停药320

五、理气药的用量和用法320

六、理气药用作药膳的合理应用320

第三节 常用烈性或具毒性理气药的安全合理用药321

一、川梀子321

二、青木香322

第四节 其他常用理气药的安全合理用药323

沉香323

[参考文献]323

第七章 驱虫药325

第一节 虫证与驱虫药的概述325

一、虫证概述325

二、虫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326

三、常用驱虫药326

四、驱虫药的作用机理326

第二节 驱虫药的安全合理用药327

一、针对虫证病者的病情及寄生虫的不同种类安全合理用药327

二、不同年龄与体质者患虫证的安全合理用药327

三、驱虫药的用量和用法328

四、药后调摄328

第三节 常用烈性或具毒性驱虫药的安全合理用药329

苦梀皮329

第四节 其他驱虫药的安全合理用药331

一、使君子331

三、槟榔333

[参考文献]335

第八章 止血药337

第一节 血证与止血药概述337

一、血证概述337

二、血证治疗原则和方法338

三、止血药的分类339

四、止血药的作用机理340

第二节 止血药的安全合理用药342

一、血证的用药宜忌342

二、不同病位血证的安全合理用药343

三、不同年龄与体质者患血证的安全合理用药346

四、止血药的用量和用法347

五、药后调摄347

第三节 常用止血药的安全合理用药348

一、三七348

二、艾叶351

第四节 其他止血药的安全合理用药353

一、侧柏叶353

二、白及353

三、蒲黄353

四、五灵脂354

五、地榆354

[参考文献]355

第九章 活血化瘀药357

第一节 血瘀症与活血化瘀药概述357

一、血瘀证概述357

二、血瘀证治疗原则和方法358

三、活血化瘀药的分类359

四、活血化瘀药的作用机理359

第二节 活血化瘀药的安全合理用药360

一、根据病情需要安全合理用药360

二、根据活血化瘀药的作用强度安全合理用药361

三、根据血瘀所在的不同部位合理用药362

四、根据瘀血的病理归类合理用药363

五、不同年龄与体质者患血瘀证的安全合理用医药费364

六、血瘀证兼证的安全合理选药365

七、不同季节与气候血瘀证病者的合理选药367

八、合理停药367

九、活血化瘀药的用量和方法367

十、药后调摄368

第三节 常用烈性或具毒性活血祛瘀药的安全合理用药369

一、桃仁369

二、土鳖虫(?虫、地鳖虫)371

三、马钱子372

四、水蛭376

五、三棱377

第四节 其他常用活血祛瘀药的安全合理用药379

一、川芎379

二、延胡索381

三、血竭384

四、?金385

五、乳香、没药385

六、丹参387

七、红花389

八、益母草(附:茺蔚子)390

[参考文献]392

第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395

第一节 痰饮咳喘病证与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395

一、痰饮咳喘病证概述395

二、痰证咳喘病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397

三、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分类398

四、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作用机理398

第二节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安全合理用药399

一、根据痰证的性质合理选药和配伍400

二、根据咳喘病证的性质合理选药及配伍400

三、痰证不同部位的安全合理用药401

四、根据病程和病情轻重选择作用强度不同的药物402

五、不同年龄与体质者患痰证的安全合理用药403

六、痰证兼证的安全合理选药404

七、不同季节与气候痰饮咳喘病证的合理选药404

八、合理停药405

九、化痰药的用量和用法405

十、药后调摄406

第三节 常用烈性或具毒性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安全合理用药407

一、半夏407

二、天南星412

三、禹白附(白附子)415

四、黄叶子416

五、皂角(荚)418

六、华山参419

七、苦杏仁420

八、白果423

九、洋金花425

十、桔梗428

十一、白芥子429

十二、葶?子431

第四节 其他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安全狗不理用药434

一、海藻和昆布等含碘的中药434

二、百部434

三、枇杷叶435

四、款冬花435

[参考文献]436

第十一章 安神药439

第一节 神志不安病证与安神药概述439

一、神志不安病证概述439

二、神志不安病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440

三、安神药的分类440

四、安神药的作用机理440

第二节 安神药的安全合理用药441

一、根据神志不安病证的虚实和兼证合理选药441

二、不同年龄与体质病者安神药的安全合理用药442

三、合理停药442

四、用量和用法442

五、药后调摄443

第三节 常用烈性或具毒性安神药的安全合理用药444

一、朱砂444

二、远志448

第四节 其他安神药的安全合理用药450

酸枣仁450

[参考文献]451

第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453

第一节 肝阳上亢和肝风内动病证与平肝息风药概述453

一、肝阳上亢和肝风内动病证概述453

二、肝阳上亢和肝风内动病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454

三、平肝息风药的分类454

四、平肝息风药的作用机理455

第二节 平肝息风药的安全合理用药455

一、肝阳上亢和肝风内支病证兼证的安全合理选药456

二、不同年龄与体质病者平肝息风药的安全合理用药456

三、合理停药457

四、平肝息风药的用量和用法457

五、药后调摄458

第三节 常用烈性或具毒性平肝息风药的安全合理用药459

一、全蠍459

二、蜈蚣462

第四节 其他平肝息风药的安全合理用药464

一、僵?464

二、地龙467

三、天麻469

四、羚羊角471

五、牛黄471

六、罗布麻472

七、代诸石472

[参考文献]473

第十三章 开窍药475

第一节 闭证与开窍药概述475

一、闭证概述475

二、闭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476

三、常用开窍药476

四、开窍药的作用机理476

第二节 开窍药的安全合理用药476

一、不同病情的安全合理用药476

二、孕妇和产妇患闭证的安全合理用药477

三、开窍药的用量和用法477

四、合理停药477

五、药后调摄477

第三节 常用烈性或具毒性开窍药的安全合理用药478

蟾酥478

第四节 其他开窍药的安全合理用药480

一、麝香480

二、冰片481

三、石菖蒲481

[参考文献]483

第十四章 补虚药485

第一节 虚证与补虚药485

一、虚证概述485

二、虚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487

三、补虚药的分类488

四、补虚药的作用机理488

第二节 补虚药的安全合理用药489

一、直接补益法(正补法)与间接补益法的合理应用491

二、虚证不同时期的合理用药493

三、根据虚证的病性选用补虚药493

四、处理好扶正与祛邪的关系494

五、峻补法和缓补法的合理应用496

六、虚实真假与补虚药的合理应用496

七、不同年龄与体质虚证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496

八、虚证兼证的安全合理选药499

九、不同季节与气候虚证病者施补的合理选药501

十、不同地域与工作环境虚证病者的合理选药501

十一、补而勿滞502

十二、加深对补益药的认识,结合现代研究合理应用502

十三、合理停药503

十四、补虚药的用量和用法503

十五、药后调摄505

十六、补虚药用作药膳的合理应用506

第三节 常用补虚药的安全合理用药506

一、人参506

二、西洋参517

三、黄芪520

四、白术527

五、甘草529

六、蜂蜜536

七、大枣537

八、熟地538

九、何首乌539

十、当归541

十一、鹿茸544

十二、蛇床子548

第四节 其他补虚药的安全合理用药549

一、山药549

二、白扁豆549

三、阿胶549

四、鳖甲550

五、肉苁蓉550

六、淫羊藿551

七、杜仲551

八、补骨脂552

九、益智仁553

十、菟丝子553

十一、仙茅554

十二、阳起石554

[参考文献]555

第十五章 收湿药559

第一节 滑脱不禁病证与收湿药概述559

一、滑脱不禁病证概述559

二、滑脱不禁病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560

三、收湿药的分类560

四、收湿药的作用机理561

第二节 收湿药的安全合理用药562

一、处理好收涩与祛邪的关系562

二、处理好收涩与扶正补虚的关系562

三、不同病位滑脱不禁病证的合理选药563

四、不同年龄与体质者患滑脱不禁病证的安全合理用药563

五、合理停药564

六、用量和用法564

七、药后调摄564

八、收涩药用作药膳的合理应用565

第三节 常用烈性或具毒性收涩药的安全合理用药565

罂粟壳565

第四节 其他常用收涩药的安全合理应用567

一、五味子567

二、肉豆蔻569

三、石榴皮(附:石榴根皮)571

四、五倍子572

[参考文献]573

索引574

中药中文名索引574

矿动植物中文名索引577

中药拉丁名索引580

矿动植物拉丁名索引5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