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毒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毒理学
  • 孔志明主编;许超,李梅副主编;尹大强,孔志明,王斌等编委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02800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环境毒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毒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环境毒理学基础理论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环境毒理学的产生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地位1

第二节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2

第三节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实际应用3

第四节 环境毒理学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6

第二章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9

第一节 概述9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10

第三节 环境污染物的转化14

第三章 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18

第一节 污染物的吸收、分布与排泄18

第二节 污染物的生物转化27

第三节 污染物代谢动力学38

第四章 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45

第一节 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45

第二节 毒作用的分子机理52

第三节 影响毒作用的因素62

第五章 环境毒理学常用实验方法70

第一节 急性毒性实验70

第二节 蓄积毒性实验76

第三节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实验78

第四节 致突变试验80

第五节 致畸试验92

第六节 致癌试验97

第六章 化学物质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103

第一节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的内容103

第二节 不同阶段安全性评价的毒理学项目104

第三节 安全性评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05

第四节 现有的化学物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106

第五节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任务面临的挑战116

第二篇 不同环境因素的毒作用118

第七章 常见化学致癌物的环境毒理学118

第一节 多环芳烃类118

第二节 芳香胺类化合物122

第三节 N-亚硝基化合物124

第四节 烷化剂126

第五节 黄曲霉毒素128

第八章 金属的环境毒理学131

第一节 汞131

第二节 镉135

第三节 铅138

第四节 铬142

第九章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147

第一节 有机氯农药147

第二节 有机磷农药150

第三节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157

第四节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161

第十章 内分泌干扰物的环境毒理学164

第一节 内分泌干扰物的分类、特点及来源164

第二节 内分泌干扰物对人体健康及野生生物的危害167

第三节 内分泌干扰物的毒作用机制168

第四节 内分泌干扰物筛检方法170

第十一章 有害物理因素的环境毒理学173

第一节 环境噪声污染173

第二节 放射性污染176

第三节 电磁辐射污染180

第三篇 环境毒理学的分支科学183

第十二章 大气污染的环境毒理学183

第一节 飘尘183

第二节 二氧化硫185

第三节 一氧化碳189

第四节 氮氧化物192

第十三章 土壤污染的环境毒理学198

第一节 土壤污染的来源198

第二节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残留199

第三节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02

第四节 土壤污染的生态毒理诊断203

第十四章 水污染的环境毒理学209

第一节 水体污染的来源及其特点209

第二节 水体污染的自净和污染物的转归211

第三节 水体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212

第四节 水体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214

第五节 水体中有机物环境安全性评价216

第四篇 环境毒理学实验指导220

第一部分 哺乳动物毒性试验220

实验一 动物试验的一般操作技术220

实验二 哺乳动物经口急性毒性试验228

实验三 哺乳动物致畸试验231

第二部分 鸟类试验238

实验四 鸟类经口急性毒性试验238

第三部分 土壤生物试验240

实验五 蚯蚓急性毒性试验240

第四部分 水生生物试验244

实验六 水生生态系统藻类毒性试验244

实验七 枝角类的急性中毒试验248

实验八 梨形四膜虫的毒性试验251

实验九 鱼类的急性毒性试验255

实验十 斑马鱼胚胎发育试验258

第五部分 微生物试验262

实验十一 发光菌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262

第六部分 细胞及分子细胞遗传试验267

实验十二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试验267

实验十三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筛选——人体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试验269

实验十四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272

第七部分 生化毒理学试验275

实验十五 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275

实验十六 生物标志物试验——水生动物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测定278

实验十七 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体外抑制试验282

实验十八 有机磷农药对鱼Na+-K+-ATP酶的影响285

实验十九 重金属对鱼肝过氧化氢酶的影响288

第八部分 致突变试验291

实验二十 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肝微粒体致突变性试验(Ames试验)291

实验二十一 蚕豆(vicia faba)根尖微核测试技术298

实验二十二 紫露草微核试验301

实验二十三 紫露草雄蕊毛突变生物测试305

实验二十四 原生生物刺泡突变试验307

实验二十五 哺乳动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309

实验二十六 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313

实验二十七 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318

实验二十八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试验322

实验二十九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326

实验三十 显性致死突变试验331

实验三十一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333

实验三十二 程序外DNA合成(UDS)试验336

第九部分 生物组学试验340

实验三十三 基于核磁共振的小鼠血清代谢组毒性检测340

实验三十四 小鼠蛋白组毒性的双向电泳-质谱检测试验343

实验三十五 小鼠基因组毒性的基因芯片检测试验347

索引3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