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特级教师帮你学 高中语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特级教师帮你学 高中语文](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4726152.jpg)
- 李裕德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17474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52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特级教师帮你学 高中语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高中语文概说1
第一节 语文课的特点1
一 难在积累1
二 功在课外2
三 贵在迁移4
第二节 打好基础5
一 汉字6
二 词汇7
三 句子8
第三节 培养思维能力10
一 概括能力11
二 归纳能力13
三 分析能力14
四 综合能力15
五 演绎能力16
六 比较能力17
七 分类能力18
八 归类能力19
九 筛选能力21
十 联想能力22
十一 求异能力22
一 大量阅读23
第四节 搞好课外学习23
二 写日记25
三 听广播、看电视26
四 其他27
第二章 基础知识28
第一节 汉语拼音和普通话28
一 汉语拼音28
(一)隔音符号的用法29
(二)Y、W的用法30
(三)iou、uei、uen的省略31
(四)i的用法31
(六)声调符号32
(五)er的用法和儿化韵的写法32
二 普通话33
(一)平舌音和卷舌音33
(二)in、ing的区分和en、eng的区分35
(三)n、l的区分36
第二节 汉字39
一 防止因字形相近而误读40
二 防止因偏旁相同、相近而误读42
三 防止因不恰当类推而误读46
四 防止多音多义字的误读50
五 容易写错的字65
第三节 词汇75
(一)成语76
一 几种特别的词76
(二)文言词77
(三)口语词78
(四)书面语词79
二 辨别近义词80
(一)从感情色彩来辨别81
(二)从语义轻重来辨别82
(三)从语体和风格色彩来辨别83
(四)从词语搭配来辨别84
三 解词方法85
(一)词类91
第四节 语法91
一 语法知识概要91
1.实词93
2.虚词93
(二)短语93
(三)句子成分94
1.主语和谓语96
2.宾语和补语96
3.定语和状语96
(四)复句96
(一)词类问题98
二 语法当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98
(二)句子成分问题99
(三)复句的问题101
三 怎样学习汉语语法102
(一)只学习基本的知识102
1.语素和词104
2.词类的分析104
3.单句和复句104
(二)着重学习运用104
第五节 修辞108
(二)对偶109
(一)比喻109
一 修辞方法109
(三)反复110
(四)设问、反问111
(五)比拟112
(六)借代112
(七)夸张113
(八)排比113
(九)双关114
(十)引用114
二 词语的选用114
(一)感情色彩要恰当114
(二)表达意思要准确115
1.符合实际情况117
2.贴切117
3.传神117
(三)同异要恰当117
三 句式的选用119
(一)把字句、被字句和一般句式119
(二)肯定句和否定句120
(三)疑问句、反问句和一般句式120
(四)长句和短句121
(一)点号127
一 标点符号的用法127
第六节 标点符号127
1.顿号135
2.逗号135
3.分号135
4.冒号135
5.句号135
6.问号135
7.叹号135
(二)标号135
二 标点符号的写法140
5.书名号140
(一)标点符号的形状140
(二)标点符号的位置140
3.省略号140
2.括号140
1.破折号140
4.引号140
第三章 文言基础知识与阅读146
第一节 通假字146
一 通假字和假借字146
(一)通假字146
通假字表一151
(二)假借字151
通假字表二151
3.通假字表151
2.如何辨识通假字151
1.什么是通假字151
二 通假字和古今字152
(一)通假字和古今字的异同152
(二)古今字表154
第二节 多音多义字160
一 多音多义字概述160
二 多音多义字表160
一 古今词义的异同166
(一)词义无变化166
第三节 文言文的词义166
(二)词语消亡167
(三)词义转移167
(四)古今词义有同有异167
1.词义扩大169
2.词义缩小169
3.古今词义交叉169
4.感情色彩变化169
5.词组变复音(双音节)词169
二 本义和引申义169
(一)词的本义和引申义169
(二)如何辨识词的本义和引申义171
(三)引申和假借的区别172
第四节 文言文的词类活用178
一 名词的活用178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178
(二)名词活用做状语181
二 动词活用为名词183
三 形容词的活用183
(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83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184
四 使动用法184
(三)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185
(二)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185
(一)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85
(四)名词的使动用法186
五 意动用法186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86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187
第五节 文言文的几种句式190
一 省略句191
(一)省略主语191
(二)省略谓语192
(三)省略宾语192
(四)省略兼语192
二 判断句193
(五)省略介词193
(六)省略介词的宾语193
(一)“……者,……也”型194
(二)“……者,……”型194
(三)“……也”型194
(四)“……,……”型194
(五)用“是”的判断句194
(六)用“为”的判断句195
(七)否定判断句195
三 倒装句196
(一)主谓倒装196
(二)动宾倒装196
(四)介词结构后置198
(三)介宾倒装198
四 被动句199
(一)介词“为”构成的被动句199
(二)“为……所……”式被动句200
(三)介词“于”构成的被动句200
(四)“见”构成的被动句200
(五)“见……于……”式被动句201
(六)“被”构成的被动句201
五 几种常见的凝固句式201
(一)如何、若何、奈何201
(三)无乃……乎?202
(二)不亦……乎?202
(四)孰与;与其……孰与(孰若)203
(五)有以、无以203
(六)有……者203
(七)其……乎203
(八)何……为204
第六节 文言文的标点207
一 标点文言文的基本要求208
二 标点文言文的步骤209
三 标点文言文的几个具体方法209
(一)借助名词、代词断句209
(二)借助“曰”“云”“问”等断句210
(三)借助虚词断句211
(四)借助固定结构断句212
(五)借助句子的整齐性、对称性和押韵的特点断句214
第七节 文言文今译218
一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18
二 准确地理解原文的词义221
三 准确地运用白话词语222
四 准确地把握原文的语法结构223
五 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223
(一)把单音词译为双音词224
(二)补充省略的成分224
(三)调整倒装的成分225
(四)照写不译226
第八节 文言文阅读230
一 学好文言基础知识231
二 培养整体阅读意识232
三 培养文言文的语感234
附录一 文言课文中的成语248
附录二 204个虚词例释253
第四章 文学常识和古代文化常识304
第一节 文学常识304
一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304
二 中国现代文学314
三 外国文学316
第二节 古代文化常识326
一 天文历法326
二 主要节日、习俗329
三 礼仪331
四 姓名字号333
五 年号和改元336
六 科举制度337
七 官职339
八 地理名称341
九 古代方位的意义345
十 车马347
十一 十三经和四书348
第五章 现代文阅读354
第一节 阅读的基本要求和方法354
一 阅读的要求354
二 阅读方法355
(一)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355
(二)掌握阅读的步骤357
第二节 记叙文阅读358
一 运用演绎法进行整体阅读358
二 分析文章的各个方面362
(一)分析标题和有关的背景362
(四)分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363
(三)分析抒情、议论的内容363
(二)分析主要人物形象363
(五)分析文中关键的词语364
第三节 议论文的阅读368
一 找出中心论点369
(一)从标题推知中心论点369
(二)分析文章的结构,找出中心论点370
二 理解文意371
(一)了解写作目的,把握文意371
(二)了解语言环境,把握文意371
(三)借助某些词句,把握文意372
一 观察与积累377
(一)培养自己的观察力377
第一节 写作素材的积累377
第六章 写作377
1.克服观察中的心理定势382
2.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382
3.观察要点面结合382
4.多种感官的参与382
(二)观察后的记录382
二 读书与积累383
(一)读书的范围383
(二)读书积累的方法384
(一)基本概念385
一 审题与立意385
(二)写作能力的锻炼385
2.剪报和卡片385
1.写读书笔记385
第二节 记叙文写作385
1.审题392
2.立意392
二 选材与结构392
(一)选材的要求392
2.新颖393
(二)结构393
1.典型393
三 叙述与描写395
(一)叙述395
1.叙述的要求400
2.叙述的方法400
(1)断续法400
(2)扬抑法400
(二)描写400
(5)行为描写409
3.随情赋形与因情选物409
(4)心理描写409
四 联想与想象409
(一)什么是联想和想象409
(6)场面描写409
(2)肖像描写409
(1)景物描写409
2.描写的对象409
1.描写的要求和作用409
(3)语言描写409
(二)各种联想和想象410
1.接近联想412
2.相似联想412
3.对比联想412
4.再造想象412
5.创造想象412
(三)怎样联想和想象412
一 审题与立意420
(一)审题立意的要求420
1.借助场景联想420
第三节 议论文写作420
2.借助人物联想420
(二)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421
(三)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422
(四)由类比联想立意424
(五)逆向立意425
二 选材与结构426
(一)选材的要求426
(二)议论文的结构427
(三)选材方法428
3.总分式428
1.并列式428
2.层进式428
1.定向选材432
2.对比选材432
三 概述与综述432
(一)概述与综述的作用432
1.阐述论题,交代背景434
2.为提出论点提供依据434
3.为论点提供论据434
(二)概述的办法434
4.概括437
(三)综述的办法437
1.摘取437
3.压缩437
2.替换词语437
四 阐述与评述438
(一)什么是阐述与评述438
1.阐述442
2.评述442
(二)阐述、评述的方法442
(一)辩证分析445
五 辩证分析与批驳445
2.反面假设法445
1.归纳法445
(二)批驳449
1.反驳论点461
2.反驳论据461
3.反驳论证461
第四节 说明文写作461
一 说明文简述461
二 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462
三 说明文的结构464
3.作比较464
2.举例子464
1.下定义464
四 正确地把握说明文的语言467
五 恰当使用表述形式468
(一)自述式468
(二)对话式469
(三)故事式470
附475
综合练习1475
综合练习2489
综合练习3501
综合练习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