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长三角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长三角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研究
  • 黄德春,华坚,周燕萍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07801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9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长江流域-水污染-污染防治-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长三角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6

第二节 国内外跨界水污染研究综述7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8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13

三、以往研究的不足17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19

一、研究内容19

二、研究思路21

第四节 研究方法22

第二章 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跨界水污染概念界定及其特征23

一、跨界水污染概念界定23

二、跨界水污染的特征24

第二节 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理论基础26

一、公共治理理论27

二、资源治理理论28

第三节 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环境经济学基础31

一、公共物品理论31

二、外部性理论32

三、稀缺性理论34

第四节 跨界水污染治理的制度经济学基础36

一、制度的功能36

二、产权理论与科斯定理37

第三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跨界水污染现状分析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跨界水污染概况39

一、太湖流域的水污染现状42

二、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水污染现状46

三、钱塘江流域的水污染现状48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跨界水污染特征49

一、长江三角洲跨界水污染污染源的分散性和多样性50

二、长江三角洲跨界水污染治理的复杂性50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跨界水污染的实质是经济利益的竞争51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跨界水污染的危害51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跨界水污染对周边居民生存的影响51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跨界水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52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跨界水污染对社会稳定的影响53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现状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跨界水污染治理进程54

一、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进程55

二、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进程56

三、钱塘江水污染治理进程58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跨界水污染治理现状剖析59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组织机构59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现有机制61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成效71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现有治理模式分析73

一、浙江省德清县模式73

二、浙江省金华市与磐安县合作的异地开发模式74

三、浙江省东阳市与义乌市水权交易模式75

四、江苏省南通市与苏州市水权交易模式77

五、现有治理模式分析78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跨界水污染治理面临的问题79

一、缺乏有效的排污权交易机制80

二、生态补偿仅限于经济补偿81

三、紧急预警机制需要加强合作81

四、信息共享机制有待完善82

第五章 国内外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借鉴第一节 国外跨界水污染的治理机制84

一、莱茵河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85

二、五大湖地区水污染治理机制87

三、多瑙河跨国水污染治理机制90

四、美国田纳西河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92

五、英国泰晤士河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93

六、意大利波河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94

七、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96

第二节 国内跨界水污染的治理机制98

一、淮河水污染的跨界治理机制99

二、松花江水污染跨界治理机制101

三、闽江水污染跨界治理机制103

第三节 国内外治理机制的借鉴104

一、国外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借鉴105

二、国内流域治理经验借鉴107

三、国内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的不足108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目标分析第一节 机制的目标分析112

一、协同治理机制的目标113

二、水污染纠纷协调机制目标114

三、水排污权交易机制的目标117

四、生态补偿机制的目标119

第二节 信息共享机制的完善121

一、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完善121

二、省市部门的监管机制123

第三节 完善组织机制,统一协调123

一、完善组织机制123

二、完善的组织机制的目标125

第七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跨界水污染治理交易机制第一节 排污权交易的内涵127

一、排污权交易的概念127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排污权交易设置原则128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排污权交易构成体系129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排污权交易一级市场结构131

一、制定完善的排污权交易法规131

二、合理环境目标下的总量控制131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排污权初始分配132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结构136

一、基于“等贡献值”原则的排污权交易规则设定136

二、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具体内容138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排污权交易市场运作模式142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排污权交易市场运作保障147

一、建立管理办法,规范交易秩序147

二、注重技术支持,提高监控水平148

三、加强监督管理,保证交易效果148

四、组建交易机构,健全法规体系149

第八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跨界水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第一节 跨界水污染生态补偿内涵151

一、跨界水污染生态补偿的概念151

二、跨界水污染生态补偿的原则153

三、跨界水污染生态补偿的机理155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源头水土涵养补偿机制156

一、相关利益主体分析156

二、水环境保护成本测算158

三、流域生态补偿公共基金159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邻界水域双向补偿机制162

一、相关利益主体分析162

二、水资源价值评估测算163

三、邻界水域联合监测164

第九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突发性跨界水污染预警应急机制构建第一节 突发性跨界水污染事故分类和特点166

一、事故分类166

二、事故特点166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突发性跨界水污染事故预警机制168

一、联合预警系统168

二、预警识别和诊断169

三、风险评价170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突发性跨界水污染事故应急机制172

一、制定应急处理预案172

二、应急组织机构173

三、应急分级174

四、应急监测175

五、应急处理措施176

第十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178

第一节 结论178

第二节 政策建议180

一、设置统筹管理的治污机构180

二、加强流域生态保护立法与执法182

三、完善行政考核制度183

四、加强公众和民间保护组织广泛参与185

五、建立流域上下游协商平台186

六、推进流域内异地开发187

七、建立流域跨界环保仲裁制度188

八、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189

参考文献1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