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缘社会解纷机制研究 以中国明清两代为中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缘社会解纷机制研究 以中国明清两代为中心](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4982553.jpg)
- 陈会林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3559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93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519页
- 主题词:民事纠纷-调解(诉讼法)-研究-中国-明清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缘社会解纷机制研究 以中国明清两代为中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研究的问题及缘起2
二、基本概念9
三、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16
四、研究的思路、材料与方法40
第一章 明清时期的地缘社会50
第一节 明清时期地缘社会的组织50
一、乡里组织50
二、乡约组织78
三、同乡社会组织113
四、乡间结社组织124
五、乡间集会组织134
第二节 明清时期地缘社会的属性143
一、民间社会143
二、乡土社会146
三、熟人社会147
四、人情社会147
第三节 明清时期地缘社会的职能149
一、完成职役149
二、治安管理152
三、公益经营156
四、解困赈灾157
五、和睦乡党160
六、教化与解纷161
第二章 明清时期的民间纠纷167
第一节 纠纷发生的社会场域167
一、家族关系167
二、乡党关系168
三、官民关系169
第二节 纠纷增多的原因171
一、纠纷总量增多的原因172
二、同乡社会组织遭遇纠纷更多的原因173
第三节 纠纷的类型与性质176
一、纠纷的类型176
二、“细故”与“利害”:官民不同的价值判断178
第三章 乡里组织与民间纠纷的解决182
第一节 乡里组织解纷的专门场所182
一、申明亭的置废183
二、申明亭的职能185
第二节 里甲组织与民间纠纷的解决187
一、里老理讼解纷的国家授权187
二、里老理讼解纷的范围189
三、里老理讼解纷的地点189
四、里老理讼解纷的原则191
五、里老理讼解纷的方式与实践192
六、里老理讼解纷的性质与效力209
第三节 保甲组织与民间纠纷的解决212
一、保甲的解纷职能212
二、保甲组织解纷的方式与实践215
第四章 乡约组织与民间纠纷的解决227
第一节 解纷的受案范围与主持者227
一、受案范围227
二、解决纠纷的主持人228
第二节 定期集中解纷231
一、集中解纷的地点231
二、举善纠恶的含蓄解纷234
三、“讼者平之”的直接解纷240
第三节 平时灵活解纷241
一、纠纷不达官府的直接调解241
二、官批民调245
第五章 同乡组织与民间纠纷的解决248
第一节 解纷的职能与主持者248
一、同乡会馆的解纷职能248
二、同乡会馆解纷的主持者248
第二节 解纷的方式与实践252
一、调解纠纷252
二、仲裁纠纷254
三、与官府合作解决纠纷254
第六章 乡间结社、集会组织与民间纠纷的解决258
第一节 乡间结社、集会组织的解纷职能258
一、乡间结社组织的解纷职能258
二、乡间集会组织的解纷职能259
第二节“文会”与民间纠纷的解决260
一、文会:中国古代的沙龙261
二、文会对纠纷的解决266
第三节“吃讲茶”与民间纠纷的解决268
一、解决纠纷的专场茶会268
二、解决纠纷的程序271
三、解纷机制的法理解析275
四、弊端与衰落279
五、解纷机制的现代元素280
第七章 地缘社会解纷机制的内容285
第一节 解纷主体:地缘社会组织的领袖285
一、以乡绅为主体的社会精英286
二、乡绅及地缘社会组织首领在民间解纷中的表现298
第二节 解纷方式:教化与维权相结合的多元调处303
一、调解304
二、裁判306
三、神判308
四、混合方式309
第三节 解纷理念:息事宁人310
一、关于解纷理念311
二、息事宁人312
三、“和为贵”:中国人的表达与实践316
四、与西方解纷理念的比较320
五、与现代解纷理念的比较323
第四节 解纷原则:妥协与自治324
一、妥协原则324
二、自治原则325
第五节 适用规则:以社会生成法为主326
一、社会生成法327
二、规约或章程333
三、乡俗与习惯342
四、情理与信义351
五、国家法律359
第六节 效力保障:多元权威互辅362
一、官府支持362
二、乡贤保证365
三、神灵威慑370
四、社会生成法的权威371
五、制裁机制375
第七节 对外联接:与其它解纷机制的接轨376
一、与血缘社会解纷的接轨376
二、与国家司法的接轨380
第八章 地缘社会组织解纷角色的历史成因398
第一节 国家的鼓励或授权399
一、皇帝谕示的要求399
二、国家基本法典的规定404
三、地方官府告示的规定406
第二节 国家的基层司法体制和刑事政策的影响412
一、基层司法体制导致解纷事务向民间分流412
二、国家宽容“轻罪”、轻视“细故”的结果414
第三节 官方“息讼”与民间“惧讼”的结果415
一、官方对“息讼”的灌输和对“讼害”的夸大宣传416
二、民间的“惧讼”心态420
三、诉讼成本高于民间解纷成本423
第四节 民间纠纷更适合民间解决430
一、耕织社会的纠纷解决更需要民间权威的教化优势430
二、熟人社会的 纠纷更适合非讼方式解决430
第五节 国家对民间解纷能进行干预432
一、国家对视为违法的民间解纷的禁止性干预432
二、国家对民间解纷的积极性控制433
第九章 地缘社会解纷机制的法文化阐释436
第一节 地缘社会解纷是社会自治的重要形式436
一、中国传统社会自治的存在及其特征436
二、中国传统地缘社会解纷与民间社会自治445
三、中国传统社会自治与西方中世纪社会自治的比较451
四、中国传统社会自治与近现代社会自治的比较458
第二节 地缘社会解纷与国家司法460
一、纠纷之地缘社会解决与司法解决区别的表现461
二、社会解纷是司法解纷的“前置程序”465
三、司法解纷是社会解纷的后盾和保障466
四、联接国家司法与社会解纷的“第三领域”467
第三节 明清地缘社会解纷机制与现代解纷机制470
一、明清地缘社会解纷机制与ADR机制470
二、明清地缘社会解纷机制与类法律式解纷机制471
三、明清地缘社会解纷机制与解纷类型轴和准审判机制472
结论475
一、明清地缘社会解纷机制研究的基本总结475
二、明清地缘社会解纷机制的重大启示477
后 记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