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敬谦语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明清敬谦语研究
  • 刘宏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000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汉语-敬语-研究-明清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明清敬谦语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本研究的意义1

一 学术意义1

二 现实意义2

第二节 国内外对敬谦语的研究状况3

一对英语、日语等外语敬谦语的相关研究3

二 对汉语敬谦语的相关研究4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9

一 解决语料源问题9

二 语料的采集12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12

四 多维的研究方法12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14

一 哲学理论14

二 系统论14

三 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理论14

四 来自其他学科的理论14

第一章 敬谦语概述15

第一节 敬谦语的名称和界说15

一 关于敬谦语的名称15

二 国内外对“敬语”的代表性界说16

三 我们的认识18

四 我们对敬谦语的界说20

五 对本书研究域的说明21

第二节 敬谦语的鉴别准则21

一 语素准则21

二 义素准则23

三 俗约准则23

四 语境准则24

第三节 敬谦语的特点25

一 民族性25

二 时代性28

三 态度性29

四 语用方向性31

(一)内外方向性31

(二)上下方向性33

五 语境依赖性33

六“达意”可替性35

七 不平衡性36

第四节 汉语敬谦语的历史分期36

一 萌芽期37

二 兴盛期38

三 沉隐期40

四 复出期41

第二章 明清敬谦语的分类系统45

第一节 明清称谓性敬谦语系统46

一 明清语汇性质的敬谦称46

(一)亲属敬谦称46

(二)拟亲属敬谦称67

(三)通用社交敬谦称70

(四)统称敬谦称75

(五)职官敬谦称76

(六)涉老敬谦称81

(七)曲指敬谦称85

(八)其他名词性敬谦称89

(九)“不”类敬谦称89

(十)“您(儜)”、“某”90

二 明清语用敬谦称谓手段94

(一)“他讳”手段94

(二)“自名”手段97

(三)“称字号”手段98

(四)“从儿称谓”手段99

(五)“泛亲属称谓”手段105

第二节 明清非称谓性敬谦语系统107

一 明清非称谓性敬谦语汇108

(一)非称谓性敬谦语素108

(二)非称谓性敬谦词162

(三)非称谓性敬谦短语163

二 明清非称谓性语用敬谦手段165

(一)修辞手段165

(二)“少化”意义手段170

(三)其他手段175

第三节 明清体态敬谦手段175

一 什么是体态敬谦手段176

二 体态敬谦手段的识别179

三 体态敬谦手段的典型——跪拜类体态敬谦手段179

四 体态敬谦手段与有声话语敬谦语181

第四节 明清书写形式敬谦手段182

一 空上182

二 抬行和压行182

三 空格185

四小、写186

五 侧行187

六 缺笔187

第三章 明清敬谦语的语义系统191

第一节 明清敬谦语的聚合系统——语义场191

一 分类聚合192

二 同素义族聚合193

三 同义聚合194

(一)同义语素聚合194

(二)同义词语聚合195

四 反义聚合197

(一)反义语素聚合198

(二)反义词语聚合199

五 多义聚合200

六 类义聚合200

第二节 明清敬谦语的组合系统201

一 同素规则201

二 互补分布规则202

三 顺序规则204

(一)对受话人连用敬称的顺序205

(二)对“第三人”连用敬称的顺序206

四 方向同一规则207

五 态度同一规则207

六 语体同一规则208

(一)义位内部208

(二)义位之间208

第四章 明清敬谦语的历时比较209

第一节 与中古敬谦语的比较209

一 明清敬谦语对中古敬谦语的传承、积累209

二 明清敬谦语对中古敬谦语的发展211

第二节 与现代敬谦语的比较214

一 现代汉语敬谦语对明清敬谦语的传承214

(一)传承的概况214

(二)传承的内容219

二 现代已衰弱或消亡了的明清敬谦语221

(一)无声敬谦语的衰弱221

(二)有声敬谦语的衰弱或消亡221

三 现代已发生变化的明清敬谦语224

(一)从词汇语义方面看224

(二)从语法方面看228

(三)从语用方面看230

四 现代新生的敬谦语235

(一)新尊称235

(二)新的语用表敬手段235

第五章 明清敬谦语的文化阐释237

第一节 敬谦语与传统礼文化237

一 礼文化推进了敬谦语的发展237

二 敬谦语的运用遵循和映射着礼文化243

三 敬谦语的惯习运用传承了礼文化247

第二节 明清敬谦语的文化思维走势251

一 内和外251

二 长和幼255

三 大和小257

四 优和劣260

第三节 明清敬谦语的文化特点分析262

一 非个体文化的特点262

二“水落石出”的特点263

三“敬一情二”的特点265

四“天人合一”的特点267

(一)与动物有关的敬谦语268

(二)与植物有关的敬谦语274

结语281

本书语料的主要出处及其简称285

参考文献287

后记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