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两晋诗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两晋诗风](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4762265.jpg)
- 王澧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53254129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文学研究-中国-两晋时代(265~42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两晋诗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西晋诗风1
第一章 西晋诗歌创作的历史人文环境1
第一节 从“三国归晋”到“八王之乱”1
第二节 儒玄的兴替7
第三节 文学遗产的积累13
第四节 诗人的集结20
第二章 傅玄、张华与西晋绮靡诗风的初生26
第一节 傅玄、张华的社会关系、政治态度与创作心态26
第二节 傅玄、张华的创作题材与艺术表现的新变33
第三节 傅玄、张华与魏晋诗风的承替47
第三章 “鲁公二十四友”与西晋绮靡诗风的兴盛54
第一节 “鲁公二十四友”的称名及其性质54
第二节 “鲁公二十四友”的产生条件、存在时期及其社会意义61
第三节 “鲁公二十四友”的文学创作及其风格76
第四章 “中原平淡之体”与西晋诗风的逆转102
第一节 “王武子辈”诗与中原平淡诗风103
第二节 “守道不竞”之士与“清静寡欲”之诗112
第三节 “贵黄老,尚虚谈”之辈与“中原平淡之体”122
第四节 卢谌与永嘉平淡诗风129
第五章 西晋诗风的二元对立137
第一节 诗风演进的复线轨迹与主流支流的互为消长137
第二节 二元对立,剥复周流141
第三节 偏胜偏失,互补互济146
下编 东晋诗风153
第一章 “过江诸人”与东晋初年的诗风传承153
第一节 山河不同,风景不殊153
第二节 薪火相传,引领时尚158
第三节 体散玄风,神陶妙象164
第二章 “江左新生代”与“江左风味”184
第一节 诗人年辈与诗坛序列184
第二节 诗学批评的异动192
第三节 别具一格的“江左风味”205
第四节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220
第三章 从太元到义熙:“江左风味”之变227
第一节 名士告退,诗人方兴227
第二节 赏好异情,意制相诡236
第三节 说是东晋的尾,实为刘宋的头244
第四章 陶渊明体与“江左篇制”248
第一节 陶渊明体及其构成249
第二节 陶渊明体与“江左风味”以及“江左风味”之变263
第三节 从陶渊明体看东晋诗风的历史命运276
第五章 诗在东晋与东晋的诗282
第一节 从二元对立到一元称盛282
第二节 士风与“永嘉”一脉相承,诗风唯“平淡”一往奔诣285
第三节 诗在东晋与东晋的诗289
余论 以晋还晋,据晋论晋297
附录一 读逯编《晋诗》札记300
1.晋初郊庙歌辞影响开国诗风300
2.傅(玄)、张(华)、陆(机)、石(崇)乐府之异301
3.西晋诗坛何时“诗贵道家之言”304
4.潘岳四言多用心之作305
5.潘诗浅而不净306
6.潘岳《悼亡》诗对诗体的继承与创新307
7.陆诗深芜与议论为体308
8.陆机代人夫妇赠答诸篇效仿《古诗十九首》308
9.左思《悼离赠妹》二首之次序、题名与突破309
10.左思《咏史》诗在体制上的继承与开拓310
11.左思《娇女》诗用乐府叙事体311
12.张翰用四言写艳诗312
13.卢谌、刘琨赠答诗及来往书信当对读互证313
14.郭璞《游仙》诗之妙,辞“无”俗累,还是辞“兼”俗累313
15.郭璞有心作玄理诗314
16.温峤与“回文虚言诗”315
17.《文选》不取孙(绰)、许(询)诗316
18.《文选》不取兰亭诗317
19.《文选》不取东晋名士赠答诗318
20.兰亭诗的格式化与游仙化318
21.袁宏“咏史”诗之“辞采藻拔”319
22.袁宏《从征》诗,俨然“从游”与“访真”319
23.陶渊明好用诗序320
24.陶句隽永旷淡不逊《世说新语》320
25.陶渊明赠答诗与名士诗人之异321
26.陶诗中的应景之作322
27.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与其说是“游览”,不如说是“兴瞩”323
28.谢混《游西池》开始着意刻画山水秀色323
29.帛道猷《陵峰采药触兴为诗》的题名、题旨与诗艺324
30.杨苕华《赠僧度》与僧度答诗326
附录二 读严编《全晋文》札记328
1.傅玄赋之夥颐328
2.张华、成公绥赋的美中不足329
3.左思《三都赋》显晦及其轰动的操作机制329
4.索靖月仪之文采与趋尚331
5.潘岳惯长述哀333
6.潘岳《藉田赋》独冠侪类334
7.潘岳《闲居赋》以“拙宦”思“巧宦”335
8.潘尼《安身论》之婆心热血336
9.张协《七命》讽刺“假冲漠”337
10.陆机《演连珠》与葛洪《抱朴子》之《博喻》与《广譬》338
11.陆云“作文解愁”的创作观340
12.庾阐作品多对应名人名作341
13.庾阐《扬都赋》有仙真之气342
14.孙绰《游天台山赋》意气贯注343
15.“孙家儿作文,道‘何物’、‘真猪’”343
16.谢尚《谈赋》344
17.陶渊明《闲情赋》与“语言的狂欢”345
18.“庐山诸道人《石门诗(并序)》”当作“庐山僧众《石门集序》”348
主要参考书目351
后记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