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哲学史 从古希腊到当下 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挪)奎纳尔·希尔贝克,尼尔斯·吉列尔著;童骏,郁振华,刘进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ISBN:753277016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64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688页
- 主题词:西方哲学-哲学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方哲学史 从古希腊到当下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前苏格拉底哲学,附带浏览古代印度思想和古代中国思想1
第一节 古希腊城邦——共同体中的人1
泰勒斯3
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9
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和芝诺10
居间的立场: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15
德谟克利特17
毕达哥拉斯学派20
第二节 古代印度思想和古代中国思想之一瞥22
印度哲学的背景22
《奥义书》24
佛教哲学26
《薄伽梵歌》29
孔子30
道家哲学31
思考题33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33
原始文献33
二手文献33
原著选读33
注释34
第二章 智者派和苏格拉底35
第一节 智者派35
高尔吉亚38
色拉叙马霍斯39
普罗泰哥拉39
第二节 苏格拉底44
思考题49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49
原始文献49
二手文献49
注释49
第三章 柏拉图——理念论和理想国52
第一节 知识和存在53
理念和知识53
理念和善56
爱和教育58
对理念论的一些批评58
理念和整体59
几个类比60
理念论和人的角色62
第二节 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善63
教育和社会分层63
权力和能力66
男子和妇女68
第三节 艺术的伦理责任70
思考题72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72
原始文献72
二手文献72
原著选读72
注释76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自然秩序和作为“政治动物”的人79
第一节 理念或实体80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80
实体和属性81
第二节 本体论和认识论82
一些基本概念82
四因说83
变化和宇宙论85
现实-潜能和分级的有机世界观87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和生态学89
第四节 知识和实践91
几种知识形式91
人类学和社会学94
善的生活97
正义的社会98
第五节 艺术——摹仿和净化101
思考题103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104
原始文献104
二手文献104
原著选读104
注释106
第五章 后期古典时期109
第一节 确保个体幸福109
从希腊城邦到希腊化帝国109
新的格局:个体的人和普遍的法则110
第二节 伊壁鸠鲁主义——确保个人安康112
第三节 斯多葛学派——确保个人幸福113
斯多葛学派的主要观点113
犬儒学派115
希腊-希腊化时期的斯多葛学派115
罗马的斯多葛学派116
第四节 新柏拉图主义120
第五节 怀疑论121
“感官并不提供给我们确定的知识”122
“归纳不是一个有效的推理”123
“演绎并不产生新知识”123
“演绎不能证明它们的前提”124
“互相冲突的意见具有同样好的理由”124
第六节 古代的科学和其他学科127
历史编纂学127
医学127
法学129
数学130
物理学和化学131
天文学132
语文学133
古代的女科学家133
思考题134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134
原始文献134
二手文献134
原著选读134
注释134
第六章 中世纪136
第一节 基督教和哲学136
第二节 教皇和国王——一国两主139
第三节 奥古斯丁:信仰与理性142
哲学和神学143
驳斥怀疑论146
作为一个基督教的新柏拉图主义者的奥古斯丁148
知识和意志150
第四节 共相的问题,以及经院学派153
柏拉图式的实在论154
亚里士多德式的实在论154
第五节 托马斯·阿奎那——调和与综合157
法律和正义157
本体论161
认识论165
人类学和道德哲学167
上帝与世界170
恶的问题174
第六节 帕多瓦的马西略和奥卡姆的威廉——从综合到怀疑论174
第七节 马丁·路德——意志主义和唯名论:惟有信仰177
第八节 大学传统180
第九节 阿拉伯哲学和科学185
思考题189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189
原始文献189
二手文献189
注释190
第七章 自然科学的兴起192
第一节 方法之争192
第二节 天文学——哥白尼和开普勒199
各门科学与经验概念199
哥白尼和日心体系201
开普勒和行星轨道202
第三节 物理学——伽利略和牛顿203
新发现203
“伽利略事件”205
宇宙的解构和自然的数学化208
牛顿:物理学的全胜212
第四节 生物科学213
第五节 作为主体的人215
天文学中的范式转换216
力学中的范式转换217
光学中的范式转换218
思考题220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220
原始文献220
二手文献220
原著选读221
注释221
第八章 文艺复兴与现实政治——马基雅弗利和霍布斯223
第一节 马基雅弗利——作为权术的政治223
第二节 基于契约的政治和基于自然法的政治——阿尔特胡修斯和格劳修斯228
第三节 霍布斯——个人和自保230
作为一架钟表的机械装置的社会231
作为理性规则的自然法237
运动理论238
自由和自由主义239
思考题241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241
原始文献241
二手文献241
原著选读242
注释247
第九章 怀疑和信念——处于中心的人248
第一节 笛卡儿——有条理的怀疑和对理性的信赖248
我思故我在248
上帝和唯理论251
机械论世界观和灵魂与肉体的关系254
第二节 帕斯卡尔——人心的理性256
第三节 维科——作为一个模式的历史256
思考题262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262
原始文献262
二手文献262
原著选读262
注释265
第十章 作为一个体系的唯理论268
第一节 斯宾诺莎——神即自然268
实体和属性268
必然和自由274
第二节 莱布尼兹——单子和先定的和谐276
目的和原因——一个新的综合277
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277
思考题279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279
原始文献279
二手文献279
原著选读279
注释280
第十一章 洛克——启蒙和平等281
第一节 认识论和知识批判281
概念澄清281
知识的来源284
第二节 政治理论——个人及其权利289
思考题296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296
原始文献296
二手文献296
原著选读296
注释301
第十二章 经验主义与知识批判303
第一节 贝克莱——对经验主义的内部批判303
“存在”就是“被感知”:唯心主义的经验论303
驱逐实体,引入上帝306
第二节 休谟——作为批判主义的经验主义309
经验主义认识论:“观念”和“印象”309
对知识的经验主义批判:因果性的概念311
道德哲学:“是”和“应当”的区分315
实践信心和约定317
经验论和唯理论:相互冲突的诸线索320
思考题322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322
原始文献322
二手文献323
原著选读323
注释327
第十三章 启蒙运动、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329
第一节 启蒙运动——理性和进步329
现代化和科学329
孟德斯鸠——权力分立和环境影响334
伏尔泰——弗朗索瓦-马丽·阿鲁埃335
爱尔维修——个人和快乐337
第二节 对启蒙运动的逆反340
卢梭——对启蒙运动哲学的逆反340
埃德蒙·柏克——保守主义的逆反346
第三节 经济自由主义351
亚当·斯密351
李嘉图和马尔萨斯354
第四节 功利主义——功利计算和法律改革355
杰里米·边沁355
詹姆斯·密尔358
第五节 社会自由主义,以及作为合理性的一个条件的自由359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359
托马斯·希尔·格林364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366
第六节 政治自由主义367
约翰·罗尔斯367
思考题370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370
原始文献370
二手文献371
原著选读371
注释378
第十四章 康德——哲学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380
第一节 先验哲学——认识论380
第二节 先验哲学——道德理论389
第三节 政治理论395
第四节 判断力——目的论和美学400
思考题403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403
原始文献403
二手文献403
原著选读404
注释406
第十五章 人文学科的兴起408
第一节 背景408
第二节 赫尔德和历史主义409
第三节 施莱尔马赫和诠释学413
第四节 历史学派——冯·萨维尼和冯·兰克414
第五节 德罗伊森和狄尔泰——人文学科的独特性416
第六节 历史学派的解体421
思考题422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422
原始文献422
二手文献422
原著选读423
注释424
第十六章 黑格尔——历史和辩证法425
第一节 反思,辩证法和经验425
先验条件——历史地造成的、文化上相对的426
作为自我教化的历程的经验428
辩证法和总体性429
第二节 主人与奴隶——为了承认和社会认同而进行的斗争432
第三节 作为理性的传统——普遍和特殊之间的张力434
第四节 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437
第五节 评论和回应——对黑格尔的种种责难439
“个人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没有一席之地”439
“黑格尔的哲学是集权主义的”440
“黑格尔是‘保守派’”441
“黑格尔的历史观是过分乐观的”441
“黑格尔的哲学中没有伦理学的空间”442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胡言乱语”443
思考题443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443
原始文献443
二手文献443
原著选读444
注释445
第十七章 马克思——生产力和阶级斗争446
第一节 辩证法和异化447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451
第三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456
第四节 剩余价值和剥削457
第五节 评论和回应——对马克思的种种责难459
“马克思的理论是自我反驳的”460
“马克思的理论不是经验的理论”460
“马克思的一些预言错了”460
“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概念根据不足”461
“马克思忽视了‘自然条件’的重要性”462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死了”463
第六节 恩格斯——从马克思主义视角考察家庭463
思考题465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465
原始文献465
二手文献465
原著选读465
注释468
第十八章 克尔恺郭尔——生存和反讽469
第一节 直接交往和生存交往470
第二节 生命道路的三个阶段472
教化性的诠释472
综合性的诠释474
反讽-反思性的诠释475
第三节 主观性即真理478
第四节 民主政治是蛊惑民心479
思考题480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480
原始文献480
二手文献481
原著选读481
注释482
第十九章 关于我们对人的看法的争论483
第一节 达尔文——遗产和自然选择484
自然选择与人类起源484
达尔文主义和社会生物学487
第二节 尼采——上帝之死490
“上帝死了”——欧洲虚无主义491
对形而上学和基督教的批判493
道德哲学495
超人、权力意志和永世轮回497
认识论499
第三节 弗洛伊德和无意识502
精神分析——一种新的人论502
作为通向无意识之门的梦503
弗洛伊德关于性的理论506
心智装置507
压抑的文化和罪恶感510
精神分析和科学哲学514
思考题518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518
原始文献518
二手文献518
原著选读519
注释522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525
第一节 共产主义——列宁:政党和国家525
无政府主义和工团主义528
第二节 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和议会主义531
第三节 法西斯主义——民族主义和秩序532
危机和行动535
政治和经济536
国家和种族主义538
第四节 现代国家的意义——弗朗西斯·福山539
第五节 政治化的宗教——作为传统和现代性之奇异结合的伊斯兰教541
思考题544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544
原始文献544
二手文献544
原著选读544
注释545
第二十一章 社会科学的兴起547
第一节 背景547
第二节 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学的“大祭司”547
第三节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550
第四节 费迪南·滕尼斯——共同体和社会551
第五节 格奥尔格·西美尔——社会组织554
第六节 爱弥尔·涂尔干——社会和社会凝聚力556
第七节 马克斯·韦伯——合理性和“英雄式的悲观主义”559
科学哲学和理想类型559
行动类型和合法化模式563
新教和资本主义565
韦伯对于他那个时代的病态的诊断:“英雄式的悲观主义”568
第八节 塔尔科特·帕森斯——行动和功能569
情感-情感中立性570
普遍主义-特殊主义570
自我导向-集体导向571
归属-成绩571
专门性和多面性571
思考题573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573
原始文献573
二手文献573
原著选读573
注释575
第二十二章 自然科学的新进展577
第一节 爱因斯坦和现代物理学577
从“把自然看作技术”到“用技术来看待自然”577
物理学概述579
第二节 科学分叉和技术发展——科学的应用和跨学科的进路582
工具理性的有用性和限度:以规范的决策理论为例582
跨学科分析的必要性586
思考题590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590
原始文献590
二手文献590
原著选读590
注释591
第二十三章 当代哲学概观593
第一节 实用主义——最好在共同体内部寻求知识593
第二节 逻辑实证主义——逻辑与经验主义595
新逻辑596
逻辑实证主义和逻辑原子主义598
第三节 卡尔·波普尔和“批判理性主义”601
第四节 托马斯·库恩——科学中的范式转换607
第五节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作为实践的分析哲学609
第六节 日常语言哲学和言语行为理论——奥斯丁和塞尔614
第七节 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胡塞尔和萨特616
第八节 认同和承认——西蒙·德·波伏娃与女性主义哲学624
思考题628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628
原始文献628
二手文献629
原著选读629
注释632
第二十四章 现代性和危机634
第一节 现代性之批判634
第二节 马丁·海德格尔——经由诗艺636
第三节 汉娜·阿伦特——积极生活(Vita Activa)639
第四节 加达默尔——诠释学传统644
第五节 德里达、福柯和罗蒂——解构和批判648
第六节 于尔根·哈贝马斯——经由论辩652
思考题657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657
原始文献657
二手文献657
原著选读658
注释659
修订版译者后记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