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养鸡指南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养鸡指南 第2版
  • 王庆民,宁中华,李明淑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盾出版社
  • ISBN:978750826759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898页
  • 文件大小:158MB
  • 文件页数:904页
  • 主题词:鸡-饲养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养鸡指南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鸡的孵化与雏鸡雌雄鉴别2

第一章 鸡的人工孵化2

第一节 孵化场的场址选择与建筑设计2

一、孵化场场址的选择2

二、孵化场总平面布局及工艺流程3

三、孵化厅的建筑结构7

四、孵化厅各室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14

五、孵化场设计实例18

第二节 孵化场的设备25

一、孵化器的选择25

二、发电、供暖、降温及水处理设备28

三、运输设备31

四、冲洗、消毒设备31

五、码盘和移盘设备35

六、其他设备36

第三节 我国传统孵化法的孵化室和孵化设备43

一、炕孵法43

二、缸孵法46

三、桶孵法47

四、平箱孵化法的设备49

五、温室架孵法51

六、传统孵化法孵化设备的改革52

第四节 影响孵化成绩的各种因素58

一、种鸡的质量59

二、种蛋的管理61

第五节 鸡蛋的形成、构造和胚胎发育80

一、鸡蛋的形成过程和构造80

二、鸡的胚胎发育87

第六节 孵化条件100

一、温度100

二、相对湿度104

三、通风换气107

四、转蛋109

五、晾蛋112

六、孵化场的卫生114

第七节 机械电力箱式孵化的管理技术117

一、孵化前的准备117

二、孵化的操作技术125

三、停电时的措施141

四、系谱孵化的操作技术141

五、孵化场的主要记录表格144

第八节 我国传统孵化法的管理技术146

一、炕孵法146

二、缸孵法148

三、桶孵法149

四、嘌蛋149

五、传统孵化法管理的革新150

第九节 提高鸡孵化率的途径153

一、衡量孵化效果的指标153

二、饲养高产健康种鸡,保证种蛋质量156

三、加强种蛋管理,确保入孵前种蛋品质优良156

四、创造良好的孵化条件157

第二章 孵化器165

第一节 孵化器的类型和构造165

一、孵化器的类型165

二、孵化器的构造167

第二节 孵化出雏两用机的使用188

一、主要特点、规格、型号及性能188

二、安装调试190

三、孵化控制器196

四、常见故障的排除及维修保养201

第三节 孵化器常见故障的排除及维修保养203

一、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203

二、孵化器的维护和保养209

第三章 初生雏鸡的雌雄鉴别213

第一节 雏鸡器械鉴别法214

一、鉴别方法215

二、鉴别注意事项215

第二节 雏鸡伴性遗传鉴别法216

一、长羽缓慢对长羽迅速217

二、芦花羽对非芦花羽219

三、银色羽对金色羽219

四、横斑洛克(芦花鸡)羽色220

五、肉鸡父母代自别雌雄体系(四系配套)221

六、羽色与羽速相结合的自别雌雄配套系(蛋鸡)221

第三节 初生雏鸡肛门雌雄鉴别223

一、初生雏鸡生殖器官形态223

二、初生雏鸡肛门雌雄鉴别法225

三、雌雄鉴别室的设计和设备241

第四章 孵化场的经营管理246

第一节 人员的管理246

一、孵化场的人员配置246

二、岗位责任制247

第二节 孵化的计划管理249

一、制定孵化计划的依据249

二、确定种鸡数量250

三、种蛋与雏鸡数间的关系250

第三节 雏鸡生产成本251

一、雏鸡成本的构成251

二、影响每只雏鸡孵化成本的因素253

第四节 孵化场管理记录254

第二编 蛋鸡高效益饲养技术257

第一章 目前国内外主要蛋用鸡种257

第一节 引进和培育的蛋用鸡种257

一、白壳蛋鸡258

二、褐壳蛋鸡260

三、粉壳蛋鸡267

第二节 我国地方良种蛋鸡与绿壳蛋鸡271

一、我国地方良种蛋鸡271

二、绿壳蛋鸡274

第三节 选择鸡种的原则276

一、如何选养蛋鸡的品种276

二、引种注意事项277

第二章 蛋鸡的选育279

第一节 蛋鸡育种的现状和趋势279

一、降低产蛋鸡的体重和提高饲料报酬280

二、提高早熟性和延长生产利用期280

三、改善蛋品质指标281

四、减少蛋重的变异程度281

五、提高抗应激能力281

第二节 蛋鸡选育的主要方法281

一、近交法281

二、闭锁群家系选育法282

第三节 蛋鸡的主要选育性状285

一、产蛋量285

二、蛋重288

三、蛋的品质289

四、体重与生活力290

五、受精率和孵化率291

六、饲料转化率291

第四节 蛋鸡的选择与选配293

一、选择293

二、选配295

第五节 电子计算机在育种中的运用296

第六节 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297

第三章 蛋鸡的良种繁育体系299

第一节 良种繁育体系的作用299

第二节 与配套系有关的名词解释300

一、品系300

二、配套杂交组合和配套系301

三、杂交鸡301

四、父系和母系302

五、纯系304

第三节 蛋鸡良种繁育体系的结构304

一、育种场305

二、曾祖代场305

三、祖代场306

四、父母代场306

五、商品代场306

第四节 配合力测定与测定站307

第四章 蛋鸡的主要生产性能指标309

第一节 种蛋与孵化309

一、种蛋合格率309

二、种蛋受精率309

三、种蛋孵化率310

四、健雏率310

第二节 育雏与育成311

一、育雏成活率311

二、育成鸡成活率311

第三节 产蛋312

一、开产日龄312

二、母鸡的产蛋量313

三、产蛋率314

四、平均蛋重314

五、总产蛋重315

六、产蛋期存活率315

七、产蛋期死亡淘汰率315

八、产蛋期料蛋此316

第四节 蛋的品质316

一、蛋形指数316

二、蛋壳厚度317

三、蛋的比重317

四、蛋壳强度317

五、哈氏单位318

六、蛋壳和蛋黄的颜色318

七、蛋的血斑和肉斑率318

第五章 鸡的营养需要与常用饲料320

第一节 鸡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320

一、能量的需要量320

二、蛋白质的需要量322

三、矿物质的需要量324

四、维生素的需要量326

五、水的需要量330

六、鸡的饲养标准331

七、蛋鸡的实用饲料配方332

第二节 鸡常用的饲料资源及其营养价值334

一、鸡常用的饲料资源334

二、各种饲料的营养价值339

第六章 育雏期雏鸡的饲养管理340

第一节 育雏的方式340

一、平面育雏340

二、多层笼育341

第二节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341

第三节 雏鸡的接运343

第四节 接雏与雏鸡的开食344

第五节 育雏舍小气候及其控制345

一、育雏温度345

二、环境湿度346

三、通风换气347

四、光照348

第六节 雏鸡的饲养管理349

第七章 育成鸡的饲养管理354

第一节 转群前的准备工作355

第二节 转群注意事项356

第三节 限制饲养357

一、限制饲养的意义357

二、限制饲养方法357

三、限制饲养的注意事项358

第四节 光照的控制359

第五节 其他管理措施360

第八章 产蛋期母鸡的饲养管理363

第一节 饲养方式的选择364

第二节 转群上笼365

第三节 产蛋鸡各阶段的饲养367

第四节 产蛋鸡的光照管理368

第五节 产蛋鸡的钙质补充370

第六节 产蛋鸡的四季管理371

第七节 克服饲养工艺带来的疾病377

一、普遍过肥和脂肪肝综合征378

二、笼养蛋鸡瘫痪379

三、互啄379

四、神经质(惊恐症)380

五、过早换羽381

第九章 种鸡的饲养管理382

第一节 配套系种鸡分开管理382

第二节 合理的公母比例383

第三节 配种方式及其优缺点384

第四节 种公鸡的选择与合理利用386

第五节 种鸡公母合群与配种的适宜时机387

第六节 种蛋的收留与管理388

第七节 种公母鸡的特殊管理388

第八节 检疫与疾病净化391

第十章 蛋鸡的人工授精技术392

第一节 人工授精的优越性392

第二节 公、母鸡生殖器官的特点394

一、公鸡的生殖器官394

二、母鸡的生殖器官395

第三节 人工授精技术398

一、采精技术398

二、输精技术399

三、输精时间400

四、输精量及输精间隔时间401

五、输精的深度402

第四节 公鸡精液品质的评定402

一、精液的颜色403

二、射精量403

三、精液浓度403

四、精子活力404

五、精液的pH值404

第五节 影响受精率的因素404

一、种公鸡的精液品质不合格405

二、母鸡不孕和生殖道有疾病405

三、输精技术不过硬405

四、种鸡的年龄大405

五、鸡的生理状况不佳406

六、其他406

第六节 精液的稀释保存406

第七节 精液的低温保存与解冻407

第十一章 蛋鸡的人工强制换羽410

第一节 人工强制换羽的原理410

第二节 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411

一、化学方法411

二、饥饿法412

三、综合法412

第三节 人工强制换羽的效果413

第四节 强制换羽的经济价值414

第五节 强制换羽应注意的事项415

第十二章 鸡场场址选择、建筑与设备417

第一节 鸡场场址的选择417

第二节 鸡舍的布局417

第三节 鸡舍建筑设计419

一、鸡舍长宽高的设计419

二、建筑材料的选择420

三、鸡舍的间距与道路420

四、鸡舍主要结构的设计要求421

五、鸡舍的功能设计422

第四节 鸡场设备424

一、环境控制设备424

二、供水系统与饮水器427

三、饲喂设备428

四、笼具429

五、断喙器430

六、卫生防疫设备430

第十三章 有关提高经济效益问题431

第一节 搞好经营管理431

第二节 选用良种鸡432

第三节 加强科学管理434

一、把好雏鸡关435

二、抓好防疫关435

三、把好饲料质量关435

第四节 节约饲料436

第五节 产品综合利用438

第三编 肉鸡高效益饲养技术441

第一章 我国肉鸡业概况441

第一节 肉鸡生产的概念441

一、肉鸡为人类提供价廉、质优的动物性蛋白质食源441

二、肉鸡业是畜牧业中增长最快、市场化与规模化程度最高的行业442

三、发展肉鸡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445

第二节 我国肉鸡业的发展方向446

一、改变陈旧落后的养殖方式446

二、建立规范、标准的饲养格局447

第二章 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保障鸡群的“生物安全”453

第一节 改善肉鸡的饲养环境455

一、构建鸡场生物安全的屏障系统456

二、养鸡设备与环境控制技术的应用463

三、做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472

第二节 落实生物安全的各项管理措施474

一、交通管制措施475

二、卫生管理措施——严格的消毒净化476

三、确立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480

四、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481

第三节 生物安全饲养的现实典范——SPF鸡群的成长482

第三章 正确利用杂种优势,展现鸡种的内在潜力488

第一节 正确运用杂种优势现象489

一、什么是杂种优势489

二、现代肉鸡生产如何体现杂种优势的利用492

第二节 肉用鸡种资源498

一、现代专门化品系肉用鸡种498

二、我国优良肉鸡品种资源及其保存、开发与利用500

第四章 推行科学配合饲料,满足鸡体的营养需要507

第五章 规范的饲养管理技术509

第一节 肉鸡饲养存在的问题509

一、饲养管理粗放509

二、免疫不合理510

三、用药不当511

第二节 落实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疫卫生措施513

一、免疫程序的制定513

二、开展对鸡白痢病的定期检疫516

三、对球虫病的预防措施517

第三节 肉用仔鸡的育雏和肥育技术522

一、肉用仔鸡生产的特点522

二、雏鸡的选择与运输524

三、饲养雏鸡的基本设施与用具526

四、雏鸡的饲养与管理537

五、雏鸡死亡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548

六、肉用仔鸡的快速肥育553

七、肉用仔鸡的公母分开饲养与限制饲养564

八、肉用仔鸡8周的生产安排566

第四节 肉用种鸡的控制饲养技术569

一、肉用种鸡的限制饲养569

二、肉用种鸡的目标体况与控制措施578

三、肉用种鸡的光照制度控制技术592

四、肉用种鸡的日常管理608

五、种公鸡的控制饲养技术614

六、肉用种鸡饲养方法举例623

第六章 肉鸡产业化经营641

第一节 积极推进我国肉鸡生产的产业化经营642

一、肉鸡生产的行业特征——规模化、集约化和工厂化生产642

二、认真对待我国肉鸡业发展中的问题643

三、鼓励发展集中连片的专业户群体养殖小区646

四、产业化经营是发展我国肉鸡业的基本途径647

第二节 科学管理,着力培植核心竞争力652

一、加强以市场和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653

二、加强以产品质量和成本核算为核心的生产管理661

三、倡导人性化管理,凝聚企业合力的组织管理673

第四编 鸡病防治677

第一章 鸡传染病677

第一节 鸡传染病概述677

一、传染与传染病677

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677

三、传染病的综合防制措施679

第二节 鸡传染病各论682

一、新城疫682

二、鸡马立克氏病687

三、鸡白血病690

四、J亚群鸡白血病690

五、鸡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692

六、传染性法氏囊病692

七、禽流感695

八、产蛋下降综合征697

九、鸡痘698

十、鸡传染性脑脊髓炎699

十一、鸡传染性喉气管炎700

十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702

十三、鸡传染性矮小综合征704

十四、鸡传染性贫血705

十五、鸡慢性呼吸道病706

十六、鸡传染性鼻炎709

十七、鸡白痢711

十八、鸡霍乱714

十九、鸡大肠杆菌病716

二十、鸡葡萄球菌病719

二十一、鸡坏死性肠炎721

二十二、鸡曲霉菌病723

第二章 鸡寄生虫病725

第一节 鸡寄生虫病概述725

一、寄生与寄生虫725

二、寄生虫的类别725

三、宿主的类型732

四、寄生虫病的感染来源和途径733

五、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734

六、寄生虫病防治735

第二节 鸡寄生虫病各论736

一、前殖吸虫病736

二、棘口吸虫病737

三、背孔吸虫病738

四、后睾吸虫病739

五、后口吸虫病741

六、楔形变带绦虫病742

七、赖利绦虫病743

八、膜壳绦虫病745

九、节片戴文绦虫病745

十、鸡蛔虫病747

十一、鸡异刺线虫病748

十二、比翼线虫病749

十三、毛细线虫病750

十四、钩唇头饰带线虫病752

十五、长鼻分咽线虫病752

十六、四棱线虫病753

十七、鸡类圆线虫病754

十八、鸡刺皮螨侵袭755

十九、林鸡刺螨侵袭756

二十、羽虱侵袭757

二十一、鸡球虫病757

二十二、组织滴虫病762

二十三、住白细胞虫病764

第三章 鸡营养代谢病767

第一节 鸡营养代谢病概述767

一、营养代谢病的概念及其种类767

二、鸡营养代谢病的病因767

三、鸡营养代谢病的特点768

四、鸡营养代谢病的诊断程序769

五、鸡营养代谢病的防治原则770

第二节 鸡营养代谢病各论770

一、维生素A缺乏症770

二、维生素D缺乏症772

三、维生素E缺乏症773

四、维生素K缺乏症774

五、维生素B1缺乏症775

六、维生素B2缺乏症776

七、泛酸缺乏症776

八、烟酸缺乏症777

九、吡哆醇缺乏症778

十、生物素缺乏症779

十一、叶酸缺乏症779

十二、维生素B12缺乏症780

十三、胆碱缺乏症781

十四、钙、磷缺乏症782

十五、锰缺乏症783

十六、锌缺乏症784

十七、硒缺乏症784

十八、鸡痛风786

十九、鸡蛋白质缺乏症787

二十、鸡脂肪肝综合征788

二十一、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789

第四章 鸡中毒病及其杂症790

第一节 鸡中毒性疾病概述790

一、毒物与中毒790

二、鸡中毒病常见的病因790

三、鸡中毒病的诊断791

四、鸡中毒病的危害性792

第二节 鸡中毒病各论792

一、鸡肌胃糜烂病792

二、喹乙醇中毒793

三、磺胺类药物中毒794

四、高锰酸钾中毒795

五、食盐中毒795

六、小苏打中毒796

七、棉籽饼中毒797

八、黄曲霉毒素中毒798

九、麦角中毒799

十、一氧化碳中毒800

第三节 杂症800

一、异食癖801

二、肉鸡腹水症802

三、出血性综合征803

四、笼养蛋鸡瘫痪804

五、鸡猝死综合征804

第五章 鸡病临床诊断大纲806

第一节 引起体表外观异常的疾病806

一、冠症状和病变806

二、肉髯症状和病变807

三、颜面肿胀807

四、口腔症状和病变807

五、皮肤症状和病变807

六、眼球、眼睑症状和病变808

七、腿部症状和病变808

八、呼吸症状和病变810

九、贫血症状和病变810

第二节 引起产蛋量急剧下降、卵黄性腹膜炎和卵巢、输卵管病变的疾病811

一、引起产蛋量急剧下降的疾病811

二、引起卵黄性腹膜炎的疾病812

三、引起卵巢病变的疾病812

四、引起输卵管病变的疾病812

第三节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病变的疾病813

一、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疾病813

二、引起骨骼系统病变的疾病814

第四节 引起气囊和肺脏病变的疾病815

一、引起气囊病变的疾病815

二、引起肺脏病变的疾病815

第五节 引起心脏病变和脾脏、肾脏肿大的疾病816

一、引起心脏病变的疾病816

二、引起脾脏肿大的疾病817

三、引起肾脏肿大的疾病817

第六节 引起肝脏和消化道病变的疾病818

一、引起肝脏病变的疾病818

二、引起肠壁结节的疾病819

三、引起消化道病变的疾病819

第七节 引起内脏痛风(尿酸盐沉积)和能传染人的疾病820

一、引起内脏痛风(尿酸盐沉积)的疾病820

二、能传染人的鸡病821

三、通过鸡蛋传播的疾病(垂直传播)821

附录823

附录一 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823

附录二 蛋鸡肉鸡良种供种单位索引874

附录三 部分孵化器生产厂家及产品介绍8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