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昭通文学三十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昭通文学三十年](https://www.shukui.net/cover/6/35097594.jpg)
- 冉隆中主编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211353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39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地方文学史-昭通市-当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昭通文学三十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昭通文学概说1
第一节 “昭通文学现象”的基础和成因2
一、云贵高原璀璨的文学星空2
二、朱提文化背景下的“其民好学”3
三、全民喜爱文学的一片沃土4
四、主流社会的重视和激励7
第二节 “昭通作家群”与“昭通文学现象”10
一、昆明作家走昭通与“金沙江文学现象”10
二、“昭通作家群”概念的提出和形成13
三、“昭通文学现象”研讨会和座谈会的意义14
第二章 昭通文学普查19
第一节 昭通文学的若干基本面20
一、昭通师专(今昭通学院)及野草文学社调查20
二、一条河流沁润的文学种子21
三、昭通青少年读者文学阅读问卷调查26
四、昭通文学传播情况调查28
五、昭通市基层作家生存状态研究30
六、文学改变写作者的命运32
七、在底层徘徊的写作者34
八、昭通作家群的群体效应40
九、昭通文学对昭通文化产业、旅游业的促进43
第二节 昭通作家群被转载的作品45
一、《小说选刊》转载作品45
二、《小说月报》转载作品46
三、《中篇小说选刊》转载作品46
四、《散文选刊》转载作品47
五、《诗选刊》转载作品47
六、《中华文学选刊》转载作品48
七、《作品与争鸣》转载作品48
八、《新华文摘》转载作品49
九、其它49
第三节 昭通作家群已出版的著作52
一、长篇小说52
二、中短篇小说集54
三、诗歌集57
四、散文集60
五、戏剧作品集62
六、非虚构作品集63
七、文学评论集64
第四节 昭通作家群已获得的奖项65
一、鲁迅文学奖65
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65
三、中国戏剧文学奖65
四、中国女性文学奖66
五、“茅台杯”人民文学奖66
六、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基金奖66
七、其它67
第五节 昭通各县区文学协会基本情况72
第六节 昭通文学之最83
一、最有影响的昭通微型诗83
二、最有名的昭通民问文学社团及社报83
三、最早关注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学现象的报纸杂志83
四、昭通签约作家为云南各州市之最84
五、最有影响的昭通中篇小说84
六、最有影响的昭通诗歌集85
七、第一套全面展示昭通作家群崛起的丛书85
八、第一家将“昭通作家群”作为名词解释推出的报刊85
九、出版长篇小说最多的昭通作家85
十、第一个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昭通作家86
十一、评介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学现象的第一本专著86
十二、荣获中国女性文学奖的首位昭通作家86
十三、受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的首部昭通作品86
十四、昭通最有名气的网络作家86
十五、为中国诗散文文体提供首个文本的昭通作家87
十六、年度在省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最多的县区87
十七、云南省首部由农民拍摄制作的电影87
十八、云南省首家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87
十九、引起最大争鸣的文学评论87
二十、云南省首家市级微电影创作基地88
第七节 中国作协扶持昭通作家情况89
一、在鲁迅文学院高级研修班及青创班进修过的昭通作家89
二、获中国作协重点扶持的昭通作家作品89
三、由中国作协及相关部门组织召开研讨会的昭通作家90
第八节 加入中国作协、省作协、省评论家协会的昭通作家91
一、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昭通作家91
二、加入云南省作家协会的昭通作家91
三、加入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昭通作家92
第三章 昭通作家专论93
第一节 夏天敏论94
一、夏天敏的文学历程及对昭通作家群的影响94
二、夏天敏的文学起步和落寞徘徊96
三、夏天敏中短篇小说的“乡村情结”和“好大情结”98
四、夏天敏小说的精神殿堂与人性善恶101
五、夏天敏长篇小说的文学野心和闪光亮点106
六、夏天敏:不断超越自我110
第二节 雷平阳论114
一、引论:雷平阳的意义114
二、“针尖上的蜂蜜”——雷平阳作品的空间构建116
三、“从阅历中来”——雷平阳作品的时间塑形125
四、向死而生、以生克死——雷平阳作品中的生命关怀129
五、“纸上有片旷野”——雷平阳作品的经验呈现134
第四章 昭通的小说创作141
第一节 山花烂漫的春天142
第二节 长篇小说145
一、孙世祥的《神史》145
二、潘灵的《泥太阳》151
三、吕翼的《土脉》153
四、曾令云的《李家花园》157
五、夏天敏的《极地边城》(存目)161
六、刘广雄的《太阳滴血》161
七、龙志毅的《政界》163
八、张仲全的《沧桑》166
九、轻风的《越涧》170
十、李寿春的《乌蒙雪》172
十一、叶听雨的《脸谱》173
第三节 中篇小说179
一、夏天敏的《好大一对羊》(存目)179
二、刘建华的《艰涩的口香糖》及小说创作179
三、胡性能的《下野石手记》及中篇小说187
四、吕翼的《割不断的苦藤》191
五、黄玲的《在假期飞翔》193
六、傅泽刚的《天堂鸟》及中篇小说195
七、杨昭的《日蚀》197
八、刘平勇的《一脸阳光》199
九、吴运强的《香嫂》202
十、黄代本的《太阳出来瓦上霜》205
十一、徐兴正的《红》208
十二、杨云彪的《青青草》212
第四节 短篇小说214
一、邹长铭的《金沙江,河滩地》214
二、蒋仲文的《树根造型》216
三、夏天敏的《乡场上的皮匠》(存目)217
四、刘广雄的《阳光照耀和平》217
五、胡性能的《在温暖中入眠》221
六、吕翼的《行走的秩序》222
七、潘灵的《根艺》223
八、符二的《开往南宁的火车》224
九、朱镛的《仲熊》228
十、季风的《末镇人物》232
第五章 昭通的诗歌创作235
第一节 月光照耀红土236
一、20世纪80年代:《荒原》集结236
二、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野草蔓生239
第二节 昭通的现代诗歌243
一、雷平阳的《云南记》(存目)243
二、樊忠慰的《绿太阳》243
三、陈衍强的《我的乡村》248
四、夏吟的《一滴血的温度》251
五、麦芒的《麦芒四行体诗二百首》256
六、李骞的《诗意时空》258
七、贾薇的《侧身的贾薇》262
八、成忠义的《成忠义诗选》265
九、尹马的《尹马诗选》269
十、夏文成的《秋风不会将大地搬空》273
十一、王单单的《丁卡琪》275
十二、影白的《影白式的孤独》277
第三节 昭通旧体诗词280
第六章 昭通散文和非虚构文学创作283
第一节 唱响生命的牧歌284
第二节 散文289
一、雷平阳的《云南黄昏的秩序》(存目)289
二、刘建华的《香格里拉——远古的呼唤》289
三、熊清华的《至爱极边》《语境保山》291
四、淡墨的《淡墨散文精品选》294
五、郎生的《直接体验》296
六、阮殿文的《像大地一样》300
七、吕翼的《雨滴乌蒙》303
八、刘平勇的《行走的草垛》306
九、朱镛的《奔跑的速度》307
十、陈永明的《情在天地间》309
十一、任继敏等人的《山花烂漫》311
十二、甄朝彬的《昭通的北风》312
第三节 非虚构文学315
一、龙云、卢汉传记题材的重要作品315
二、刘广雄的《中国维和英雄》316
三、雷平阳的《大地有多重》(存目)321
四、吕翼、杨云彪、朱镛的《灾难中挺起的脊梁》321
五、邹长铭的《百年风流——咱们昭通人》324
六、夏吟的《巾帼乌蒙》326
第七章 昭通戏剧与影视文学329
第一节 情系舞台的灵魂330
第二节 昭通的戏剧333
一、蒋仲文的戏剧333
二、廖天云的戏剧336
第三节 昭通的影视文学340
一、夏天敏的《好大一对羊》(存目)340
二、从《翡暖翠寒》到《翡翠凤凰》340
三、从《血罂粟》到《缉毒警》342
四、张笑天的《扎西大转折》343
五、沈洋的《包裹》344
六、昭通的微电影创作346
第八章 昭通的文学评论349
第一节 人文情怀的养护与持守350
第二节 宋家宏的评论354
一、有关张爱玲的研究354
二、批评的主体意识354
三、关注本土文学的批评356
第三节 黄玲的评论358
一、为彝族重要作家李乔撰写评传358
二、对云南女作家的扫描式研究359
第四节 李骞的评论362
第五节 刘廉昌的评论364
第六节 艾自由的评论366
一、对昭通文学的立体研究366
二、对文学热点研究的高度关注367
三、对评论撰写的深入浅出368
第七节 昭通的其他评论家370
第八节 昭通文学引发的外界评论373
附录一:昭通文学启示录382
一、经济文化不平衡发展的当下案例382
二、穷则思变的便捷路径384
三、文学改变的不仅是个人的命运386
四、榜样垂范与竞争超越387
五、追求普世价值,影响世道人心389
附录二:昭通文学作品比较研究391
一、昭通文学题材的主旋律与多样化探索391
二、昭通文学作品价值取向分析398
三、昭通诗作的比较分析403
四、昭通作品的思乡情结比较423
五、“先锋”试验文本与多样化探索430
附录三:昭通文学大事记435
后记&冉隆中439