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基础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律基础 第2版
  • 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3773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法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律基础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1

第一节 法的产生、本质和历史发展1

一、法的产生1

二、法的本质和特征3

三、法的历史发展7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

一、社会主义法的一般理论7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0

三、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12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和实施15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15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20

第四节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23

一、社会主义民主23

二、社会主义法制24

三、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25

四、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要点综述27

第五节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与社会主义法治31

一、社会主义法律意识31

二、社会主义法治33

第二章 宪法法律制度40

第一节 宪法概述40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40

二、宪法的历史发展41

第二节 我国的基本制度45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45

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46

三、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48

四、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50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52

一、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52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53

三、公民权利与人权55

四、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56

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57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57

二、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57

三、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58

第五节 宪法实施的保障62

一、党的领导是保障宪法实施的关键62

二、完善的监督制度是保障宪法实施的必备条件62

三、增强全民宪法意识,是保障宪法实施的重要环节63

第三章 行政法律制度64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64

一、行政法的概念、渊源和分类64

二、行政法律关系及其特点66

三、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制度67

四、行政行为71

五、行政法制监督74

第二节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75

一、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75

二、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76

三、治安管理处罚的裁决与执行76

第三节 集会游行示威法78

一、集会游行示威法的立法目的78

二、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许可和举行79

三、违反集会游行示威法的法律责任81

第四节 社团登记管理条例82

一、社团登记管理的目的82

二、社团登记管理原则83

三、社团登记程序83

第五节 教育法85

一、教育法85

二、高等教育法87

第四章 刑事法律制度91

第一节 刑法概述91

一、刑法的概念91

二、我国刑法的任务92

三、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93

四、我国刑法的效力范围94

第二节 犯罪96

一、犯罪的本质和概念96

二、犯罪构成97

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102

四、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104

五、共同犯罪107

第三节 刑罚110

一、刑罚的概念和目的110

二、刑罚的种类111

三、刑罚的具体运用114

第四节 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种类119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119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120

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121

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24

五、侵犯财产罪125

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26

七、危害国防利益罪128

八、贪污贿赂罪129

九、渎职罪130

十、军人违反职责罪131

第五章 民事法律制度133

第一节 民法概述133

一、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133

二、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134

三、民事法律关系136

第二节 民事主体138

一、公民(自然人)138

二、法人142

三、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及联营145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148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148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150

三、无效的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151

第四节 代理153

一、代理的概念和特征153

二、代理的种类154

三、代理权的行使和代理的终止155

第五节 民事权利157

一、财产所有权157

二、债权163

三、人身权168

第六节 民事责任171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171

二、民事责任的分类172

三、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174

第七节 诉讼时效175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175

二、诉讼时效的种类176

三、诉讼时效的开始、中止、中断和延长176

第六章 合同法律制度178

第一节 合同法概述178

一、合同的概念、特征和分类178

二、合同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180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和效力182

一、合同的订立182

二、合同的效力186

第三节 合同的担保和履行191

一、合同的担保191

二、合同的履行192

第四节 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193

一、合同的变更193

二、合同的转让194

三、合同的终止195

第五节 违约责任196

一、违约责任的概念及构成要件196

二、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197

三、违约责任的免除197

第七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199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概述199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199

二、知识产权法的立法概况200

第二节 著作权法201

一、著作权的概念201

二、著作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201

三、著作权的取得、归属和限制203

四、著作权的法律保护205

第三节 专利法207

一、专利和专利权的概念207

二、专利权的主体和客体208

三、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210

四、专利的申请、审查和批准211

五、专利权的期限和保护212

第四节 商标法213

一、商标和商标权的概念213

二、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214

三、商标权人的权利和义务215

四、商标注册的申请、审查与核准216

五、商标专用权的法律保护216

第八章 婚姻家庭与财产继承法律制度218

第一节 婚姻家庭法律制度218

一、婚姻家庭法概述218

二、结婚221

三、家庭关系224

四、离婚228

第二节 财产继承法律制度231

一、继承法概述231

二、法定继承233

三、遗嘱继承235

四、遗产的分割与处理237

第九章 经济法律制度239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239

一、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239

二、我国经济法的作用240

三、我国经济法的主要内容241

第二节 公司法242

一、公司法概述242

二、有限责任公司243

三、股份有限公司245

四、公司债券和公司财务会计248

五、公司的合并、分立、破产、解散和清算249

六、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250

七、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251

第三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52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252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54

第四节 税法256

一、税法概述256

二、流转税法律规定259

三、所得税法律规定261

四、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法律规定264

五、税收征收管理的法律规定265

第十章 劳动法律制度268

第一节 劳动法概述268

一、劳动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268

二、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269

三、劳动法律关系269

第二节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270

一、劳动合同270

二、集体合同272

第三节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273

一、工作时间273

二、休息休假275

三、加班加点277

第四节 职业培训和劳动保护278

一、职业培训278

二、劳动保护279

第五节 工资和社会保险281

一、工资281

二、社会保险282

第六节 劳动争议的处理283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283

二、劳动争议处理机构284

三、劳动争议处理原则284

四、劳动争议处理的方式285

第十一章 诉讼法律制度287

第一节 诉讼法概述287

一、诉讼法的概念和种类287

二、我国诉讼法的渊源287

三、我国诉讼法的任务288

第二节 我国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89

一、我国各种诉讼法共同的基本原则290

二、我国刑事诉讼法所特有的原则291

三、我国民事诉讼法所特有的原则293

四、我国行政诉讼法所特有的原则294

第三节 管辖295

一、刑事诉讼的管辖295

二、民事诉讼的管辖298

三、行政诉讼的管辖302

第四节 证据303

一、证据的概念和种类303

二、举证责任304

第五节 强制措施306

一、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306

二、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307

三、行政诉讼中的强制措施309

第六节 诉讼程序310

一、诉讼程序概述310

二、刑事诉讼程序311

三、民事诉讼程序319

四、行政诉讼程序326

后记3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