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新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条文详解与适用指南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最新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条文详解与适用指南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8/35005899.jpg)
- 庄洪胜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51090850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736页
- 文件大小:226MB
- 文件页数:786页
- 主题词:损伤-伤害鉴定-标准-中国-指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最新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条文详解与适用指南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简述1
第二节 人体损伤程度的定义3
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分册中对法医学的论述3
二、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法学词典》对法医学的论述3
三、《中国司法大辞典》对“重伤”的论述4
四、《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法医学》分册对法医学的定义4
五、我国部分知名法医学家对法医学的定义5
第二章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适用范围6
第一节 人体损伤程度五级划分法的依据6
第二节 刑法学上的人体重伤7
一、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8
二、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10
三、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11
第三节 刑法中的严重残疾鉴定11
一、对“严重残疾”的法理分析12
二、“严重残疾”的法医学鉴定标准13
三、鉴定的操作程序13
第四节 重伤程度评定的适用范围14
第五节 刑法及其他法律中规定的轻伤19
一、刑法及其他法律中所规定的人体轻伤19
二、制定人体轻伤鉴定标准两个等级的目的19
第六节 人体轻伤程度的鉴定适用范围20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规定20
二、民法通则中的相关条款规定2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的相关规定23
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规定23
第七节 人体轻微伤鉴定的适用范围25
第三章 人体损伤程度的评定原则27
第一节 简述27
一、鉴定人的权利27
二、鉴定人应当履行的义务29
第二节 司法鉴定中的道德原则31
一、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心31
二、秉公执法,不以权谋私31
三、坚持公正原则,维护被鉴定人的合法权益31
四、刻苦钻研业务,做到科学办案32
五、提高服务质量32
第三节 技术鉴定工作中的原则32
一、实事求是原则33
二、系统全面及准确无误的原则37
三、依法独立鉴定的原则41
四、保密原则42
五、鉴定的时限原则42
六、类推性原则42
七、相加、晋级、降级原则45
第四章 规范法医学司法鉴定49
第一节 简述49
第二节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对司法鉴定的规定50
第三节 其他法律及法规性文件对司法鉴定的规定52
一、《司法鉴定程序通则》中的相关规定52
二、《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55
三、法律法规中对司法鉴定人处罚的相关规定59
四、鉴定人的选择及指派61
第五章 司法鉴定书文本类型的制作规范63
第一节 简述63
一、法医学文书的概念及其种类63
二、法医学文书的性质和特征67
三、法医学鉴定类文书68
四、法医鉴定书规范70
五、法医学鉴定类文书的其他要求75
六、鉴定书常出现的问题77
七、鉴定书的鉴定事项78
八、鉴定书组成部分的叙述方法79
第二节 司法部对面向社会的司法鉴定机构制作鉴定书的要求89
一、司法鉴定文书的特征89
二、法医学鉴定文书91
第三节 法医学鉴定、补充鉴定、再次鉴定或重新鉴定95
一、初次鉴定96
二、补充鉴定96
三、重新鉴定97
四、复核鉴定99
五、最终鉴定99
第六章 司法鉴定人出庭101
第一节 简述101
第二节 目前司法鉴定人出庭状况分析102
第三节 部分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对鉴定人出庭问题的规定106
一、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107
二、刑诉法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107
三、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107
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有关规定108
五、《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规定109
六、公安鉴定规则的有关规定109
七、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109
八、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法医工作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110
九、司法部《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的有关规定110
十、司法部《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110
第四节 出庭时对鉴定人的要求110
一、鉴定人的素质要求111
二、司法鉴定工作方面的要求115
三、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原则117
第五节 司法鉴定人出庭的准备工作120
一、司法鉴定人要熟悉全案的情况121
二、司法鉴定人要回顾审查鉴定书121
三、司法鉴定人要熟悉和准备材料122
四、司法鉴定人要拟写好答辩提纲123
五、司法鉴定人要准备好演示资料124
六、司法鉴定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态125
七、司法鉴定人要有修正好鉴定差错的心理准备125
八、确定首席司法鉴定人125
第六节 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要求126
一、司法鉴定人要对鉴定相关事项进行说明126
二、司法鉴定人要针对案件争议焦点进行论证126
三、司法鉴定人要对工作疏漏予以弥补127
第七节 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答辩策略127
一、司法鉴定人应答的基本要求127
二、司法鉴定人应答的基本方法128
三、司法鉴定人应答的基本技巧129
第八节 出庭时司法鉴定人注意事项133
一、司法鉴定人要庄重133
二、司法鉴定人要礼貌134
三、司法鉴定人要严谨134
四、司法鉴定人要自信134
五、司法鉴定人要求实135
六、司法鉴定人要遵纪135
第七章 人体损伤分类概述136
第一节 头面部损伤136
一、X线检查136
二、CT检查144
三、MRI检查155
四、颅脑损伤的病理分类及受伤机制158
五、面部损伤170
六、视器官及功能的损伤178
七、听器官损伤及功能障碍191
第二节 颈部器官损伤及功能障碍207
一、咽部损伤208
二、喉部损伤208
三、损伤后发声困难209
四、甲状腺或甲状旁腺功能损伤210
五、颈部大血管损伤212
第三节 躯干部损伤212
一、胸部及胸内器官损伤213
二、腹部器官损伤217
第四节 骨盆部损伤218
一、泌尿器官的大体生理219
二、泌尿生殖系损伤或疾病的临床局部检查219
三、对泌尿生殖器官损伤的辅助检查220
第五节 四肢损伤221
一、脊柱损伤221
二、四肢损伤228
三、关节脱位243
四、捩伤(扭伤)244
第八章 人体损害程度鉴定相对最佳时间246
第一节 简述246
第二节 人体损伤后的鉴定时限248
一、损伤后鉴定时限的一般原则248
二、对于不同器官及不同部位的损伤掌握好最佳鉴定时间249
三、常见的损伤评定的最佳鉴定时限250
四、影响鉴定时限的几种因素256
第九章 损伤与疾病并存的鉴定258
第一节 简述258
一、医疗因素的作用,加重了原损伤程度261
二、伤者全身状况和内在疾病的因素261
三、其他客观因素造成的伤害加重也应进行客观的鉴定262
第二节 损伤与疾病同时并存262
一、损伤与疾病无关因果关系262
二、损伤与疾病有因果关系263
第三节 损伤所导致的疾病264
一、损伤性感染265
二、器官损伤性破裂266
三、外伤性出血266
四、损伤后肿瘤267
五、外伤性疝268
六、损伤性栓塞269
七、外伤性血栓形成270
八、外伤性梗塞271
九、损伤性组织器官萎缩272
十、损伤性水肿272
十一、损伤性瘢痕273
第四节 损伤性疾病的司法鉴定273
一、损伤性疾病从临床上的确诊273
二、损伤性疾病司法鉴定中应当注意的问题276
第五节 参与度在损伤性疾病评定中的具体应用277
一、参与度的基本理论277
二、用参与度十分法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实践278
三、参与度四分法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280
四、司法实践中常用的几种参与度281
第十章 颅脑、脊髓损伤(5.1.1重伤一级)283
第一节 简述283
一、直接损伤283
二、间接损伤284
三、继发性损伤284
四、脑挫裂伤285
五、颅内血肿286
六、开放性颅脑损伤289
七、脑干损伤289
八、颅脑损伤的并发症和后遗症292
第二节 a)植物生存状态294
一、脑干损伤(原发性与继发性)294
二、昏迷(短暂性、持续性及迁延性昏迷、植物人状态、脑死亡)295
三、去大脑强直309
四、脑干损伤的客观检查309
第三节 b)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C)偏瘫、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小便失禁311
一、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311
二、偏瘫的司法鉴定(偏瘫的肢体肌力一定达到2级以下,并且要伴大便、小便尿失禁)316
三、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小便尿失禁317
四、司法鉴定中一定要注意的问题324
五、对诈伤的鉴别325
六、诊断损伤性瘫痪或不明原因的截瘫临床辅助检查方法327
第四节 d)非肢体瘫的运动障碍(重度)329
一、临床表现及重要体征329
二、小脑病变332
第五节 e)重度智能减退或者器质性精神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334
一、司法鉴定的时候要严格掌握以下几个构成要件334
二、为保证鉴定的正确性及科学性,在鉴定的时候一定要调查以下几个问题335
三、临床智力障碍表现有三种形式337
四、智能缺损临床分型338
五、临床表现分型及特征349
六、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352
第十一章 颅脑、脊髓损伤(5.1.2重伤二级)354
第一节 a)头皮缺损面积累计75.0cm2以上354
一、头皮解剖与损伤病理机制354
二、头皮损伤的临床诊断要点356
第二节 b)开放性颅骨骨折伴硬脑膜破裂357
一、开放性颅脑损伤主要临床诊断要点358
二、伤后常见的临床症状358
三、临床辅助诊断中的影像学检查359
四、临床诊断及损伤程度评定要点361
五、颅骨缺损的司法鉴定361
第三节 c)颅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出现脑受压症状和体征,须手术治疗365
一、临床上及司法鉴定中颅盖骨骨折的类型366
二、颅盖骨骨折伴有颅骨凹陷后的常见临床表现及诊断366
三、临床诊断及损伤程度评定要点367
第四节 d)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持续4周以上368
一、临床诊断及伤害程度评定要点368
二、外伤性脑脊液漏的诊断要点371
第五节 e)颅底骨折,伴面神经或者听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372
一、面神经损伤的一般临床表现373
二、听神经损伤后的一般临床表现373
三、临床诊断及伤害程度评定要点375
第六节 f)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376
一、发生机制376
二、临床诊断及伤害程度评定要点376
第七节 g)脑挫(裂)伤,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377
一、脑挫裂伤的诊断标准377
二、脑干损伤378
三、下丘脑损伤379
四、伤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昏迷380
五、伤后出现瞳孔异常变化380
六、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生命体征381
七、伤后可以出现神经系统体征381
八、临床诊断及伤害程度评定要点382
第八节 h)颅内出血,伴脑受压症状和体征388
一、简要病理生理388
二、临床表现及重要生命体征389
三、临床诊断及损伤程度评定要点390
第九节 i)外伤性脑梗死,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397
一、病因与病理399
二、对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要注意的问题400
三、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402
四、损伤程度评定要点405
第十节 j)外伤性脑脓肿406
一、在司法鉴定时应注意的问题406
二、一般性临床诊断要点407
第十一节 k)外伤性脑动脉瘤,须手术治疗409
一、发生的机制409
二、外伤性脑动脉瘤的类型409
三、临床诊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410
第十二节 l)外伤性迟发性癫痫410
一、主要临床表现412
二、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416
三、损伤程度评定要点423
四、癫痫发作的临床症状和体征423
五、临床辅助检查424
六、第16届国际癫痫和癫痫综合征分类草案424
七、中华医疗会第一届全国癫痫学术会议《癫痫发作分类法(草案)》425
八、腹型癫痫的诊断标准426
九、认真作好鉴别诊断的工作426
十、其他门类鉴定标准中的规定428
第十三节 m)外伤性脑积水,须手术治疗429
一、损伤性脑积水的基本生理及病理429
二、损伤性脑积水常见临床表现431
三、损伤性脑积水一般诊断要点431
四、损伤性脑积水的手术指征431
五、损伤性脑积水的损伤程度鉴定431
六、临床鉴别诊断432
第十四节 n)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432
一、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病理及生理432
二、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评定要点433
三、临床鉴别诊断434
第十五节 o)外伤性下丘脑综合征436
一、损伤性丘脑下部综合征的生理及病理437
二、损伤性丘脑下部综合征临床表现438
三、损伤性下丘脑综合征诊断要点439
第十六节 p)外伤性尿崩症440
一、脑损伤性尿崩症病理440
二、脑损伤性尿崩症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441
第十七节 q)单肢瘫(肌力3级以下)443
第十八节 r)脊髓损伤致重度肛门失禁或者重度排尿障碍444
一、临床诊断及司法鉴定要点444
二、标准中所规定的重度肛门失禁或者重度排尿障碍444
第十二章 颅脑、脊髓损伤(5.1.3轻伤一级)446
第一节 a)头皮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20.0cm以上446
一、在损伤评定中应该注意的问题446
二、损伤程度评定要点447
第二节 b)头皮撕脱伤面积累计50.0cm2以上;头皮缺损面积累计24.0cm2以上447
一、伤害程度评定时应注意的问题448
二、头皮撕脱缺损分度(医学参考书的通用标准)449
第三节 c)颅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449
一、该条款里所说的颅盖骨骨折有以下几种类型449
二、颅盖骨骨折伴有颅骨凹陷后的常见临床表现及诊断449
第四节 d)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450
一、伤害程度评定要点450
二、颅底骨折的参考诊断标准450
三、主要临床症状及客观检查所见451
四、外伤性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的诊断参考标准451
第五节 e)脑挫(裂)伤;颅内出血;慢性颅内血肿;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452
一、脑挫(裂)伤452
二、颅内出血452
三、慢性颅内血肿453
四、幕上血肿或者幕下血肿453
五、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454
六、损伤性颅内积气456
第六节 f)外伤性脑积水;外伤性颅内动脉瘤;外伤性脑梗死;外伤性颅内低压综合征458
一、外伤性颅内低压综合征发生原因及临床症状458
二、外伤性颅内低压综合征司法鉴定中要注意的问题459
三、影像学上的主要表现459
第七节 g)脊髓损伤致排便或者排尿功能障碍(轻度)464
第八节 h)脊髓挫裂伤465
一、脊髓损伤的分类465
二、损伤程度评定要点466
三、司法鉴定中要注意鉴别诊断并根据症状及体生判断预后466
第十三章 颅脑、脊髓损伤(5.1.4轻伤二级)469
第一节 a)头皮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8.0cm以上469
第二节 b)头皮撕脱伤面积累计20.0cm2以上;头皮缺损面积累计10.0cm2以上469
第三节 c)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50.0cm2以上469
一、头皮局部结构及外伤性血肿470
二、头皮血肿的诊断要点470
第四节 d)颅骨骨折471
一、骨折类型472
二、主要诊断依据473
第五节 e)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73
第六节 f)脑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474
一、视神经和视交叉损伤475
二、眼球运动神经损伤475
三、三叉神经损伤476
四、面神经损伤476
五、听神经损伤476
六、后组颅神经损伤476
七、伤害程度评定要点477
第十四章 颅脑、脊髓损伤(5.1.5轻微伤)480
第一节 a)头部外伤后伴有神经症状480
第二节 b)头皮擦伤面积5.0cm2以上;头皮挫伤;头皮下血肿481
一、头皮擦伤面积5.0cm2以上481
二、头皮挫伤481
三、头皮血肿482
第三节 c)头皮创口或瘢痕482
第四节 颅脑、脊髓损伤程度等级查询表482
第十五章 面部、耳廓损伤(5.2.1重伤一级)485
第一节 简述485
一、面部、面容、颜面、容貌的概念486
二、面部的范围486
三、容貌损害486
四、造成容貌毁损可有如下几种情况486
五、鼻的物理检查487
六、各行业毁容标准488
七、损伤程度司法评定要点495
第二节 a)容貌毁损(重度)496
第十六章 面部、耳廓损伤(5.2.2重伤二级)497
第一节 a)面部条状瘢痕(50%以上位于中心区),单条长度10.0cm以上,或者两条以上长度累计15.0cm以上497
第二节 b)面部块状瘢痕(50%以上位于中心区),单块面积6.0cm2以上,或者两块以上面积累计10.0cm2以上498
第三节 c)面部片状细小瘢痕或者显著色素异常,面积累计达面部30 %498
第四节 d)一侧眼球萎缩或者缺失499
一、角膜创伤500
二、巩膜创伤:伴有眼内组织脱出后流失的才可以出现萎缩500
三、虹膜睫状体创伤500
四、晶状体创伤501
五、玻璃体创伤501
六、眼球穿通伤501
七、眼球破裂501
八、眼内感染502
九、眼部热烧伤502
第五节 e)眼睑缺失相当于一侧上眼睑1/2以上502
第六节 f)一侧眼睑重度外翻或者双侧眼睑中度外翻503
第七节 g)一侧上睑下垂完全覆盖瞳孔504
一、注意损伤与疾病的鉴别诊断505
二、损伤程度评定中应当注意的问题506
第八节 h)一侧眼眶骨折致眼球内陷0.5cm以上506
第九节 i)一侧鼻泪管和内眦韧带断裂507
一、泪器病的表现及病因508
二、损伤程度评定要点509
第十节 j)鼻部断离或者缺损30%以上509
第十一节 k)耳廓离断、缺损或者挛缩畸形累计相当于一侧耳廓面积50%以上511
一、大体解剖及损伤类型511
二、伤害程度评定要点511
第十二节 l)口唇离断或者缺损致牙齿外露3枚以上513
一、口唇损伤疤痕挛缩致显着变形514
二、口唇损伤可以造成容貌毁损和功能障碍的几种情况514
第十三节 m)舌体离断或者缺损达舌系带515
第十四节 n)牙齿脱落或者牙折共7枚以上515
一、牙齿折断或脱落的司法鉴定的一般原则516
二、损伤程度评定要点517
第十五节 o)损伤致张口困难Ⅲ度518
一、颞颌关节解剖与损伤病理519
二、颞颌关节的损伤临床表现520
三、颞颌关节囊外损伤与囊内损伤的鉴别520
四、颞颌关节及张口运动的检查521
五、损伤程度评定要点522
第十六节 p)面神经损伤致一侧面肌大部分瘫痪,遗留眼睑闭合不全和口角歪斜523
一、面神经损伤性面瘫(含外伤与疾病共存性)523
二、三叉神经损伤所造成的面瘫525
三、颅脑损伤所造成的面瘫(中枢面瘫)526
四、各类型面瘫损伤程度评定要点526
第十七节 q)容貌毁损(轻度)527
一、面部擦伤527
二、面部挫伤528
三、面部撕裂伤528
四、面部切割伤528
五、唇损伤528
第十七章 面部、耳廓损伤(5.2.3轻伤一级)529
第一节 a)面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6.0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10.0cm以上529
第二节 b)面部块状瘢痕,单块面积4.0cm2以上;多块面积累计7.0cm2以上529
第三节 c)面部片状细小瘢痕或者明显色素异常,面积累计30.0cm2以上530
第四节 d)眼睑缺失相当于一侧上眼睑1/4以上530
第五节 e)一侧眼睑中度外翻;双侧眼睑轻度外翻531
一、眼睑外伤531
二、眼眉损伤性缺损532
三、眼部热烧伤532
第六节 f)一侧上眼睑下垂覆盖瞳孔超过1/2533
第七节 g)两处以上不同眶壁骨折;一侧眶壁骨折致眼球内陷0.2cm以上534
第八节 h)双侧泪器损伤伴溢泪536
一、泪器病的表现及病因536
二、损伤程度评定要点537
第九节 i)一侧鼻泪管断裂;一侧内眦韧带断裂538
第十节 j)耳廓离断、缺损或者挛缩畸形累计相当于一侧耳廓面积30%以上539
第十一节 k)鼻部离断或者缺损15%以上539
第十二节 l)口唇离断或者缺损致牙齿外露1颗以上540
第十三节 m)牙齿脱落或者牙折共4枚以上541
第十四节 n)损伤致张口困难Ⅱ度541
第十五节 o)腮腺总导管完全断裂542
一、解剖生理及致残原因542
二、损伤程度评定要点542
第十六节 p)面神经损伤致一侧面肌部分瘫痪,遗留眼睑闭合不全或者口角歪斜542
一、面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要注意以下几点543
二、面神经损伤致面瘫几种分类法543
第十八章 面部、耳廓损伤(5.2.4轻伤二级)547
第一节 a)面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4.5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6.0cm以上547
第二节 b)面颊穿透创,皮肤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cm以上547
第三节 c)口唇全层裂创,皮肤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cm以上548
第四节 d)面部块状瘢痕,单块面积3.0cm2以上或者多块面积累计5.0cm2以上548
第五节 e)面部片状细小瘢痕或者色素异常,面积累计8.0cm2以上549
第六节 f)眶壁骨折(单纯眶内壁骨折除外)549
第七节 g)眼睑缺损550
第八节 h)一侧眼睑轻度外翻551
第九节 i)一侧上眼睑下垂遮盖瞳孔551
第十节 j)一侧眼睑闭合不全551
第十一节 k)一侧泪器损伤伴溢泪552
第十二节 l)耳廓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6.0cm以上552
第十三节 m)耳廓离断、缺损或者挛缩畸形累计相当于一侧耳廓面积15%以上553
第十四节 n)鼻尖或者一侧鼻翼缺损553
第十五节 o)鼻骨粉碎性骨折;双侧鼻骨骨折;鼻骨骨折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双侧上颌骨额突骨折554
一、鼻骨粉碎性骨折;双侧鼻骨骨折伴移位554
二、鼻骨骨折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555
三、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555
四、双侧上颌骨额突骨折555
五、鼻中隔损伤556
六、鼻及鼻窦骨折的影像学表现556
第十六节 p)舌缺损558
第十七节 q)牙齿脱落或者牙折2枚以上558
第十八节 r)腮腺、颌下腺或者舌下腺实质性损伤558
第十九节 s)损伤致张口困难Ⅰ度559
第二十节 t)颌骨骨折(牙槽突骨折及一侧上颌骨额突骨折除外)560
第二十一节 u)颧骨骨折560
第十九章 面部、耳廓损伤(5.2.5轻微伤)562
第一节 a)面部软组织创562
一、面部撕裂伤562
二、面部切割伤563
第二节 b)面部损伤留有瘢痕或者色素改变563
第三节 c)面部皮肤擦伤,面积2.0cm2以上;面部软组织挫伤;面部划伤长4.0cm以上563
一、面部擦伤564
二、面部挫伤564
第四节 d)眶内壁骨折564
第五节 e)眼部挫伤;眼部外伤后影响外观566
第六节 f)耳廓创566
第七节 g)鼻骨骨折;鼻出血567
一、在鉴定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568
二、在鉴定鼻骨骨折时应注意的问题568
第八节 h)上颌骨额突骨折569
第九节 i)口腔粘膜破损;舌损伤570
第十节 j)牙齿脱落或者缺损;牙槽突骨折;牙齿松动2枚以上或者Ⅲ度松动1枚以上570
第十一节 面部、耳廓损伤程度查询表571
第二十章 听器听力损伤(5.3.1重伤一级)574
第一节 简述574
一、听器的应用解剖学574
二、听器的生理581
三、听功能检查582
第二节 a)双耳听力障碍(≥91dB HL)586
一、听觉障碍586
二、司法鉴定中的耳聋分类589
三、损伤程度评定注意事项594
第二十一章 听器听力损伤(5.3.2重伤二级)597
第一节 a)一耳听力障碍(≥91dB HL)597
一、听力障碍分级597
二、功能损害判定基准597
第二节 b)一耳听力障碍(≥81dB HL),另一耳听力障碍(≥41dB HL)598
第三节 c)一耳听力障碍(≥81dB HL),伴同侧前庭平衡功能障碍598
第四节 d)双耳听力障碍(≥61dB HL)599
一、鼓膜穿孔599
二、听骨链损伤599
三、迷路震荡599
四、颞骨骨折600
第五节 e)双侧前庭平衡功能丧失,睁眼行走困难,不能并足站立600
一、小脑性共济失调601
二、感觉性共济失调602
三、前庭性共济失调602
四、大脑性共济失调602
五、伤害程度评定要点603
六、临床鉴别诊断603
七、关于前庭功能障碍的检查(C.3资料性附录)605
第二十二章 听器听力损伤(5.3.3轻伤一级)606
第一节 a)双耳听力障碍(≥41dB HL)606
一、临床检查606
二、双耳失聪的诊断606
三、鉴别诊断607
四、临床分级607
五、听力曲线分型608
第二节 b)双耳外耳道闭锁608
一、局部解剖及闭锁原因608
二、损伤程度评定要点609
第二十三章 听器听力损伤(5.3.4轻伤二级)610
第一节 a)外伤性鼓膜穿孔6周不能自行愈合610
一、鼓膜的生理病理610
二、损伤程度评定要点610
第二节 b)听骨骨折或者脱位;听骨链固定611
第三节 c)一耳听力障碍(≥41dB HL)612
第四节 d)一侧前庭平衡功能障碍,伴同侧听力减退613
第五节 e)一耳外耳道横截面1/2以上狭窄614
第二十四章 听器听力损伤(5.3.5轻微伤)615
第一节 a)外伤性鼓膜穿孔615
第二节 b)鼓室积血61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616
二、临床表现617
第三节 c)外伤后听力减退618
第四节 听器听力损伤程度查询表618
第二十五章 视器视力损伤(5.4.1重伤一级)619
第一节 简述619
一、眼球的大体解剖结构619
二、视路的大体解剖结构622
三、眼部血管和神经624
四、视力的直观检查法624
五、诈盲的一般常见检查方法625
六、眼部外伤后出现功能障碍的常规检查626
七、损伤程度鉴定的要点636
第二节 a)一眼眼球萎缩或者缺失,另一眼盲目3级637
一、视觉传导通路637
二、VEP分类637
三、VEP测量与记录638
四、操作注意事项639
五、正常VEP波型639
六、VEP正常值639
七、异常PRVEP的临床解释640
八、VEP的的运用641
第三节 b)一眼视野完全缺损,另一眼视野半径20°以下(视野有效值32%以下)643
一、损伤性视野缺损644
二、视野的临床检查644
第四节 c)双眼盲目4级646
第二十六章 视力视器损伤(5.4.2重伤二级)647
第一节 a)一眼盲目3级647
第二节 b)一眼重度视力损害,另一眼中度视力损害647
第三节 c)一眼视野半径10°以下(视野有效值16 %以下)647
第四节 d)双眼偏盲;双眼残留视野半径30°以下(视野有效值48%以下)648
第二十七章 视器视力损伤(5.4.3轻伤一级)649
第一节 a)外伤性青光眼,经治疗难以控制眼压649
一、青光眼的病理生理649
二、原发性青光眼650
三、继发性青光眼651
四、外伤性青光眼的损伤程度评定653
第二节 b)一眼虹膜完全缺损654
第三节 c)一眼重度视力损害;双眼中度视力损害655
第四节 d)一眼视野半径30°以下(视野有效值48%以下);双眼视野半径50°以下(视野有效值80%以下)655
第二十八章 视器视力损伤(5.4.4轻伤二级)657
第一节 a)眼球穿通伤或者眼球破裂伤;前房出血须手术治疗;房角后退;虹膜根部离断或者虹膜缺损超过1个象限;睫状体脱离;晶状体脱位;玻璃体积血;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外伤性视网膜出血;外伤性黄斑裂孔;外伤性脉络膜脱离657
一、眼球穿通伤或者眼球破裂伤657
二、前房出血须手术治疗657
三、损伤性房角后退659
四、虹膜根部离断或者虹膜缺损超过1个象限659
五、损伤性睫状体脱离659
六、损伤性晶状体脱位660
七、损伤性玻璃体积血663
八、外伤性视网膜脱离663
九、外伤性视网膜出血664
十、外伤性黄斑裂孔664
十一、外伤性脉络膜脱离665
第二节 b)角膜斑翳或者血管翳;外伤性白内障;外伤性低眼压;外伤性青光眼666
一、角膜斑翳或者血管翳666
二、外伤性白内障667
三、外伤性低眼压668
第三节 c)瞳孔括约肌损伤致瞳孔显著变形或者瞳孔散大(直径0.6cm以上)668
第四节 d)斜视;复视670
一、同性斜视670
二、隐斜视671
三、非共同性(麻痹性)斜视671
四、外伤性复视672
第五节 e)睑球粘连673
第六节 f)一眼矫正视力减退至0.5以下(或者较伤前视力下降0.3以上);双眼矫正视力减退至0.7以下(或者较伤前视力下降0.2以上);原单眼中度以上视力损害者,伤后视力降低一个级别673
第七节 g)一眼视野半径50°以下(视野有效值80%以下)674
第二十九章 视器视力损伤(5.4.5轻微伤)675
第一节 a)眼球损伤影响视力675
第二节 视器视力损伤程度查询表675
第三十章 颈部损伤(5.5.1重伤一级)677
第一节 简述677
一、咽部损伤677
二、喉部损伤677
三、损伤后发声困难679
四、甲状腺或甲状旁腺功能损伤679
五、颈部的大血管损伤680
六、咽、喉、气管、食管检查681
第二节 a)颈部大血管破裂684
一、颈内动静脉破裂685
二、颈总动脉破裂689
三、椎动脉破裂689
第三节 b)咽喉部广泛毁损,呼吸完全依赖气管套管或者造口689
一、咽部的广泛毁损690
二、喉广泛毁损691
第四节 c)咽或者食管广泛毁损,进食完全依赖胃管或者造口692
一、伤害程度评定要点693
二、吞咽功能障碍693
第三十一章 颈部损伤(5.5.2重伤二级)695
第一节 a)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重度)695
一、甲状旁腺损伤后的临床基本症状及损伤程度分级695
二、甲状旁腺损伤后的评定要点696
第二节 b)甲状腺功能低下,药物依赖696
一、甲状腺的大体解剖及生理696
二、司法鉴定中对伤害程度评定要注意以下几点697
第三节 c)咽部、咽后区、喉或者气管穿孔698
第四节 d)咽喉或者颈部气管损伤,遗留呼吸困难(3级)698
一、呼吸困难临床分类699
二、喉阻塞700
第五节 e)咽或者食管损伤,遗留吞咽功能障碍(只能进流食)701
第六节 f)喉损伤遗留发声障碍(重度)702
第七节 g)颈内动脉血栓形成,血管腔狭窄(50%以上)702
一、损伤后常见临床表现703
二、损伤程度评定要点703
第八节 h)颈总动脉血栓形成,血管腔狭窄(25%以上)703
第九节 i)颈前三角区增生瘢痕,面积累计30.0cm2以上704
一、颈前三角区增生性瘢痕704
二、颈颏粘连性瘢痕畸形705
三、损伤程度评定要点705
第三十二章 颈部损伤(5.5.3轻伤一级)707
第一节 a)颈前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0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16.0cm以上707
第二节 b)颈前三角区瘢痕,单块面积10.0cm2以上;多块面积累计12.0cm2以上707
第三节 c)咽喉部损伤遗留发音或者构音障碍708
一、喉损伤后引起不能恢复的失音,严重嘶哑709
二、造成发音及构音障碍的常见原因710
三、造成发声及构音障碍的临床类型711
四、发音及构音残疾检查方法712
五、伤害程度评定要点712
第四节 d)咽或者食管损伤,遗留吞咽功能障碍(只能进半流食)716
一、吞咽障碍716
二、吞咽困难的分级(美国器官损伤分级委员会)717
第五节 e)颈总动脉血栓形成;颈内动脉血栓形成;颈外动脉血栓形成;椎动脉血栓形成717
一、颈外动脉血栓形成718
二、外伤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719
三、外伤性颈总动脉血栓形成719
四、椎动脉血栓形成719
第三十三章 颈部损伤(5.5.4轻伤二级)721
第一节 a)颈前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5.0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8.0cm以上721
第二节 b)颈前部瘢痕,单块面积4.0cm2以上,或者两块以上面积累计6.0cm2以上721
第三节 c)甲状腺挫裂伤722
第四节 d)咽喉软骨骨折722
一、开放性喉软骨骨折723
二、闭合性喉软骨骨折724
第五节 e)喉或者气管损伤725
一、颈段气管开放性损伤725
二、喉软组织损伤726
三、开放性喉软骨骨折726
四、闭合性喉软骨骨折727
第六节 f)舌骨骨折727
第七节 g)膈神经损伤728
第八节 h)颈部损伤出现窒息征象731
一、临床诊断要点731
二、损伤程度评定要点732
第三十四章 颈部损伤(5.5.5轻微伤)734
第一节 a)颈部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cm以上734
第二节 b)颈部擦伤面积4.0cm2以上734
第三节 c)颈部挫伤面积2.0cm2以上735
第四节 d)颈部划伤长度5.0cm以上735
第五节 颈部损伤程度查询表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