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布哈林思想评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布哈林思想评传
  • 赵邨方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213464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布哈林思想评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革命生涯1

一 早期革命活动1

(一)踏上革命道路1

(二)流亡生活3

二 激进的理论家8

(一)布列斯特和约时的左派共产主义者8

(二)工会问题论争与缓冲派12

(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理想主义思想家16

三 新经济政策的忠诚拥护者18

四 在共产国际23

五 悲壮的结局33

第二章 对奥地利学派边际效用学说的批判37

一 批判边际效用论的方法论42

(一)政治经济学中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43

(二)历史观和非历史观46

(三)生产观点和消费观点49

二 批判奥地利学派的价值论51

(一)批判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价值论52

(二)批判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论54

(三)批判奥地利学派的客观价值论58

三 批判奥地利学派的利润论(时差利息论)61

(一)批判奥地利学派的资本理论63

(二)批判奥地利学派的利润理论66

(三)批判奥地利学派的利息理论69

第三章 帝国主义理论74

一 资本的国际化过程76

(一)世界经济的涵义77

(二)世界经济的发展79

(三)世界经济的组织形式80

二 资本的民族化(国家化)82

(一)金融资本在国家范围内的形成82

(二)帝国主义的涵义85

(三)帝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87

三 国家资本主义托拉斯88

(一)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作用和国家资本主义托拉斯88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扩张性91

四 帝国主义和世界经济的未来94

(一)帝国主义的“必然性”94

(二)“超帝国主义”的经济探讨97

(三)战争和经济进化101

(四)世界经济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103

第四章 国家理论109

一 关于国家的一般理论109

(一)国家的本质110

(二)国家的起源和作为历史范畴的国家111

(三)在国家问题上布哈林和列宁的争论113

二 关于帝国主义国家理论124

(一)国家政权发展的历史辩证法125

(二)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127

(三)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结构的演变129

(四)帝国主义国家的战争及无产阶级革命130

三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问题134

(一)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134

(二)民主制的破产和无产阶级专政136

(三)苏维埃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方式138

(四)无产阶级专政下阶级斗争的特殊形式140

(五)无产阶级专政及其对不同阶级的不同意义142

(六)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民主与法制建设143

(七)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归宿是共产主义145

第五章 “动的平衡”的历史观147

一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150

二 平衡和辩证法153

(一)平衡的涵义154

(二)平衡的不同类型156

三 社会体系的内在平衡158

(一)体系和环境159

(二)社会要素之间的矛盾和平衡159

(三)经济结构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和平衡167

四 社会体系和环境之间的平衡175

(一)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175

(二)社会体系的平衡同体系和环境之间的平衡的关系181

五 社会平衡的破坏和恢复185

六 对布哈林平衡观的品评190

(一)平衡论的理论渊源190

(二)评价布哈林的平衡观194

第六章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200

一 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探索201

(一)在过渡时期取消商品货币关系205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特点及一般原则209

(三)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意义222

二 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的基本思想226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226

(二)捍卫和阐发新经济政策228

三 论过渡时期经济规律241

(一)“劳动消费规律”和“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的争论241

(二)粮食收购危机和“右翼反对派”251

(三)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道路262

布哈林主要著作系年2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